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思召伯
棠郊
甘棠頌
蔽芾棠陰
召南棠
甘棠不剪
憶甘棠
邵伯棠
棠茂
棠遺善政
甘棠少訟
南山遺愛
棠葉
棠影
憶召公
故國裁棠
劭伯樹
棠花
棠樹遺愛
遺愛召伯
召伯遺澤
相關(guān)人物召公姬奭
參考典故周召分陜
《毛詩正義》卷一之四〈國風(fēng)·召南·甘棠〉~54~
毛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乖娫唬骸副诬栏侍?,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span>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50~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說苑》卷五〈貴德〉~27~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傳曰:自陜以東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職當(dāng)桑蠶之時(shí),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陜間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誄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夫詩思然后積,積然后滿,滿然后發(fā),發(fā)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嘆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惡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見宗廟之敬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順安萬物,古圣之道幾哉!
《孔子家語》卷第二〈好生第十〉~2~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狀。子張進(jìn)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對曰:「以其離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謂之賁,非正色之卦也。夫質(zhì)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非吾兆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zhì)有馀不受飾故也?!箍鬃釉唬骸肝嵊诟侍?,見宗廟之敬甚矣,思其人必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span>
簡釋
棠樹政:詠官吏治理有方,政績卓著。唐許渾《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三月已乘棠樹政,二年空負(fù)竹林期。”
例句
東風(fēng)二月淮陰郡,唯見棠梨一樹花。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從發(fā)坡頭向東望,春風(fēng)處處有甘棠。
白芷江邊分驛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聞?wù)f天臺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暫輟清齋出太常,空攜詩卷赴甘棠。
儒行公才竟何在,獨(dú)憐棠樹一枝存。
梅吹前軍發(fā),棠陰舊府空。
留客勝看竹,思人比愛棠。
甘棠名異奭,大樹姓非馮。
公門何事更相牽,邵伯優(yōu)賢任養(yǎng)閑。
勿剪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逾。
被茲甘棠樹,美掩召伯詩。
無復(fù)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訟虛棠戶曙,觀靜竹檐曛。
空慚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愛此如甘棠,誰云敢攀折。
峴山風(fēng)已遠(yuǎn),棠樹事難追。
樹古棠陰在,耕馀讓畔空。
峴山云影畔,棠葉水聲前。
凄風(fēng)洛下同羈思,遲日棠陰得醉歌。
敬逾齊國社,恩比召南棠。
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到后定知人易化,滿街棠樹有遺風(fēng)。
煙月一時(shí)搜古句,山川兩地植甘棠。
棠遺善政陰猶在,薤送哀聲事已空。
化向棠陰布,春隨棣萼芳。
今日斯文向誰說,淚碑棠樹兩成空。
玉帳空嚴(yán)道,甘棠見野花。
川原馀讓畔,歌吹憶遺棠。
聞?wù)f公卿盡南望,甘棠花暖鳳池頭。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嶺頭人未歸。
龍城鳳沼棠陰在,只恐歸鴻更北飛。
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fù)竹林期。
共喜甘棠有新詠,獨(dú)慚霜鬢又攀龍。
我家有棠陰,枝葉竟不繁。
郡移棠轉(zhuǎn)茂,車至鹿還馴。
紅旆正憐棠影茂,彩衣偏帶桂香濃。
樵童不須剪,聊起邵公思。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已聽甘棠頌,欣陪旨酒歡。
向風(fēng)扃戟戶,當(dāng)署近棠陰。
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托蓬根。
典故水剪雙眸
秋波如剪
眼裁秋水
相關(guān)人物李賀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唐兒歌〉【案:杜豳公之子?!?/span>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案:音閃?!抗馓ぐ氡?。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濃笑書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全唐詩》卷四百五十四〈箏〉
云髻飄蕭綠,花顏旖旎紅。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楚艷為門閥,秦聲是女工。甲明銀玓瓅,柱觸玉玲瓏。猿苦啼嫌月,鶯嬌語?風(fēng)【鸞嬌語?風(fēng)】【鸞嬌語泥風(fēng)】【鶯嬌語泥風(fēng)】。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趙瑟清相似【趙瑟情相似】,胡琴鬧不同【胡琴調(diào)不同】。慢彈回?cái)嘌悖弊噢D(zhuǎn)飛蓬。霜佩鏘還委,冰泉咽復(fù)通。珠聯(lián)千拍碎,刀截一聲終。倚麗精神定,矜能意態(tài)融。歇時(shí)情不斷,休去思無窮。燈下青春夜【燈下清歌夜】,尊前白首翁。且聽?wèi)?yīng)得在,老耳未多聾。
