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修身  拼音:xiū shēn
涵養(yǎng)德性,以淑善其身。唐。元稹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xué)士制〉:「慎獨以修身,推誠以事朕。」
《國語辭典》:上達(dá)(上達(dá))  拼音:shàng dá
1.曉達(dá)德義?!墩撜Z。憲問》:「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br />2.下情達(dá)于上級?!盾髯?。成相》:「中不上達(dá),蒙掩耳目、塞門戶?!埂缎绿茣?。卷九七。魏徵傳》:「在貞觀初,遇下有禮,群情上達(dá)。」
《國語辭典》:修行  拼音:xiū xíng
1.修習(xí)實踐?!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嚴(yán)彭祖?zhèn)鳌罚骸阜餐ń?jīng)術(shù),固當(dāng)修行先王之道?!?br />2.學(xué)佛、學(xué)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為丈夫死了,覺得自己是個未亡人,沒得什么意興,拿了個修行念頭?!?/div>
《國語辭典》:琢磨  拼音:zhuó mó
1.雕琢和磨制玉石。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七。委羽山》:「洞之側(cè)產(chǎn)方石,周正光澤,五色錯雜,雖加琢磨,殆不是過。」
2.比喻對品德或文章不斷精益求精?!盾髯?。大略》:「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恢^學(xué)問也。」
3.思索、研究。如:「他琢磨了一夜,終于把問題想通了。」
《漢語大詞典》:修德
(1).修養(yǎng)德行。左傳·莊公八年:“《夏書》曰:‘ 皋陶 邁種德,德,乃降?!脛?wù)修德,以待時乎!”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僕妾臣民,與身竟何親也,而為勤苦修德乎?亦是 堯 、 舜 、 周 、 孔 虛失愉樂耳。”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楊文貞公遺囑:“蓋要利達(dá),須力學(xué)修德,不在風(fēng)水也?!?br />(2).行善積德。《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説好勸人歸善道,算來修德積陰功?!?/div>
《漢語大詞典》:脩身
陶冶身心,涵養(yǎng)德性。儒家以修身為教育八條目之一。易·復(fù):“象曰:不遠(yuǎn)之復(fù),以脩身也?!?span id="gbji4uz" class="book">《禮記·大學(xué)》:“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span id="mnznyy7"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jì)》:“﹝ 高辛 ﹞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唐 韓愈 《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士之脩身立節(jié),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來,不可勝數(shù)?!?清 王筠 《菉友臆說》:“脩身之功尚欠,大德澟澟然矜持之,一定不敢踰;小德繁瑣,或有照顧不到處,則出矣?!?/div>
《漢語大詞典》:毓德
修養(yǎng)德性。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稟道毓德,講藝立言?!?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辨命論》:“皆毓德於衡門,并馳聲於天地?!?span id="6htzdaj" class="book">《隋書·房陵王勇傳》:“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
《漢語大詞典》:育德
培養(yǎng)德性。《易·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南朝 梁 沈約 《改天監(jiān)元年恩詔》:“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明 劉基 《菜窩說》:“故植之以芷,芷者祉也,引祉莫大乎育德?!?/div>
《漢語大詞典》:養(yǎng)德(養(yǎng)德)
修養(yǎng)無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養(yǎng)德性。莊子·天地:“ 堯 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yǎng)德也,故辭?!?成玄英 疏:“三者未足養(yǎng)無為之德,適可以益有為之累,所以并辭。”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三:“愿府君安身養(yǎng)德,從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span id="4wf6pie" class="book">《清史稿·后妃傳·高宗孝賢純皇后》:“在青宮而養(yǎng)德,即治壼而淑身?!?/div>
《國語辭典》:浴德  拼音:yù dé
以德沐浴。指修養(yǎng)品德?!抖Y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div>
《漢語大詞典》:安德
鞏固德行;安養(yǎng)德行。左傳·襄公十一年:“失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后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yuǎn)人,所謂樂也?!?span id="l3aiu7a"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漢語大詞典》:脩德
修養(yǎng)德行。 宋 陳亮 《問答上》:“方三代之衰,聞諸侯脩德以興矣,未聞崛起草野而皆有南面稱孤之心也。”宋史·樂志五:“《云漢》之詩,興於 宣王 ,歌之者取其脩德禳災(zāi),以和陰陽之義?!?/div>
《漢語大詞典》:長德(長德)
(1).謂修養(yǎng)德行。管子·中匡:“公曰:‘請問為身?!瘜υ唬骸姥獨庖郧箝L年、長心、長德,此為身也?!?郭沫若 等集校引 于省吾 曰:“‘長’宜讀為養(yǎng)……‘長心長德’即養(yǎng)心養(yǎng)德?!?br />(2).猶盛德。 漢 揚雄 《城門校尉箴》:“ 唐 虞 長德而四海永懷, 秦 恢 長城 而天下畔乖?!?br />(3).年長而有德。文選·任昉〈為褚諮議蓁讓代兄襲封表〉:“世載承家,允膺長德?!?呂延濟 注:“年長而復(fù)有德?!?/div>
《國語辭典》:脩飾(脩飾)  拼音:xiū shì
1.脩改潤飾。《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br />2.整治裝飾使華美?!冻o。宋玉。九辯》:「今脩飾而窺鏡兮,后尚可以竄藏?!贡蔽骸aB道元《水經(jīng)注。汝水注》:「黃巾之亂,殘毀頹闕,魏太和景初中,令長脩飾舊宇?!?/div>
《漢語大詞典》:脩行
(1).謂修養(yǎng)德行。韓非子·五蠹:“ 仲尼 ,天下圣人也,脩行明道以游海內(nèi)?!?span id="i3eawcy" class="book">《淮南子·詮言訓(xùn)》:“君子脩行而使善無名?!?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束身脩行,日慎一日?!?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謝迭山詩》:“ 張叔仁 詩云:‘打硬脩行三十年,如今證驗作儒仙?!?br />(2).出家學(xué)佛或?qū)W道。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十:“會有故人過 洛 ,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 凝式 悉留之,脩行尼舍,俾造襪以施 崇德 、 普明 兩寺飯僧?!?宋 魯應(yīng)龍 《閑窗括異志》:“有 魏四十 道者,有妻有子。中年忽悟真空,捨俗出家脩行,齋戒甚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