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人。任安州都將。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庫莫奚犯塞,龍兒擊走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渤海蓨人,字豹兒。高肇侄。尚宣武帝妹長樂公主。位中書令。出任雍州刺史,有能名。初,猛在外有男,不敢令公主知,臨終方言之,年幾三十。公主無子,乃召歸,為喪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01
【介紹】:
南朝齊吳興人。齊東昏侯時(shí)與茹法珍并為制局監(jiān),俱受寵幸,東昏侯呼蟲兒為“阿兄”。權(quán)傾一時(shí),與左右應(yīng)敕捉刀之徒并專國命,時(shí)人謂之“刀敕”。京都為之語曰:“欲求貴職依刀敕,須得富豪事御刀?!贝藁劬捌胶?,封竟陵縣男。及蕭衍(梁武帝)率軍入建康,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64—549
【介紹】:
即梁武帝。南朝梁開國君主。南蘭陵人,字叔達(dá),小字練兒。仕齊為雍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齊末,皇室內(nèi)亂,起兵入京,獨(dú)攬政權(quán),封梁王,旋廢齊和帝自立,改國號(hào)梁。即位后,重儒興學(xué),改定“百家譜”,設(shè)謗木,斷貢獻(xiàn),政甚可觀。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納東魏叛將侯景歸降,旋又許東魏求和,景疑作亂,京都陷,饑?yán)Ф?。在位四十八年,廟號(hào)高祖。擅長文學(xué),精樂律,善書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全梁文·卷一帝姓蕭諱衍字叔達(dá),小名練南,蘭陵武進(jìn)中都里人,齊高帝族孫,永明初為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參軍,歷衛(wèi)將軍王儉東閣祭酒,隨王鎮(zhèn)西咨議參軍,隆昌初為寧朔將軍,鎮(zhèn)壽春,除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明帝即位,封建陽男,歷右軍晉安王司馬進(jìn)陵太守,入為博士太子中庶子,領(lǐng)羽林監(jiān),鎮(zhèn)石頭,尋拜輔國將軍雍州刺史,永元末進(jìn)征東將軍,和帝即位,為尚書左仆射,加征東大將軍,假黃鉞,進(jìn)中書監(jiān)、大司馬、錄尚書、驃騎大將軍、揚(yáng)州刺史,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梁公,加九錫,位相國,進(jìn)封梁王,以中興二年四月受禪,改元七:天監(jiān)、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在位四十八年,謚曰武皇帝,廟號(hào)高祖,有《周易講疏》三十五卷,《尚書大義》二十卷,又十一卷,《毛詩發(fā)題序義》一卷,《禮記大義》十卷、《鐘律緯》六卷,《孝經(jīng)義疏》十八卷,《孔子正言》二十卷,《通史》四百八十卷,《老子講疏》六卷,《兵書鈔》一卷,《兵書要鈔》一卷,《金策》三十卷,《圍棋品》一卷,《棋法》一卷,《集》三十二卷,《詩賦集》二十卷,《凈業(yè)賦》三卷,《雜文集》九卷,《別集目錄》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齊剡縣人。齊明帝時(shí),方八歲,與母俱得赤斑病。母死,家人不令知,小兒不聞母聲,疑之。自投床下,至母尸側(cè),頓絕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10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虎兒。南安王拓跋楨子。善騎射,解音律,微曉醫(yī)術(shù)。孝文帝時(shí),為梁州刺史。帝南征,英為漢中別道都將,屢敗齊軍,以功遷安南大將軍,封廣武伯。宣武帝時(shí),拜吏部尚書。大破梁將曹景宗軍,以功封中山王。后率眾擊梁鐘離,為梁將韋睿所敗,被案劾處死,詔恕為百姓。京兆王元愉反,復(fù)英王封,都督冀州諸軍事。后懸瓠人白早生降梁,梁將齊茍兒守之。英與邢巒分兵共攻懸瓠,克之。還朝,除尚書仆射。卒謚獻(xiàn)武。
