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12,分241頁顯示  上一頁  99  100  101  102  103  105  106  107  10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把突兒
把弦兒
扒頭兒
白果兒
包元兒
棒兒香
包涵兒
梆兒頭
擺請兒
擺設兒
擺攤兒
半癱兒
半些兒
伴姑兒
半米兒
《國語辭典》:把突兒(把突兒)  拼音:bǎ tú ér
武士、勇士。譯自蒙古語。元。鄭光祖《老君堂。楔子》:「把突兒來報,大王呼喚,不知有何將令?!挂沧鳌赴硕剪敗?。
《國語辭典》:把弦兒(把弦兒)  拼音:bǎ xián ér
1.搭調、入調、有韻味。如:「他隨口哼兩句,想不到還挺把弦兒?!?br />2.言行上合乎情理。如:「這人喜歡信口開河,說話不把弦兒?!?/div>
《國語辭典》:扒頭兒(扒頭兒)  拼音:bā tou ér
攀附的憑藉。如:「這里沒有扒頭兒,上不去。」「這條山路太陡峭,如果沒有扒頭兒,恐怕無法攻頂?!?/div>
分類:攀附憑藉
《國語辭典》:白果兒(白果兒)  拼音:bái guǒ ér
北平方言。指雞蛋。
《國語辭典》:包元兒(包元兒)  拼音:bāo yuán ér
北平方言:(1)清理善后,解決剩馀。(2)全部擔當。
《國語辭典》:棒兒香(棒兒香)  拼音:bàng ér xiāng
用細的竹棍或木棍做芯子的香。
分類:木棍芯子
《國語辭典》:包涵兒(包涵兒)  拼音:bāo hán ér
北平方言。指缺陷、美中不足。
《國語辭典》:梆兒頭(梆兒頭)  拼音:bāng ér tóu
1.前額突出的人。
2.動物名。一種蟋蟀。節(jié)肢動物。頭呈方形而大。也稱為「梆子頭」。
《國語辭典》:擺請兒(擺請兒)  拼音:bǎi qǐng ér
設宴請客。多指為調解爭端而設的宴席。
《國語辭典》:擺設兒(擺設兒)  拼音:bǎi she ér
陳設品。多指專門用來作裝飾的物品。如:「我總愛在市集里買些小擺設兒。」
《國語辭典》:擺攤兒(擺攤兒)  拼音:bǎi tān ér
小販在街上或市場中擺設攤位,陳列貨品叫賣。也作「擺地攤」、「擺攤子」。
《國語辭典》:半癱兒(半癱兒)  拼音:bàn tān ér
北平方言。指半身不遂。如:「他因為腦中風,而成了個半癱兒。」
《國語辭典》:半些兒(半些兒)  拼音:bàn xiē ér
半點兒。比喻極少。《水滸傳》第八回:「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經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挂沧鳌赴朊變骸?。
《國語辭典》:伴姑兒(伴姑兒)  拼音:bàn gū ér
古代孩童所玩的結婚游戲?!督鹌棵贰返谄呔呕兀骸赴趁啃r在俺姨娘家住,常過去和他家伴姑兒耍去?!?/div>
《國語辭典》:半米兒(半米兒)  拼音:bàn mǐ ér
半點兒。比喻極少?!端疂G傳》第六二回:「但有半米兒差錯,兵臨城下,將至濠邊,無賢無愚,無老無幼,打破城池,盡皆斬首?!挂沧鳌赴胄﹥骸?、「半星」、「半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