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5
詞典
1
分類詞匯
104
共104,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食稅
享樂
共饗
鐵契
分享
食國
頑福
享食
過福
特權(quán)
主體
祿臣
誓券
享味
食餼
《漢語大詞典》:
食稅
謂享受稅賦;靠賦稅而生活。
《
老子
》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也?!?/div>
分類:
享受
稅賦
賦稅
《國語辭典》:
享樂(享樂)
拼音:
xiǎng lè
享受快樂。如:「努力奮斗之后才安心享樂,那是最快活的事?!?/div>
分類:
享樂
享受
安樂
《漢語大詞典》:
共饗(共饗)
共同享受。
《
漢書·疏廣傳
》
:“樂與鄉(xiāng)黨宗族共饗其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
分類:
共同
享受
《漢語大詞典》:
鐵契(鐵契)
古代皇帝頒賜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種特權(quán)的憑證。為 漢高祖 所創(chuàng)。鐵制的契券上用丹砂書寫誓詞,從中剖開,朝廷和受賜者各保存一半。 唐 以后不用丹書,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權(quán)的文字。
《
漢書·高帝紀下
》
:“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div>
分類:
頒賜
功臣
世代
享受
特權(quán)
憑證
帝王
《國語辭典》:
分享
拼音:
fēn xiǎng
共同享受。如:「這位企業(yè)家在他的演講中,不吝分享成功的經(jīng)驗?!?/div>
分類:
分享
共同
享受
《漢語大詞典》:
食國(食國)
享受國家的俸祿。 清
魏禧
《擬鍾建新婚》
詩:“讒人食國,封豕外訌,荒荒夢澤,載寢我王?!?/div>
分類:
享受
國家
俸祿
《漢語大詞典》:
頑福(頑福)
(1).謂憑借祖先陰德而享受的福氣。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顧六耆》
:“行者謝曰:‘ 顧老 既有犯於明神,胡不加諸禍譴?’﹝神﹞曰:‘彼方享頑福,未可問也?!?span id="qznnlbh" class="book">《剪燈新話·富貴發(fā)跡司志》:“府君奏于上界,即欲加罪,緣本人頗有頑福,故稽延數(shù)年,使罹滅族之禍。”
(2).庸頑的福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
之二三八:“ 太湖 夜照山靈影;頑福甘心讓 虎丘 。”
分類:
憑借
祖先
福氣
陰德
享受
《漢語大詞典》:
享食
(1).饗宴。享,通“ 饗 ”。
《
左傳·成公十四年
》
:“古之為享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也?!?br />(2).享有食祿。
《后漢書·宋意傳》
:“今 康 焉 幸以支庶享食大國。”
(3).享受祭祀。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禮部二·女神名號
》
:“江海二神,俱以女真享食?!?/div>
分類:
享受
享有
饗宴
祭祀
食祿
《國語辭典》:
過福(過福)
拼音:
guò fú
稱人享受優(yōu)厚而猶不知足。如:「這種日子,你還嫌苦,你別過福了?!?/div>
分類:
享受
優(yōu)厚
不知足
《國語辭典》:
特權(quán)(特權(quán))
拼音:
tè quán
特殊的權(quán)利,或只有少數(shù)人能享受而多數(shù)人無法享受的權(quán)利。如:「這部歷史小說,作者嚴厲諷刺當時黑暗的政治和跋扈的特權(quán)?!埂肚迨犯?。卷一五六。邦交志四》:「中國亦延美前外部大臣福士達、鐵路律師良信等與之辯,始允再集股東議售股本購價,及合同特權(quán)等費,必須付現(xiàn)?!?/div>
分類:
特權(quán)
享受
特殊
權(quán)利
《國語辭典》:
主體(主體)
拼音:
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學生為學校的主體?!?br />2.哲學上指有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個體。
3.法律上使用行為主體或權(quán)利主體等用語,權(quán)利主體指可以享受權(quán)利、負擔義務(wù)的個體。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分類:
主體
哲學
法學
統(tǒng)治
治地
民法
地位
法中
客體
中指
享受
權(quán)利
負擔
義務(wù)
體有
認識
公民
實踐
法人
能力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祿臣
(1).享受祿俸的官吏。
《
韓非子·喻老
》
:“ 楚 邦之法,祿臣再世而收地,唯 孫叔敖 獨在。”
(2).光祿勛的別稱。 漢
揚雄
《光祿勛箴》
:“德人立朝,議士充庭,祿臣司光,敢告執(zhí)經(jīng)?!?/div>
分類:
享受
光祿
祿勛
受祿
祿俸
官吏
《漢語大詞典》:
誓券
天子頒賜功臣世代享受某種特權(quán)的文書。
《
金史·海陵紀
》
:“甲子,誓太祖廟,召 秉德 、 辯 、 烏帶 、 忽土 、 阿里出虎 、 興國 六人賜誓券。”
《
元史·木華黎傳
》
:“丁丑八月,詔封太師、國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賜誓券、黃金印曰:‘子孫傳國,世世不絶?!眳⒁姟?鐵券 ”。
分類:
頒賜
功臣
世代
享受
特權(quán)
文書
帝王
《國語辭典》:
鐵券(鐵券)
拼音:
tiě quàn
古代頒賜功臣之物,以鐵制成,形如瓦,為其記功免罪的依據(jù)。談徵。物部。鐵券:「漢書高祖記丹書鐵契。按:鐵券如半破木甑,有四孔,穿絳刻文字于上,陷金是也。此封列侯誓書鐫免死及俸祿之數(shù)于面。形如瓦,一藏內(nèi)府,一授本爵?!?/div>
分類:
擁有
鐵券
王侯
貴族
《漢語大詞典》:
享味
享受祭品的滋味。
《穀梁傳·成公十七年》
:“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div>
分類:
享受
祭品
滋味
《漢語大詞典》:
食餼(食餼)
指 明 清 時經(jīng)考試取得廩生資格的生員享受廩膳補貼。亦即成為廩生。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餓鬼
》
:“入場,適是其題,録之,得優(yōu)等,食餼焉?!?何垠 注:“餼,許既切,廩餼也。入泮后有廩祿,所謂食餼也。” 清
紀昀
《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
:“ 泰興 有 賈生 者,食餼於庠,而癖好符籙禁咒事?!?/div>
分類:
考試
取得
廩生
生資
資格
生員
享受
補貼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