典故投杖
葛陂龍
裁寒竹
龍化葛陂
投葛陂
乘竹杖
葛陂
葛陂筇竹
化龍?bào)?/div>
剪成龍
龍材
投陂竹
別杖
葛陂騎竹
葛水還杖
葛水龍變
化龍
仙翁竹杖
相關(guān)人物費(fèi)長房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十二·壺公〉~80~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自公、故總名「壺公符」。時(shí)汝南有費(fèi)長房者,為市掾,忽見公從遠(yuǎn)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賣藥口不二價(jià),治病皆愈。語買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dāng)愈。事無不效。其錢日收數(shù)萬,便施與市中貧乏饑凍者,唯留三五十。常懸一空壺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唯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shí)更來?!归L房如其言即往,公語房曰:「見我跳入壺中時(shí),卿便可效我跳,自當(dāng)?shù)萌搿!归L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后不復(fù)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shù)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zé),因謫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归L房下座頓首曰:「肉人無知,積罪卻厚,幸謬見哀憫,猶入剖棺布?xì)?。生枯起朽。但恐臭穢頑弊,不任驅(qū)使。若見哀憐,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后詣長房于樓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飲之?!咕圃跇窍?,長房使人取之,不能舉盎,至數(shù)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與房公飲之,酒器如拳許大,飲之至暮不竭。告長房曰:「我某日當(dāng)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復(fù)言,欲使親眷不覺知去,當(dāng)有何計(jì)?」公曰:「易耳?!鼓巳∫磺嘀裾扰c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便可稱病,以此竹杖置卿所臥處,默然便來?!狗咳绻浴Hズ?,家人見房已死,尸在床。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于群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房,房不懼。明日,又內(nèi)于石室中,頭上有一方石,廣數(shù)丈,以茅绹懸之,又諸蛇來嚙繩,繩即欲斷,而長房自若。公至,撫之曰:「子可教矣?!褂至铋L房啖屎,兼蛆長寸許,異常臭惡。房難之,公乃嘆謝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賜子為地上主者,可得壽數(shù)百歲?!篂閭鞣夥痪砀吨?,曰:「帶此可主諸鬼神,常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zāi)?!狗繎n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狗框T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家人謂是鬼,具述前事,乃發(fā)棺視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初去至歸謂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常呵責(zé)嗔怒,問其故,曰:「嗔鬼耳?!箷r(shí)汝南有鬼怪,歲輒數(shù)來郡中,來時(shí)從騎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內(nèi)外,爾乃還去,甚以為患。房因詣府廳事,正值此鬼來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dú)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來。乃下車伏庭前,叩頭乞曰改過。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溫良,無故導(dǎo)從,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復(fù)真形?!构眄汈С纱篦M,如車輪,頭長丈馀。房又令復(fù)人形。房以一劄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劄去。使人追視之,乃見符劄立陂邊,鬼以頭(明鈔本、陳校本頭作頸)繞樹而死。房后到東海,東海大旱三年。謂請兩者曰:「東海神君前來淫葛陂夫人,吾系之,辭狀不測,脫然忘之,遂致之旱,吾今當(dāng)赦之,令其行雨。」即便有大雨。房有神術(shù),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fù)舒如舊也。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費(fèi)長房〉~2744~
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褂譃樽饕环唬骸敢源酥鞯厣瞎砩??!归L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馀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家人謂其久死,不信之。長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發(fā)冢剖棺,杖猶存焉。遂能醫(y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qū)使社公?;蛟谒?,獨(dú)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zé)鬼魅之犯法者耳?!?/span>
簡釋
龍竹: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績《游仙四首》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jīng)騎?!?/p>
例句
淺憶觴堪泛,深思杖可投。
