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詞典 1分類詞匯 73
《國語辭典》:舉劾(舉劾)  拼音:jǔ hé
列舉罪狀,加以彈劾?!妒酚?。卷八八。蒙恬傳》:「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漢書。卷四五。江充傳》:「貴戚近臣多奢僭,充皆舉劾,奏請沒入車馬,令身待北軍擊匈奴?!?/div>
《國語辭典》:舉正(舉正)  拼音:jǔ zhèng
1.設(shè)立至正的標(biāo)準(zhǔn)?!蹲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馀于終。」
2.檢舉糾正?!逗鬂h書。卷五。孝安帝紀(jì)》:「既不奏聞,又無舉正?!?/div>
《國語辭典》:首先  拼音:shǒu xiān
最先?!度龂萘x》第二回:「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馀人,賊眾奔潰?!埂段拿餍∈贰返诰呕兀骸钢宦牭媒淌渴紫劝l(fā)言,對本府說道:『你可是這里的知府?』」
《漢語大詞典》:如下
如同下面所敘述或列舉的。《中共中央、國務(wù)院關(guān)于普及小學(xué)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1980年12月3日)》:“為了切實改變這種狀況,以利于新時斯總?cè)蝿?wù)的實現(xiàn),特對普及小學(xué)教育,作如下決定?!比纾毫信e如下;現(xiàn)將應(yīng)注意的事情說明如下。
《國語辭典》:枚舉(枚舉)  拼音:méi jǔ
一一列舉。如:「隨著科技進(jìn)步,全世界每日新發(fā)明的產(chǎn)品,真是不勝枚舉。」金。元好問〈故物譜〉:「住在鄉(xiāng)里,常侍諸父及兩兄燕談,每及家所有書,則必枚舉而問之?!乖?。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闌駕上書》:「歌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蝗绱嗽怪{,未能枚舉,皆萬姓不平之氣,郁結(jié)于懷,而發(fā)諸聲者然也?!?/div>
《漢語大詞典》:枚數(shù)(枚數(shù))
門釘之?dāng)?shù)。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東閭 之役,臣左驂迫,還于門中,識其枚數(shù)?!?br />一一列舉。 宋 劉過 《送王簡卿歸天臺》詩:“枚數(shù)人才難例指,有如公者又東歸?!?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一·生平奇見:“中洞獅象相峙於口,內(nèi)則飛走之禽、器具之物不可枚數(shù)?!?/div>
《國語辭典》:數(shù)說(數(shù)說)  拼音:shǔ shuō
1.逐項的述說。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我程嬰抱的這孤兒出門,被覬鯡將軍要拿的去報與屠岸賈,是程嬰數(shù)說了一場,那覬鯡將軍放我出了府門?!?br />2.責(zé)備人的罪過?!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概S衿栽谌f家吃酒,直到更把天才回來,上樓又把牛浦?jǐn)?shù)說了一頓?!?/div>
《漢語大詞典》:稱舉(稱舉)
(1).稱譽舉薦。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今 高 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論以同體,然后乃悅,於是乎有親愛之情,稱舉之譽?!?br />(2).稱說列舉。 唐 韓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銘》:“上介尚書左僕射 陸公 長源 ……聞其所為,每稱舉以戒其子?!?元 戴表元 《〈齊東野語〉序》:“他所稱舉,旁聞曲證,如歸 泰山 之顛而記封邱之壝,過 矍相 之圃而數(shù)射夫之序?!?/div>
《漢語大詞典》:疏舉(疏舉)
逐條列舉。 漢 賈誼 《治安策》:“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span id="52ogygi"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十七》:“其中所録諸家跋語,有昭然偽妄而不能辨者,不暇疏舉。”
《漢語大詞典》:數(shù)罪(數(shù)罪)
列舉罪狀。宋書·顏延之傳論:“而據(jù)筆數(shù)罪,陵讎犯逆,餘彼慈親,垂之虎吻,以此為忠,無聞前誥。” 北魏 溫子昇 《孝莊帝殺尒朱榮大赦詔》:“拔髮數(shù)罪,蓋不足稱;斬竹書愆,豈云能盡?”
分類:列舉罪狀
《漢語大詞典》:錯舉(錯舉)
參互列舉。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楊樹達(dá) 《古書疑義舉例續(xù)補(bǔ)·兩名錯舉例》:“漢書他篇中兩名錯舉之例尚多。《鄒陽傳》云:‘六齊望于 惠后 。’ 孟康 注:‘謂 惠帝 與 呂后 。’”
分類:列舉
《國語辭典》:舉凡(舉凡)  拼音:jǔ fán
1.凡是。表示概括之詞。如:「經(jīng)理下令,舉凡品質(zhì)不合者,一律淘汰。」
2.舉出重要之點。《淮南子。要略》:「總要舉凡,而語不剖判純樸,靡散大宗?!?/div>
《漢語大詞典》:條聞(條聞)
列舉上報。梁書·賀琛傳:“朝廷思賢,有如飢渴,廉平掣肘,實為異事。宜速條聞,當(dāng)更擢用。”
分類:列舉上報
《漢語大詞典》:縷舉(縷舉)
一一列舉。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若舟船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結(jié)繩,諸后作而善於前事,其功業(yè)相次千萬者,不可復(fù)縷舉也?!?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jì)勝·市井:“其餘如 五間樓 福客、糖果所聚之類,未易縷舉。”
《漢語大詞典》:舉陳(舉陳)
部署戰(zhàn)陣。陳,同“ 陣 ”。尉繚子·戰(zhàn)威:“所以奪敵者五:……五曰舉陳加刑之論。”
列舉陳述。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新充蠢樸之人,皆其平日所頤指使,諒不敢舉陳其過跡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