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眼前突兀
 
廣廈千間
 
廈屋千間
 
此屋突兀
 
杜陵何止萬間廈
 
杜叟床移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九〈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hào),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茅飛度江滿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者飄轉(zhuǎn)沈塘坳【下者飄轉(zhuǎn)沈堂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duì)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布衾多年冷象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床屋漏無乾處【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嗚呼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dú)破受凍死亦足【吾廬獨(dú)受凍破意亦足】【吾廬獨(dú)壞受凍死亦足】【吾廬獨(dú)壞受凍意亦足】。
《國語辭典》:何止  拼音:hé zhǐ
哪里只有。反問語氣,表示不僅是。如:「如果此地能順利開發(fā),受益的何止當(dāng)?shù)鼐用??」《紅樓夢》第六四回:「是日,喪儀炫耀,賓客如云,自鐵檻寺至寧府,夾路看的何止數(shù)萬人。」
《漢語大詞典》:豈獨(dú)(豈獨(dú))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dú)遺諸敝邑,敢私布之?!?span id="t47nhvj" class="book">《莊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dú)其國邪?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dú)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dú)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dú)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div>
《漢語大詞典》:豈徒(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后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jì)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xí)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jì)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yīng)遣頌聲如 漢 褒?!?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游紀(jì)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漢語大詞典》:豈特(豈特)
難道只是;何止。莊子·讓王:“以 隨侯 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 隨侯 之重哉?”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臣死且不辭,豈特巵酒乎!” 宋 蘇軾 《王仲儀真贊敘》:“夫所謂世臣者,豈特世祿之人;而巨室者,豈特侈富之家也哉!”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古之君子德業(yè)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后世者,豈特天質(zhì)之美哉!” 清 葉舒璐 《索得學(xué)山兄遺稿》詩之二:“ 阿連 自為文章哭,豈特傷心舊雁行?”
《國語辭典》:不啻  拼音:bù chì
1.不止、不僅。《后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四垂之人,肝腦涂地,死亡之?dāng)?shù),不啻太半?!?br />2.如同?!稌?jīng)。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埂都t樓夢》第七九回:「從小時(shí)父親去世的早,又無同胞弟兄,寡母獨(dú)守此女,嬌養(yǎng)溺愛,不啻珍寶,凡女兒一舉一動(dòng),彼母皆百依百隨?!?/div>
《國語辭典》:豈但(豈但)  拼音:qǐ dàn
不但、不只。《儒林外史》第三回:「怎么不是?豈但這個(gè)東西是,連我們這些人和這房子都是你老太太家的?!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凰幕兀骸肛M但河工為然?天下大事壞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壞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
《國語辭典》:豈止(豈止)  拼音:qǐ zhǐ
不僅、何止。宋。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豈止夸一時(shí)而榮一鄉(xiāng)哉?」《紅樓夢》第六二回:「單拿我和鳳姐姐做筏子禁別人,最是心里有算計(jì)的人,豈止乖而已?!?/div>
分類:何止
《國語辭典》:豈直(豈直)  拼音:qǐ zhí
那里只是、不但?!稇?zhàn)國策。魏策四》:「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豈直取美當(dāng)時(shí),亦敬慎來葉矣。」
《漢語大詞典》:奚假
何止。莊子·德充符:“奚假 魯國 , 丘 將引天下而與從之?!?郭象 注:“夫神全心具,而體與物冥。與物冥者,天下之所不能遠(yuǎn),奚但一國而已哉?!?/div>
分類:何止
《國語辭典》:何啻  拼音:hé chì
豈只、不只。唐。李山甫〈古石硯〉詩:「憑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div>
分類:何止
《漢語大詞典》:豈唯(豈唯)
亦作“ 豈惟 ”。亦作“ 豈維 ”。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襄公二年:“吾子之請(qǐng),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span id="zzulhyb" class="book">《莊子·逍遙游》:“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辭·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后漢書·張衡傳》:“夫情勝其性,流遯忘反,豈唯不肖,中才皆然?!?span id="nnaqkbq" class="book">《新唐書·突厥傳上》:“誠能復(fù)兩渠之饒,誘農(nóng)夫趣耕,擇險(xiǎn)要,繕城壘,屯田蓄力, 河 隴 可復(fù),豈唯自守而已。” 宋 蘇軾 《和東方有一士》:“豈惟舞獨(dú)鶴,便可躡飛鸞。還將嶺茅瘴,一洗月闕寒?!?明 王守仁 《大學(xué)問》:“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div>
《漢語大詞典》:奚啻
亦作“ 奚翅 ”。 何止;豈但。孟子·告子下:“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呂氏春秋·當(dāng)務(wù):“ 跖 之徒問於 跖 曰:‘盜有道乎?’ 跖 曰:‘奚啻其有道也?!?宋 葉適 《太學(xué)博士王君墓志銘》:“或言‘宰相方知君,奚啻一博士而止’,不幸不及見,命也?!?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十五》:“以 羅馬 之學(xué)與今 英 、 法 、 德 、 美 諸國校,則諸國於近百年內(nèi)迭啟神奇,闚造化之靈機(jī),擴(kuò)宇宙之妙用,其勝於 羅馬 之學(xué)者又奚翅十倍。” 葉圣陶 《窮愁》:“ 阿松 大喜,念若輩得失至易,些微資財(cái),固無足縈其心,而吾得之,奚啻啟窖藏而獲珍寶。”
分類:何止
《國語辭典》:豈只(豈只)  拼音:qǐ zhǐ
不僅、何止。如:「這事豈只他一人知道?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div>
分類:不僅何止
《漢語大詞典》:奚直
何止,豈但。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內(nèi)禪頌:“或以謂臣, 堯 、 舜 、 禹 之事懿矣,揆之於今,其可儷歟!臣曰:奚直儷之耳!”
分類: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