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別易會難君且住,莫交青竹化為龍。
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別杖留青竹,行歌躡紫煙。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xué)變化為龍。
白銀雙闕戀,青竹一龍騎。
聞?wù)f葛陂風(fēng)浪惡,許騎青鹿從行無。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shí)當(dāng)隨鳳熟。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
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蘋風(fēng)入馭來應(yīng)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龍竹養(yǎng)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
典故并州快剪刀
剪取吳淞
剪破松江水
剪取松江水
并刀快剪晴紋
剪取煙水
減去一半煙水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高適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九〈戲題畫山水圖歌【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案:宰。蜀人。善畫玲瓏嵌空山水?!?/span>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壯哉昆崙方壺圖【壯哉昆崙方丈圖】,掛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南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fēng)【山木盡帶洪濤風(fēng)】,尤工遠(yuǎn)勢古莫比,咫尺應(yīng)須論【咫尺應(yīng)須千萬里】【咫尺應(yīng)須行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九〈相見歡〉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zèng)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yuǎn)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zèng)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yuǎn)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zèng)梅花
春贈(zèng)隴頭
故人贈(zèng)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zèng)
梅殘?bào)A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yuǎn)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yuǎn)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yuǎn)寄江南春意
贈(zèng)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zèng)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
簡釋
隴頭梅: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欲為萬里贈(zèng),杳杳山水隔。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欲托清香傳遠(yuǎn)信,一枝無計(jì)奈愁何。
典故殘?zhí)覑?/div>
剪袖恩
子瑕矯后駕
子瑕心
踐董超瑕
彌子分桃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列傳·董賢〉~3733~
董賢字圣卿,云陽人也。父恭,為御史,任賢為太子舍人。哀帝立,賢隨太子官為郎。二歲馀,賢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說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邪?」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繇是始幸。問及其父為云中侯,即日徵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鉅萬,貴震朝廷。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dòng)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
《史記》卷六十三〈韓非列傳·說難〉~254~
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衛(wèi)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彌子色衰而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食我以其馀桃?!构蕪涀又形醋冇诔跻玻耙娰t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至變也。故有愛于主,則知當(dāng)而加親;見憎于主,則罪當(dāng)而加疏。故諫說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之矣。
《荊楚歲時(shí)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四民并蹋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韓愈十二·進(jìn)學(xué)解〉~5647~
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y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jìn)其豨苓也。
典故 剪圭
一葉桐
成王剪桐
相關(guān)人物叔虞
周成王
《呂氏春秋·覽部》卷十八〈審應(yīng)覽·重言〉~56~