全后魏文·卷十八英,字虎兒,晃孫。太和中,為平北將軍、武川鎮(zhèn)將、假魏公,遷梁州刺史,進(jìn)安南大將軍,賜爵廣武伯。丁父憂,起為左衛(wèi)將軍,加前將軍,遷大宗正,轉(zhuǎn)尚書,鎮(zhèn)荊州。免。宣武即位,行徐州,還復(fù)尚書、鎮(zhèn)南將軍,拜吏部尚書,進(jìn)爵常山侯,復(fù)假鎮(zhèn)南將軍。正始元年,改封中山王。兵敗,恕死為民。復(fù)假征南將軍,除尚書仆射。永平三年薨,贈(zèng)司徒,謚曰獻(xiàn)武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渤海蓨人,字榮顯,小字茍兒。聰敏有才干,為任城王元澄所知賞。以奉朝請起家,宣武帝延昌中假員外散騎常侍,使于嚈噠,西域諸國莫不敬憚之。還,拜冗從仆射。孝明帝神龜中,再使嚈噠,還至枹罕。時(shí)莫折念生起事于秦隴,徽受推行河州事,鎮(zhèn)壓,后以無援,城破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齊南陽冠軍人。張敬兒弟。任正員外郎。謝病歸本縣。與兄友愛甚篤,月一出視兄,即返。在襄陽聞敬兒叛敗,即走蠻中,收捕不得。后出首,上赦其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齊東昏侯貴妃,名玉兒。色美體妍,寵冠后宮。服御極盡奢華,生活恣縱無度。東昏侯嘗鑿地為金蓮花,令妃行其上,稱之謂步步生蓮花。梁武帝兵入建康,得妃,見其美而欲納之。王茂以亡齊者此物諫,將以賜田安,不愿而自縊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奴兒。南朝齊人。擅畫。作有《嘯賦圖》?!独m(xù)畫品錄》置諸下品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06—570
【介紹】:
南朝陳吳興烏程人,名要兒。武帝后。美容儀,手爪長五寸,色并紅白。善書計(jì),能誦《詩》及《楚辭》。梁武帝太清年間,侯景亂起,陳霸先(陳武帝)起兵討之,后曾為景所囚。景平,拜為夫人。入陳,立為皇后。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廢帝立,尊為太皇太后。卒謚宣。
全陳文·卷四后諱要兒,吳興烏程人,本姓鈕,父為章氏所養(yǎng),因冒姓章。武帝先娶錢氏女,早卒,娉為繼室。梁紹泰中拜長城縣夫人。永定元年,立為皇后。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宮曰慈訓(xùn)。廢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宣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太建三年崩,年六十五,謚曰宣太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15—594
【介紹】:
隋僧。咸陽人。俗姓孟。七歲入道,博誦法言。受戒后志愈清厲,學(xué)行為同輩所推,號(hào)無上士,北周武帝以為周國三藏,任陟□(山左)寺主。入隋,住清禪寺。帝后欽敬,布施甚多。臨終,以衣資施于三寶,無疾而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出咸陽孟氏。七歲入道。循聽講肆。久之依止禪師開公。而攝念焉。逮于受具。其志逾清厲。學(xué)僧祇。十有馀遍。而講解之。致徒三百。京輔以為宗。后以言說無益。更脩前行。形若槁木。心如死灰。于是色想除。而光明發(fā)。六行偏精。五門并達(dá)矣。開公以上首稱之。眾中同學(xué)歸敬。開亡。遂以其徒二百馀人。委之訓(xùn)導(dǎo)。聲馳隴塞?;瘽M關(guān)河。趨承下風(fēng)。千里相屬。周武帝尤加欽注。詔曰。崇禪師精悟獨(dú)絕。所領(lǐng)學(xué)徒。淑于德義。未聞?dòng)蟹浮?蔀閲?。并陟岵寺主。崇以職事滯淹。假以他緣。奏乞于免。詔從之。及廢教。徇俗不自異。詔授金紫光祿。終無所屈。大象初。隋文帝以潛德秉周政。大法且復(fù)。詔先度百二十僧。崇預(yù)其數(shù)。住興善寺。仍詔充寺主。固辭。乃募緣創(chuàng)寺。以酬宿愿。蓋以法運(yùn)之否。昔嘗許之云。帝登極。卒營九寺。以足十?dāng)?shù)焉。常是時(shí)。我唐高祖。方以留守居太原。亦割宅為清禪寺。以致眾。煬帝居晉邸。斥民七十戶水硙碾等。為寺基業(yè)。開皇初。賜帛一萬四千匹。布五千端。綿千屯。綾二百匹。錦二十匹。上色米千石?;屎箦X五千貫。氈五十領(lǐng)。剃刀五十具。其建浮圖也。仍以神尼智仙所授舍利六粒。用助弘業(yè)。會(huì)教門載啟。深契帝心。詔匠杜崇如法營治。賜錢三千馀貫。為磚瓦費(fèi)。又悉斂內(nèi)宮。及躬所御故服。得一千三百襲。使鬻之。以資匱竭。晉邸在楊越。自其鎮(zhèn)造露盤十一級(jí)。始開皇十一年。至十四年乃畢工致。而冠之浮圖之顛。見者稱嘆。其馀佛堂僧院。