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重一言
  
季布諾
 
黃金諾
 
曹邱生
   
季布一言
 
季布金
 
季布重然諾
 
然諾重黃金
 
千鈞諾
   
千金比然諾
  
一諾
 
一諾黃金信
 
一諾輕黃金
 
得諾輕季子
 
一諾匪輕

相關(guān)人物
季布
 
曹丘生


《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季布〉~273~
楚人曹丘生,辯士,數(shù)招權(quán)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辜安芮鹕鷼w,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构陶垥?,遂行。使人先發(fā)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閒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揚(yáng)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說,引入,留數(shù)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wù)?,曹丘揚(yáng)之也。
《漢書》卷三十七〈季布欒布田叔列傳·季布〉~978~
辯士曹丘生數(shù)招權(quán)顧金錢,事貴人趙談等,與竇長君善。布聞,寄書諫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辜安芮鹕鷼w,欲得書請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构陶垥煨?。使人先發(fā)書,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則揖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梁楚之間哉?且仆與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揚(yáng)足下名于天下,顧不美乎?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布乃大說。引入,留數(shù)月,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聞?wù)?,曹丘揚(yáng)之也。

例句

一飯意??氨闼?,千金諾在轉(zhuǎn)難酬。 吳融 離霅溪感事獻(xiàn)鄭員外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

能全季布諾,不道魯連功。 李嘉祐 送李中丞楊判官

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將期一諾重,歘使寸心傾。 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

寸長堪繾綣,一諾豈驕矜。 杜甫 贈特進(jìn)汝陽王二十韻

空慚季布千金諾,但負(fù)劉弘一紙書。 皮日休 宏詞下第感恩獻(xiàn)兵部侍郎

光輝輕尺璧,然諾重黃金。 羊士諤 乾元初嚴(yán)黃門自京兆少尹貶牧巴郡

長聞季氏千金諾,更望劉公一紙書。 許渾 寄獻(xiàn)三川守劉公

淹留花柳變,然諾肺腸傾。 賈島 再投李益常侍

遺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韋莊 三用韻

一諾黃金信,三復(fù)白圭心。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諾。 高適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魏征 述懷

金諾靜宜資講誦,玉山寒稱奉尊罍。 齊己 聞王員外新恩有寄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枚乘〉~2359~
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zhèn)之;系絕于天不可復(fù)結(jié),隊入深淵難以復(fù)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fā)。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變所欲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王惑也。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韓愈七·與孟尚書書〉~560~2~
愈白。行官自南回。過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shù)番。忻悚兼至。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伏惟萬福。來示云。有人傳愈近少信奉釋氏。此傳之者妄也。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yuǎn)地?zé)o可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dāng)?shù)日。實能外形骸。以理自勝。不為事物侵亂。與之語。雖不盡解。要自胸中無滯礙。以為難得。因與來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廬。及來袁州。留衣服為別。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鬃釉啤D持\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賢事業(yè)。具在方策。可效可師。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nèi)不愧心。積善積惡。殃慶自各以其類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詩不云乎。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傳又曰。不為威惕。不為利疚。假如釋氏能與人為禍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懼也。況萬萬無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類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禍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靈。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誣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進(jìn)退無所據(jù)。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釋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說。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楊則之墨。楊墨交亂。而圣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禽獸也。故曰能言距楊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揚(yáng)子云云。古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夫楊墨行。正道廢。且將數(shù)百年。以至于秦。卒滅先王之法。燒除其經(jīng)。坑殺學(xué)士。天下遂大亂。及秦滅。漢興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挾書之律。稍求亡書。招學(xué)士。經(jīng)雖少得。尚皆殘缺。十亡二三。故學(xué)士多老死。新者不見全經(jīng)。不能盡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見為守。分離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壞。后之學(xué)者。無所尋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禍出于楊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雖賢圣。不得位??昭詿o施。雖切何補(bǔ)。然賴其言。而今學(xué)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而已。其大經(jīng)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無孟氏。則皆服左?而言侏離矣。故愈嘗推尊孟氏。以為功不在禹下者。為此也。漢氏以來。群區(qū)區(qū)修補(bǔ)。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綿綿延延。洼以微滅。于是時也。而倡釋老于其閒。鼓天下之眾而從之。嗚呼。其亦不仁甚矣。釋老之害。過于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于已壞之后。嗚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天地鬼神。臨之在上。質(zhì)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毀其道。以從于邪也。籍湜輩雖屢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獲承命。惟增慚懼。死罪死罪。愈再拜。
典故
微縷懸千鈞

