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詞典 3分類詞匯 22
共22,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登善
轅軛
調(diào)燭
識舉
招舉
稱賢使能
厘舉
《漢語大詞典》:登善
舉用賢能。清史稿·仁宗紀(jì)論:“ 仁宗 初逢訓(xùn)政,恭謹(jǐn)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
《漢語大詞典》:轅軛(轅軛)
(1).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 唐 李白 《草創(chuàng)大還贈柳官迪》詩:“姹女乘河車,黃金充轅軛?!?王琦 注:“軛,轅端橫木。駕馬領(lǐng)者也?!?span id="fsa5h0k" class="book">《宋史·宦者傳三·楊戩》:“農(nóng)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墾,殫財靡芻,力竭餓死,或自縊轅軛間?!?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一:“棧有青牛,素服轅軛。主之薨也,踣地哀鳴,仰天屑淚,三日不秣?!?br />(2).古代肩輿供抬舉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橫木(或布帶、皮帶)。隋書·禮儀志五:“初 齊武帝 造大小輦,并如軺車,但無輪轂,下橫轅軛?!?/div>
《漢語大詞典》:調(diào)燭(調(diào)燭)
喻舉用賢人。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郢 人有遺 燕 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 燕 相國受書而説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清 朱之瑜 《與源光國啟》之十:“不平不戒,自知非和羹之才;日居月諸,何時觀調(diào)燭之盛?”
《漢語大詞典》:識舉(識舉)
賞識并舉用。 漢 王逸 《九思·傷時》:“遭 桓繆 兮識舉,才德用兮列施?!?/div>
《漢語大詞典》:招舉(招舉)
招致舉用。《三略·上略》:“羣吏朋黨各進(jìn)所親,招舉姦枉,抑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
分類:招致舉用
《漢語大詞典》:稱賢使能(稱賢使能)
舉用賢能之人。逸周書·大聚:“泉深而魚鱉歸之,草木茂而鳥獸歸之,稱賢使能、官有材而士歸之?!?/div>
《漢語大詞典》:厘舉(釐舉)
整頓舉用;整治興辦。國語·周語下:“惟能釐舉嘉義,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韋昭 注:“舉,用也?!?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十章:“于是著手組織,量能授官,振起廢滯,拔簡賢良,庶務(wù)釐舉,輿論翕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