皆王力焉。詔崇出入禁籞。無擁通宮籍。以為常。因?yàn)榈酆?。述凈土業(yè)。帝每自稱師兒。后自稱師女。其恩禮之重如此。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無疾卒于所居之房。壽八十。上哀慟。詔所司營給喪事。塔全身于終南山。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七 習(xí)禪篇之二釋曇崇。姓孟氏。咸陽人。生知正見幼解信奉。七歲入道。博誦法言。勤注無絕。后循聽講肆雄辯無前。乃以慧燈欲全本資攝念。圣果將克必固定想。因從開禪師而從依止。逮乎受戒志逾清厲。遂學(xué)僧祇十有馀遍。依而講解。聽徒三百。京輔律要此而為宗。后弊于言說更崇前觀。額上鼻端是所存想。山間樹下為其居處。既而光明內(nèi)發(fā)。色相外除。形木若枯心灰猶死。偏精六行冠達(dá)五門。開公處眾稱為第一。遂得同學(xué)齊敬。又號(hào)為無上士也。及師亡遺囑令攝后徒。于時(shí)五眾二百馀人依崇習(xí)靜。聲馳隴塞化滿關(guān)河。尋路追風(fēng)千里相屬。填門盈室坐誨門人。或初修不凈。或終學(xué)人空。念彼慈悲弘斯正則。周武皇帝特所欽承。乃下敕云。崇禪師德行無玷精悟獨(dú)絕。所預(yù)學(xué)徒未聞?dòng)蟹?。?dāng)是尊以德義。故則眾絕形清。可為周國三藏年任陟岵寺主。即從而教導(dǎo)。僧尼有序響名稱焉。每為僧職滯蹤。未許游涉乃假以他緣遂蒙放免。末遺法淪蕩便從流俗。外順王威內(nèi)持道素。又授金紫光祿等銜。并不依就。雖沈厄運(yùn)無癈利人。大象之初皇隋肇命。法炬還炤。即預(yù)百二十僧。敕住興善。尋復(fù)別敕令宰寺任。重勤辭遜又不受之。而道冠僧群。王公戒范。昔以佛法頹毀。私愿早隆。謹(jǐn)造一寺用光末法。因以奏上。帝乃立九寺以副崇愿。皆國家供給終于文世。高唐公素稟行門偏所歸信。遂割宅為寺引眾居之。敕以虛靜所歸禪徒有譽(yù)。賜額可為清禪。今之清明門內(nèi)寺是也。隋氏晉王欽敬禪林。降威為寺檀越。前后送戶七十有馀。水硙及碾。上下六具永充基業(yè)。傳利于今。天子昔所承名。今親正業(yè)。開皇之初敕送絹一萬四千疋布五千端綿一千屯綾二百疋錦二十張五色上米前后千石?;屎笥窒铝钏湾X五十貫氈五十領(lǐng)剃刀五十具。崇福感于今愿。流于后望。建浮圖一區(qū)。用酬國俸。帝聞大悅。內(nèi)送舍利六粒。以同弘業(yè)。于時(shí)釋教初開。圖象全闕。崇興此塔深會(huì)帝心。敕為追匠杜崇。令其繕績。料錢三千馀貫計(jì)。塼八十萬。帝以功業(yè)引費(fèi)??钟袇T竭。又送身所著衣及皇后所服者總一千三百對。以助隨喜。開皇十一年。晉王鎮(zhèn)總楊越。為造露盤并諸莊飾。十四年內(nèi)方始成就。舉高一十一級(jí)。竦耀太虛。京邑稱最。爾后?遺相接。眾具繁委。王又造佛堂僧院。并送五行調(diào)度。種植樹林等事。并委僧眾。監(jiān)檢助成。崇既令重當(dāng)朝。往還無壅。宮閤之禁門籍未安。須有所論執(zhí)錫便進(jìn)。時(shí)處大內(nèi)為述凈業(yè)。文帝禮接自稱師兒。獻(xiàn)后延德又稱師女。及在于本寺則敕令載馳。問以起居。無晨不至。自所獲外利盡施伽藍(lán)。緣身資蓄衣缽而已。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遷化寺房。春秋八十矣?;是榘K下敕葬焉。所須喪事有司供給。皂白弟子五千馀人。送于終南至相寺之右。為建白塔。勒銘存今。初崇未終七日。寺內(nèi)幡竿無故自折。門外汲井忽爾便枯。眾怪其由也。及至晦夜。崇遺告曰。吾有去處今須付囑。即以衣資施于三寶。及至后夜覺有異相。就而觀之方知?dú)饨^。無疾而逝。形色如生。因以奏聞。莫不懷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齊東平須昌人,小字陁兒。初為劫盜,晚方折節(jié)從官,官尚書都官郎中,性嚴(yán)酷。文宣帝即位,累官御史中丞,繩劾不避勛親。孝昭帝病危,顧命武成,高元海迎義云入北宮參審,遂同勸進(jìn)。武成帝即位,除兗州刺史。恣情驕侈,閨門穢雜,又酷暴殘忍,后為子善昭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齊代人,字武兒。初事爾朱榮、爾朱兆,后為高歡親信。以軍功累官并省尚書令、領(lǐng)軍大將軍,封山陽王。自和士開死后,猛以武將漸預(yù)朝政。為祖珽所排,出為定州刺史。削王爵。官至大將軍,齊亡入周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北朝時(shí)后梁吳人,小名嗣兒。勁勇過人,為蕭察驍將。以大將軍守河?xùn)|,為陳將吳明徹所攻,被執(zh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