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履仁蹈義(履仁蹈義)  拼音:lǚ rén dào yì
實(shí)踐仁義之道。三國魏。應(yīng)璩〈薦和慮則箋〉:「切見同郡和模,字慮則,質(zhì)性純粹,體度貞正,履仁蹈義,動(dòng)循軌禮?!?/div>
《國語辭典》:施仁布澤(施仁布澤)  拼音:shī rén bù zé
施予他人仁義、恩德。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出:「馮商的,馮商的,積功累德;馮商的,馮商的,施仁布澤?!挂沧鳌甘┤什级鳌?。
《國語辭典》:施仁布德  拼音:shī rén bù dé
施行仁義,廣被恩德。元。無名氏《看錢奴。楔子》:「俺這家豪富祖先積,他為甚施仁布德,也則要博一個(gè)孝子和賢妻。」明。無名氏《貧富興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哪里有仗義疏財(cái)發(fā)好心,不由人雨淚紛紛!」也作「施恩布德」。
《國語辭典》:施恩布德  拼音:shī ēn bù dé
施行仁義,廣被恩德。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四五。避忌》:「輕財(cái)重道,施恩布德?!埂豆卤驹麟s劇。魏徵改詔。頭折》:「我言語可便無虛謬,不脫空,元帥你施恩布德可便相知重。」也作「施仁布德」。
《國語辭典》:施仁布恩  拼音:shī rén bù ēn
施予他人仁義、恩德。《孤本元明雜劇。太平宴。頭折》:「劉皇叔施仁布恩,愛惜軍卒養(yǎng)下民?!挂沧鳌甘┤什紳伞埂?/div>
《國語辭典》:黑牛生白犢(黑牛生白犢)  拼音:hēi niú shēng bái dú
宋國有好行仁義的人,家中的黑色母牛生下白色小牛,問孔子,孔子回答此乃吉祥的預(yù)兆。但一年后,其父無故目盲。繼而黑牛又生白犢,又問孔子,孔子回答仍是吉祥的預(yù)兆。過一年,其子也無故目盲。其后楚攻宋,圍其城,丁壯者皆征戰(zhàn),死者大半,其父子因目疾而免,等戰(zhàn)事結(jié)束后,二人皆不藥而瘉。典出《列子。說符》。后用以比喻吉祥的預(yù)兆。
《國語辭典》:交易不成仁義在(交易不成仁義在)  拼音:jiāo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仁義,平日交情。全句指買賣雖然沒有成功,交情還是要保持的。《三俠五義》第二四回:「買賣中的規(guī)矩,交易不成仁義在,雖然木料沒批,酒肴是要預(yù)備的?!?/div>
《國語辭典》:意斷恩絕(意斷恩絕)  拼音:yì duàn ēn jué
恩情仁義都斷絕。元。關(guān)漢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兒的會做兒,做爺?shù)臅鰻?,子父每無一個(gè)差遲,生各札的意斷恩絕。」
《國語辭典》:義行可風(fēng)(義行可風(fēng))  拼音:yì xìng kě fēng
仁義樂善的行為,可為后人模范。
《國語辭典》:不仁不義(不仁不義)  拼音:bù rén bù yì
不講仁義。比喻心腸惡毒,做事違反常理。如:「像他這么一個(gè)不仁不義的人,我不見!」
《國語辭典》:安宅正路  拼音:ān zhè zhèng lù
比喻以仁義之心,立身處世。語本《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國語辭典》:帝王之道  拼音:dì wáng zhī dào
帝王治國的典范。指仁義之道?!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修易序書制作春秋,以記帝王之道。」《文選。揚(yáng)雄。劇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劇與,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離已?!?/div>
《國語辭典》:大仁大義(大仁大義)  拼音:dà rén dà yì
極盡仁義之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當(dāng)陽之?dāng)?,豫州見有?shù)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jìn)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div>
分類:極盡仁義
《國語辭典》:積德累仁(積德累仁)  拼音:jī dé lěi rén
累積功德與仁義?!逗鬂h書。卷六三。李固傳》:「自太公已來,積德累仁,何以遇此?」唐。梁肅 西伯受命稱王議:「予以為大雅作周之義,蓋取夫積德累仁,為海內(nèi)所歸往。」
《漢語大詞典》:含仁懷義(含仁懷義)
謂有仁義之德。 漢 劉向 說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圓頂一角,含仁懷義?!?宋 吳淑 《麟賦》:“伊一角之仁獸,稟五行之粹精,必含仁而懷義,不羣居而旅行?!?/div>
分類: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