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皇逵菹玻愿嬷芄?。周公以請?jiān)唬骸禾熳悠浞庥菪??』成王曰:『余一人與虞戲也。』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挥谑撬旆馐逵萦跁x。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635~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渫醣?,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故坟蛘垞袢樟⑹逵荨3赏踉唬骸肝崤c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例句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剪桐。
盤石圭多剪,兇門轂少推。
玉樹陰初正,桐圭影未斜。
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jiān)。
《昭明文選》卷六〈賦丙·京都下·魏都賦〉~272~
云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于青霄。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籠光于綺寮。習(xí)步頓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遙。八極可圍于寸眸,萬物可齊于一朝。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72~
唐·李周翰注:「八極之地,可入于寸目?!?/span>
典故剪髻鬟
陶家客
待賓截發(fā)
斷發(fā)人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賢媛〉~690~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于時(shí)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仆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jì)?!拐款^發(fā)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shù)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剉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shè)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許。逵曰:「路已遠(yuǎn),君宜還?!官┆q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陽,當(dāng)相為美談。」侃乃返。逵及洛,遂稱之于羊?、顧榮諸人,大獲美譽(yù)。
典故整頓乾坤
天河洗甲兵
壯士挽天河
一生江???/div>
力挽天河
洗甲挽天河
河漢洗戎兵
挽銀河仙浪
乾坤整頓了
銀河水剪甲兵都洗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七〈洗兵馬〉【案:原注。收京后作。】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bào)清晝同【捷書夜報(bào)清晝同】【捷書夕報(bào)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胡兒命在破竹中】。祗殘鄴城不日得,獨(dú)任朔方無限功【案:郭子儀領(lǐng)朔方軍。屢破賊。拔衛(wèi)州。進(jìn)圍鄴城。】。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案:回紇以驍騎三千助討安慶緒?!课谷馄咸褜m。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案:山在平?jīng)隹h西?!?。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fēng)。成王【案:廣平王俶?!抗Υ笮霓D(zhuǎn)小,郭相【案:中書令郭子儀?!恐\深古來少【郭相謀猷古來少】。司徒【案:李光弼加檢校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案:王思禮遷兵部尚書?!繗馀c秋天杳。二三豪俊為時(shí)出,整頓乾坤濟(jì)時(shí)了。東走無復(fù)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南飛覺有安枝鳥】。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紫駕正耐煙花繞】。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雞鳴問寢龍蛇曉】。攀龍附鳳勢莫當(dāng)【攀龍附鳳世莫當(dāng)】,天下盡化為侯王【案:加封蜀郡、靈武元從功臣。肅宗獨(dú)厚郭湜、李輔國輩。】。汝等豈知蒙帝力【汝等豈知象帝力】,時(shí)來不得誇身強(qiáng)。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案:謂杜鴻漸。肅宗至平?jīng)觥x櫇u悉錄軍資儲廥上之。上喜曰。靈武。吾之關(guān)中。卿乃蕭何也?!?,幕下復(fù)用張子房【案:時(shí)張鎬代房琯為相。故下專言之。】。張公一生江???,身長九尺須眉蒼。徵起適遇風(fēng)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青袍白馬更何有,后漢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不知何國致白環(huán),復(fù)道諸山得銀甕。隱士【案:謂李泌。時(shí)求歸衡山。】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詞人角撰清河頌】【詞人解撰清河頌】【詞人角撰河清頌】【案:時(shí)楊炎輩爭獻(xiàn)靈武受命、鳳翔出師頌之類。】。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處處催春種。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典故鬟剪
一縷青絲為君剪
相關(guān)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舊唐書》卷五十一〈后妃列傳上·玄宗楊貴妃〉~280~
