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取便  拼音:qǔ biàn
1.隨便?!督鹌棵贰返谄呷兀骸竻窃履镌谏戏繑[茶,眾姊妹都在一處陪侍。須臾吃了茶,各人都取便坐了?!埂都t樓夢》第五五回:「鳳丫頭在外頭他們還有個怕懼,如今他們又該取便了?!?br />2.取其方便。如:「將學校簡介印成小冊子,取便宣傳?!埂肚迤缴教迷挶?。刎頸鴆鴦會》:「奈何往來之人,應接不暇,取便約在燈宵相會。」
《國語辭典》:就棍打腿  拼音:jiù gùn dǎ tuǐ
比喻趁機行事。《三俠五義》第四○回:「聽他之言,話內(nèi)有因,他別與都堂有甚么拉攏罷?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
分類:乘便順勢
《國語辭典》:方便  拼音:fāng biàn
1.便利。如:「馬路開通之后,行車方便多了。」
2.便利于人的事。如:「請您行個方便,幫幫忙吧!」《文明小史》第八回:「劉伯驥是曉得教士脾氣的,又因自己素性爽直,不去同教士說,先把實情回絕了和尚,免他再生妄想。誰知老和尚聽了不以為然,只說:『劉相公不肯方便?!弧?br />3.上廁所?!段饔斡洝返谖迦兀骸改瞧牌偶慈蓚€凈桶來,教他兩個方便?!埂豆僭捴改稀>砣?。使令通話》:「有一件老爺想不到得用的東西,為太太可是很要緊,就是太太忽然若是走動的時候,怕是沒有個方便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趁時(趁時)
亦作“趂時”。
(1).及時。 宋 陳造 《田家謠》:“飯熟何曾趂時喫,辛苦僅得蠶事畢。”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和趙景明知縣韻》詞:“君要花滿縣,桃李趁時栽。”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宣諭》:“三月,説與百姓每:趁時耕種,不要懶惰農(nóng)業(yè)。”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四:“家務事沒人料理,孩子沒人打收管,豬和雞喂得不趁時?!?br />(2).乘便,利用有利時機。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三出:“對此三春好景,就西郊這 麗春園 內(nèi)沽賣香醪。一來趁時翫賞;二來恐遇得個情人,亦是天假其便?!?徐興業(yè) 《金甌缺》第二部第十五章:“他不是熬資格、磨歲月,按照年資輩分,穩(wěn)步升到首輔地位的典型的首相,而是那種趁時邀利,平步登天的暴發(fā)戶式的首相?!?/div>
《漢語大詞典》:逐便
(1).乘便,順便。 唐 高適 《謝上劍南節(jié)度使表》:“臣今逐便指撝,乘閒式遏,救蒼生之疲弊,寬陛下之憂勤。”
(2).舊謂公職人員犯有過失削為平民。 宋 司馬光 《申明役法札子》:“見雇役人候差到役,人各放令逐便。”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降免:“逐便:既量移,如又該恩,則放令逐便?!?span id="ba7z7m6"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衡州 編管人 胡詮 放逐便?!?br />(3).指驅逐,驅趕。五燈會元·昭覺勤禪師法嗣·虎丘紹隆禪師:“恁么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漢語大詞典》:隨風柁(隨風柁)
隨風轉柁。比喻順勢或乘便行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你夫妻趕著了輪迴磨,便君王使的箇隨風柁?!?/div>
《國語辭典》:順風吹火(順風吹火)  拼音:shùn fēng chuī huǒ
順著風勢吹火。比喻趁著有利的形勢做事。漢。焦延壽《易林。卷六。賁之觀》:「順風吹火,牽騎驥尾,易為功力,因懼受福?!埂妒c頭。卷七。感恩鬼三古傳題旨》:「我雖叨在宦途,要舉薦你廣游大人門下,不過順風吹火,不為難事?!挂沧鳌敢蝻L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