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1
詞典
1
分類詞匯
50
共50,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血痂
丁字帶
泡疹
告口
蠅蛆病
止血帶
止血法
血口子
疙疤
裹簾
灌膿
繃帶
綁扎
綁帶
嗜痂成癖
《國語辭典》:
血痂
拼音:
xiě jiā
傷口血液凝結(jié)成的塊狀物。如:「傷口已結(jié)成血痂。」
分類:
傷口
血液
凝結(jié)
狀物
《國語辭典》:
丁字帶(丁字帶)
拼音:
dīng zì dài
一種主要用來包扎病人腰部及外陰部傷口的敷料,形如丁字或T型,也可由一般繃帶做成。
分類:
包扎
病人
腰部
陰部
傷口
《國語辭典》:
泡疹
拼音:
pào zhěn
病名。經(jīng)由細(xì)菌感染,細(xì)菌由小傷口侵入,皮膚長出水泡,漸漸腫大,水泡中含有大量細(xì)菌,破裂后細(xì)菌會(huì)感染擴(kuò)散到周圍健康的皮膚。泡疹多于夏季染患。
分類:
病名
經(jīng)由
細(xì)菌
感染
傷口
侵入
《國語辭典》:
告口
拼音:
gào kǒu
收口,指潰爛的傷口快要結(jié)痂痊瘉。比喻快要度過難關(guān),不容許再被攪和的意思。如:「眼看著這事就要告口了,千萬不要再橫生枝節(jié)了?!?/div>
分類:
潰爛
傷口
快要
要結(jié)
痊瘉
度過
難關(guān)
《國語辭典》:
蠅蛆?。ㄏ壡。 ?span id="mxolohu" class='label'>拼音:yíng qū bìng
一種牛羊的疾病。蒼蠅在牛羊傷口上排卵,孵化后螺旋狀幼蟲繼續(xù)在傷口內(nèi)寄生生長,破壞組織,引起壞疽的病癥。
分類:
種牛
牛羊
疾病
蒼蠅
傷口
上排
排卵
《國語辭典》:
止血帶(止血帶)
拼音:
zhǐ xiě dài
一種幫助止血的工具。用于傷口距心臟近側(cè)之處,以扭轉(zhuǎn)加壓的方式阻止血液流出,常用于較大流量的出血時(shí)使用。
分類:
幫助
止血
工具
傷口
心臟
近側(cè)
《國語辭典》:
止血法
拼音:
zhǐ xiě fǎ
止住流血的方法。通常有傷口直接加壓、止血點(diǎn)加壓、止血帶止血等方式。
分類:
止住
流血
傷口
直接
加壓
止血
《國語辭典》:
血口子
拼音:
xiě kǒu zi
皮破流血或瘀血的傷口?!督鹌棵贰返诎嘶兀骸副粙D人尖指甲搯了兩道血口子,才饒了他。」
分類:
流血
瘀血
傷口
《漢語大詞典》:
疙疤
瘡口或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跡。 梁斌
《紅旗譜》
八:“ 馮老蘭 這么一說,像揭著 馮貴堂 頭上的瘡疙疤?!?/div>
分類:
瘡口
傷口
愈合
合后
后留
留下
痕跡
《漢語大詞典》:
裹簾
裹傷口的帶,猶繃帶。
《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器具總論》
:“裹簾,以白布為之,因患處不宜他器,只宜布纏,始為得法,故名裹簾。”
分類:
傷口
繃帶
《國語辭典》:
灌膿(灌膿)
拼音:
guàn nóng
皮膚或黏膜出現(xiàn)成叢的小泡,其中的液體轉(zhuǎn)變成膿。多見于天花或接種的牛痘。
分類:
傷口
潰瘍
組織
病菌
感染
化膿
《國語辭典》:
繃帶(繃帶)
拼音:
bēng dài
包扎傷口或患處的布條,用柔軟的紗布做成。
分類:
繃帶
小兒
包扎
傷口
患處
紗布
《漢語大詞典》:
綁扎
捆扎;包扎:~行李ㄧ~傷口。
分類:
綁扎
捆扎
包扎
行李
傷口
《漢語大詞典》:
綁帶(綁帶)
(1).指包扎傷口的繃帶。 柳青
《銅墻鐵壁》
第六章:“傷兵們在頭部、胳膊上或腿部裹著白凈的綁帶?!?br />(2).指綁腿。 魏國祿
《隨周恩來副主席長征》
:“首長叫他動(dòng)員大家解綁帶,結(jié)繩子,派會(huì)水的同志帶著繩子的一端游過河?!?/div>
分類:
包扎
綁腿
傷口
繃帶
《國語辭典》:
嗜痂成癖
拼音:
shì jiā chéng pǐ
形容人愛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種癖好。參見「嗜痂之癖」條。
分類:
愛好
瘡口
傷口
表面
凝結(jié)
硬殼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