天寶九載,貴妃復(fù)忤旨,送歸外第。時(shí)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不遠(yuǎn),有忤圣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張韜光賜御饌,妃附韜光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dāng)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fā)膚是父母所有?!鼓艘都舭l(fā)一繚附獻(xiàn)。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贈(zèng)衛(wèi)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dòng)如參與商。今夕復(fù)何夕【今此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共宿此燈光】。少壯能幾時(shí),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訪問半為鬼】半為鬼,驚呼熱中腸【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驅(qū)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新炊聞黃粱】【晨炊間黃粱】【晨炊聞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一舉蒙十觴】。十觴亦不醉【十觴亦不辭】【百觴亦不醉】【百觴亦不辭】,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
劉孝綽 :「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
劉孝綽 :「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
劉孝綽 :「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div>
《漢語大詞典》:愛棠(愛棠)
《左傳·襄公十四年》:“ 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 杜預(yù) 注:“ 召公 奭 聽訟,舍於甘棠之下, 周 人思之,不害其樹,而作勿伐之詩,在
《召南》。”后以“愛棠”為稱頌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劉禹錫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詩:“愛棠餘故吏,騎竹見新童?!?/div>
《漢語大詞典》:憩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 召伯 所憩?!贝藶?周 人懷念 召伯 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宋
梅堯臣 《送棣州唐虞部》詩:“風(fēng)俗已如此,憩棠無訟爭?!眳⒁姟?愛樹 ”。
《國語辭典》:愛樹(愛樹) 拼音:ài shù
相傳周武王時(shí)燕召公曾決訟于甘棠樹下,教化鄉(xiāng)民,死后鄉(xiāng)人追懷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樹。典出《詩經(jīng)。召南。甘棠》。后比喻把愛心推及他人。《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思人愛樹,甘棠不剪。」
《漢語大詞典》:棠芾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北诬?,樹木茂盛、濃蔭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 宋
李昴英 《賀新郎·陪廣帥方右史登越臺》詞:“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蕭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眳⒁姟?棠樹 ”。
《漢語大詞典》:棠郊成政
猶言棠樹政。 宋
柳永 《永遇樂》詞:“甘雨車行,仁風(fēng)扇動(dòng),雅稱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賢,非久定須歸去?!眳⒁姟?棠樹政 ”。
《國語辭典》:棠陰(棠陰) 拼音:táng yīn
周時(shí)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后,后人愛其樹不忍剪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陰譽(yù)稱去職官吏的政績。唐。
劉長卿 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div>
《漢語大詞典》:棠頌(棠頌)
指
《詩·召南·甘棠》的歌頌之辭。該篇歌頌 周 召公奭 巡行南國,在棠樹下聽訟斷案的惠政,故稱。 唐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始覺石楠詠,價(jià)傾賦
《兩都》。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踰?!?/div>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別名。參見「棠梨」條。
2.《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够蛞詾槟蠂?,愛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樹,因作是詩。首章二句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div>
《國語辭典》:甘棠遺愛(甘棠遺愛) 拼音:gān táng yí ài
本指周代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對召公憩息過的甘棠樹亦愛護(hù)有加。后用以表示對賢官廉吏的愛戴或懷念。典出《詩經(jīng)。召南。甘棠》。《鏡花緣》第五回:「這個(gè)異種,大約就是武則天留的甘棠遺愛?!挂沧鳌父侍闹荨?、「甘棠之愛」、「甘棠有蔭」。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別名。參見「棠梨」條。
2.《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甘棠,美召伯也。」或以為南國之人,愛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樹,因作是詩。首章二句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漢語大詞典》:訟棠(訟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鄭玄 箋:“ 召伯 聽男女之訟,不重?zé)﹦诎傩?,止舍小棠之下而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彼煲浴霸A棠”指政簡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 宋
洪適 :“訟棠可款,曾無步武之遙;蔭樾焉依,更借齒牙之助。”
《漢語大詞典》:遺棠(遺棠)
典出:“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鄭玄 箋:“茇,草舍也。 召伯 聽男女之訟,不重?zé)﹦?,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焙笠浴斑z棠”指 召伯 留下的盛德惠政。 唐 蔡希叔
