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釋來秀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又來秀,字云聚,亦河南人??嘈凶猿?,初棲雞足,后于四觀峰,創(chuàng)金頂山。居數(shù)十年,精勤不懈,戒德少倫。至崇禎末,耆壽而化。
《漢語大詞典》:云聚(雲聚)
猶云集。 南朝 齊高帝 《塞客吟》:“胡埃兮云聚, 楚 旆兮星懸?!?南朝 陳 徐陵 《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 郢中 上客,云聚 魏 都, 鄴下 名卿,風馳 江 浦。” 唐 李嶠 《宣州大云寺碑》:“協(xié)氣煙曼,休徵云聚。”
分類:云聚云集
《漢語大詞典》:云鄉(xiāng)(雲鄉(xiāng))
白云鄉(xiāng),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煉或高士隱居之所。 唐 陳子昂 《續(xù)唐故中岳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 有唐 高宗 兮天子之光,好道樂仙兮思彼云鄉(xiāng)。” 宋 賀鑄 《訴衷情》詞:“不堪回首臥云鄉(xiāng),羇宦負清狂?!?宋 楊萬里 《歸去來兮引》詞:“富貴本危機,云鄉(xiāng)不可期?!?/div>
《漢語大詞典》:風云會(風雲會)
(1).風云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選·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藹藹風云會,佳人一何繁。” 劉良 注:“藹藹盛貌,佳人繁多,若風云之會?!?br />(2).指君臣際會。亦泛指際遇。 漢 王粲 《雜詩》之四:“遭遇風云會,託身鸞鳳間。” 唐 杜甫 《洗兵馬》詩:“徵起適遇風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清 李漁 《憐香伴·諂笑》:“河潤莫教遲,枯魚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風云會,那時節(jié)燒尾難忘此日雷?!?/div>
《漢語大詞典》:云駢(雲駢)
(1).傳說中仙人的車駕。 南朝 梁 沈約 《華陽先生登樓不復下贈呈》詩:“云駢不展地,仙居多麗譙?!?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錄〉敘》:“或為真人之友,或為天帝之賓,倏忽而龍駕來迎,參差而云駢遐邁者,則 谷希 、 長里 、 青光 、 赤松 之例是也?!?span id="7dq1czh" class="book">《宋史·樂志十五》:“云駢萬里歸真室,上應泰階平。”
(2).祥云聚集。《宋史·樂志十二》:“肅若其承,云駢星曜?!?/div>
《漢語大詞典》:云臻(雲臻)
(1).行云聚集。 宋 朱熹 《夏日》詩之二:“云臻川谷暝,雨來林景清?!?br />(2).比喻眾多的人或事物迅速到來。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鼓聲纔罷,大眾云臻?!?宋 楊侃 《皇畿賦》:“何干旄之孑孑,向浚郊而云臻。”
《漢語大詞典》:云屯鳥散(雲屯鳥散)
如云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后漢書·南匈奴傳論:“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云屯鳥散,更相馳突?!?/div>
《漢語大詞典》:云合景從(雲合景從)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隨從者之多。語本 漢 賈誼 《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宋 王柏 《跋麗澤諸友帖》:“昔 東萊先生 呂成公 ,講道於 金華 ,四方學子云合而影從?!?明 宋濂 《送安南使臣杜舜卿序》:“我皇帝龍飛 淮 右,仗劍渡 江 ,天下豪杰,云合景從?!?明 胡應麟 《詩藪續(xù)編·國朝上》:“一時云合景從,名家不下數(shù)十,故 明 詩首稱 弘正 ?!?明 張煌言 《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皇上﹞將見忠臣義士,必且云合景從矣?!?/div>
《漢語大詞典》:云集景從(雲集景從)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聲勢浩大,響應迅速。語出 漢 賈誼 《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二十世紀之中國》:“主權在下之説,一倡百和,云集景從。”亦作“ 云集景附 ”。 汪東 《正明夷〈法國革命史論〉》:“ 中國 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義,各方響應,云集景附,勢必大強于 法 ?!?/div>
《國語辭典》:景從云合(景從云合)  拼音:yǐng cóng yún hé
如影隨形,如云聚集。形容隨從眾多簇擁而來。唐。李朝威《柳毅傳》:「景從云合,而見一人,披紫衣,執(zhí)青玉。」
《國語辭典》:景從云集(景從云集)  拼音:yǐng cóng yún jí
如影隨形,如云聚集。形容隨從眾多簇擁而來。《封神演義》第九八回:「且天下諸侯景從云集,隨大王以伐無道,其愛戴之心,蓋有自也。」清。洪升《長生殿》第三五出:「佐中興升平泰運,景從云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