《陜中作》詩:“川原餘讓畔,歌吹憶遺棠?!?/div>
《漢語大詞典》:邵伯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稱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 邵伯 訟不忍煩民,聽斷棠下,能興時(shí)雍而致刑錯(cuò)?!眳⒁姟?邵伯樹 ”。
《漢語大詞典》:邵伯樹(邵伯樹)
《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
《甘棠》之詩?!?張守節(jié) 正義:“今之棠梨樹也?!焙笠蚍Q棠梨樹為“邵伯樹”。 唐
杜甫 《巴山》詩:“天寒 邵伯 樹,地闊 望仙臺 ?!?仇兆鰲 注引
《九域志》:“ 邵伯 甘棠樹在 陜州府 署西南隅?!?/div>
《國語辭典》:剪燭西窗(剪燭西窗) 拼音:jiǎn zhú xī chuāng
思念妻子而盼望相聚。語本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购笠喾褐冈谝雇砼c親友聚談。也作「西窗剪燭」。
《漢語大詞典》:巴山夜雨
中國故事片。上海電影制片廠1980年攝制。葉楠編劇,吳永剛總導(dǎo)演,吳貽弓導(dǎo)演,李志輿、張瑜主演?!拔母铩逼陂g,女青年劉文英奉命與李彥押解“反革命”詩人秋石搭乘川江輪船。劉文英受同艙五位善良乘客的影響,在李彥的支持下,毅然釋放了秋石。
《國語辭典》:西窗剪燭(西窗翦燭)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與親友于夜晚聚談。參見「剪燭西窗」條。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三出:「待歸來細(xì)問當(dāng)年事,有誰念殘香冷膩,共話卻潦倒西窗剪燭時(shí)?!?/div>
《漢語大詞典》:擲杖成龍(擲杖成龍)
傳說 東漢 費(fèi)長房 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jìn)壺里去。第二天, 費(fèi) 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 費(fèi) 于是向老翁學(xué)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 葛陂 ,變成一條龍。事見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后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xiāng)。 清
王士禛 詩之二:“偶然擲杖成龍去,又過 蓬萊 日主祠。”
《漢語大詞典》:杖化龍(杖化龍)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載, 費(fèi)長房 向一賣藥老翁學(xué)道,一日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焙笏煲浴罢然垺庇脼榈兰疑癞愔?。 宋
陸游 《道室雜詠》:“舄化雙鳧杖化龍,云山回首不知重?!?/div>
《漢語大詞典》:竹杖
竹制的手杖。
《漢書·西域傳贊》:“睹犀布、瑇瑁則建 珠崖 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 牂柯 、 越嶲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仙翁遺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頗戀桃笙穩(wěn),行煩竹杖持?!?/div>
《國語辭典》:竹杖成龍(竹杖成龍) 拼音:zhú zhàng chéng lóng
漢費(fèi)長房從壺公學(xué)仙,學(xué)成后,乘壺公所贈(zèng)的竹杖離去,至家后將杖棄于葛陂中,竹杖竟化成青龍。典出晉。葛洪《
神仙傳》卷九。后用來比喻得道成仙。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詩:「蘋風(fēng)入馭來應(yīng)易,竹杖成龍去不難。」也作「竹杖化龍」、「龍化葛陂」、「竹化龍」。
《國語辭典》:竹籠(竹籠) 拼音:zhú lóng
用竹片編成的籠子。唐。
賈島 詩:「竹籠拾山果,瓦瓶擔(dān)石泉?!埂端疂G傳》第四三回:「入屋內(nèi)來,去房中搜看,只見有兩個(gè)竹籠,盛些舊衣裳。」
《漢語大詞典》:龍杖(龍杖)
亦作“ 龍仗 ”。 典出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 費(fèi)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譃樽饕环?,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焙笠蛞浴褒堈取泵婪Q竹杖。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宋
陶谷 《清異錄·驕龍杖》:“天師 杜光庭 驕龍杖,紅如猩肉,重若玉石……相傳是仙人留賜?!?元 謝宗可 有
《龍杖》詩。
《漢語大詞典》:龍竹(龍竹)
(1).龍須竹。劈為篾,平細(xì)柔韌,宜作馬鞭。 唐
高適 《詠馬鞭》:“龍竹養(yǎng)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孫欽善 校注:“龍竹,即龍鬚竹。 李衎
《竹譜詳録》卷五‘龍鬚竹’云:‘生 兩浙 山谷間,與貓頭竹無異,根下節(jié)不甚密,析為篾,平細(xì)柔靱?!?br />(2). 晉
葛洪 《神仙傳·壺公》:“ 房 ( 費(fèi)長房 )憂不得到家,公( 壺公 )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 房 騎竹杖辭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騎竹杖,棄 葛陂 中,視之乃青龍耳?!焙笠蛞浴褒堉瘛敝腹照然虮扔鞯玫莱上伞?唐
王績 《游仙》詩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jīng)騎?!?宋
王禹偁 :“龍竹自攜,烏紗不整,異貌無匹,華姿若生?!?明
湯顯祖 《紫簫記·出山》:“金碧蔥蘢 王母祠 ,笑騎龍竹弄參差?!?/div>
《國語辭典》:一枝春 拼音:yī zhī chūn
1.梅花。南朝宋。陸凱詩:「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顾?。
黃庭堅(jiān) 詩四首之一:「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br />2.詞牌名。宋楊纘自度曲。
3.曲牌名。南曲入黃鐘宮正曲。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懊坊ㄊ埂睘轶A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不遇梅花使?!?/div>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懊坊ㄊ埂睘轶A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不遇梅花使?!?/div>
《漢語大詞典》:贈(zèng)遠(yuǎn)(贈(zèng)遠(yuǎn))
贈(zèng)送東西給遠(yuǎn)行的人。 元
黃清老 之六:“錦囊可贈(zèng)遠(yuǎn),愧非明月珠?!?明 茅孝若
《蘇園翁》:“耒耜之餘編草屨,同革舃般堅(jiān)靭哩,贈(zèng)遠(yuǎn)輒相貽?!?/div>
《漢語大詞典》:陸凱傳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后因以“陸凱傳情”為詠梅之典。 宋
錢惟演 《柳絮》:“ 陸凱 傳情梅暗落, 韓憑 遺恨蝶爭飛?!?/div>
《漢語大詞典》:驛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觀 《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cái)?shù)?!?/div>
《漢語大詞典》:驛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帶雪看?!?/div>
《國語辭典》:斷袖分桃(斷袖分桃) 拼音:duàn xiù fēn táo
斷袖,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guān)系,參見「斷袖」條;分桃,比喻男同性戀間的親密關(guān)系,參見「分桃」條。「斷袖分桃」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guān)系。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四。風(fēng)俗。小唱》:「斷袖分桃之際,賚以酒貲仕牒,即充功曹,加納候選,突而弁兮。」《聊齋志異。卷三。黃九郎》:「迎風(fēng)待月,尚有蕩檢之譏;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丑?!?/div>
《國語辭典》:菖蒲酒 拼音:chāng pú jiǔ
用菖蒲葉浸釀而成的酒。古時(shí)多于端午節(jié)將菖蒲浸入酒中,相傳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宋。
歐陽修 〈〉詞:「正是浴蘭時(shí)節(jié)動(dòng),菖蒲酒美清尊共?!?/div>
《漢語大詞典》:剪桐
《呂氏春秋·重言》:“ 成王 與 唐叔虞 燕居,援梧葉以為珪,而授 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女?!?叔虞 喜,以告 周公 。 周公 以請?jiān)唬骸熳悠浞?虞 邪?’ 成王 曰:‘余一人與 虞 戲也。’ 周公 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妒撬旆?叔虞 于 晉 ?!焙笠蛞浴凹敉睘榉址獾牡鋵?shí)。 唐
王勃 :“剪桐疏爵,分茅建社?!?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jiān)。”
《漢語大詞典》:桐圭
亦作“ 桐圭 ”。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妒撬旆?叔虞 於 唐 。”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桐圭作瑞,鳳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維,麟距冠元丘之俊?!惫?,一本作“ 珪 ”。 唐
許孟容 《享文恭太子廟樂章》:“桐珪早貴,象輅追設(shè)。”
《漢語大詞典》:桐葉封弟(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請擇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 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妒撬旆?叔虞 於 唐 ?!焙笠蛞浴巴┤~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
《桐葉封弟辯》。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開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詩:“憶昔 邵陵 全盛時(shí),桐封愛子萬年枝?!?/div>
《漢語大詞典》:桐葉封弟(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請擇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 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妒撬旆?叔虞 於 唐 ?!焙笠蛞浴巴┤~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
《桐葉封弟辯》。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開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詩:“憶昔 邵陵 全盛時(shí),桐封愛子萬年枝?!?/div>
《國語辭典》:截發(fā)留賓(截髮留賓) 拼音:jié fǎ liú bīn
陶侃之母為招待賓客而截發(fā)變賣,換取米糧的故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后比喻女性待客十分誠摯?!端逄蒲萘x》第四回:「只他母親寧夫人,他娘子張氏,也都有截發(fā)留賓、剉薦供馬的氣概?!?/div>
《漢語大詞典》:剪春韭
古人以春初早韭為美味,故以“翦春韭”為召飲的謙辭。 唐
杜甫 《贈(zèng)衛(wèi)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币嗍∽鳌?翦韭 ”。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今年尚未與閣下舉盃,春寒宜飲,乞於明日未刻過敝齋翦韭小集?!眳㈤?span id="x7lj77d" class="book">《
南史·周颙傳》。
《漢語大詞典》:剪春韭
古人以春初早韭為美味,故以“翦春韭”為召飲的謙辭。 唐
杜甫 《贈(zèng)衛(wèi)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币嗍∽鳌?翦韭 ”。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今年尚未與閣下舉盃,春寒宜飲,乞於明日未刻過敝齋翦韭小集?!眳㈤?span id="jhx7b7t" class="book">《
南史·周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