相關(guān)人物
枚乘


《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
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span>

例句

高堂委金玉,微縷懸千鈞。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四

《國語辭典》:千鈞(千鈞)  拼音:qiān jūn
鈞,古時秤量的單位,一鈞等于三十斤。千鈞形容非常重?!痘茨献?。主術(shù)》:「夫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千鈞之重,烏獲不能舉也?」《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六》:「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div>
《漢語大詞典》:千鈞棒(千鈞棒)
也稱“金箍棒”。 明 吳承恩 所撰長篇小說《西游記》中 孫悟空 的兵器。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毛澤東 《和郭沫若同志》詩:“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div>
分類:長篇小說
《國語辭典》:一發(fā)千鈞(一髮千鈞)  拼音:yī fǎ qiān jūn
用一根頭發(fā)綁住千鈞重的東西。語本《漢書。卷五一。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贡扔髑闆r十分危急?!赌鹾;ā返诙呕兀骸脯F(xiàn)在和議的事一發(fā)千鈞,在他國內(nèi),私行捕禁,雖說行館有治外法權(quán),萬一漏了些消息,連累和議,不是玩的!」也作「千鈞一發(fā)」。
《國語辭典》:片石千鈞(片石千鈞)  拼音:piàn shí qiān jūn
一片石卻有千鈞之重。比喻少數(shù)力量卻關(guān)系著國家安危的重責(zé)大任。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出:「難料!片石千鈞,一絲九鼎,當(dāng)機(jī)若個堅牢。」
《國語辭典》:發(fā)引千鈞(發(fā)引千鈞)  拼音:fǎ yǐn qiān jūn
一根頭發(fā)系著千鈞重的物品。比喻事況極為危急?!读凶?。仲尼》:「發(fā)引千鈞,勢至等也?!?/div>
《漢語大詞典》: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蟬翼爲(wèi)重,千鈞爲(wèi)輕)
輕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惡不明。《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史臣美 澹 ( 魏澹 )而譏 邵 ( 邢邵 )者,豈所謂通鑒乎!語曰:‘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其斯之謂矣?!?秦牧 《漫記端木蕻良》:“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風(fēng)血雨、‘蟬翼為重,千鈞為輕’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輩革命家、勞動模范、科學(xué)家、藝術(shù)家受到的摧殘和凌辱是駭人聽聞的。”
《分類字錦》:操盾千鈞(操盾千鈞)
班固將軍舞陽侯樊噲銘:操盾千鈞,拔主項堂。
分類:干盾
《國語辭典》:千鈞一發(fā)(千鈞一髮)  拼音:qiān jūn yī fǎ
比喻非常危險。參見「一發(fā)千鈞」。宋。李曾伯 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詞:「中流孤艇,千鈞一發(fā),老夫何有?」
《國語辭典》:千鈞重負(fù)(千鈞重負(fù))  拼音:qiān jūn zhòng fù
比喻沉重的負(fù)擔(dān)或極為重要的責(zé)任。如:「交卸了差事有如解除千鈞重負(fù)?!埂高@個改革計畫不容失敗,所以經(jīng)理決定自己挑起這個千鈞重負(fù),不假他人之手。」
《分類字錦》:肉盈千鈞(肉盈千鈞)
郭璞《犪牛贊》:西南巨牛,出自江岷;體若垂云,肉盈千鈞。雖有逸力,難以揮輪。
分類:
《漢語大詞典》:力牧
傳說為 黃帝 之臣。相傳 黃帝 夢人執(zhí)千鈞之弩,驅(qū)羊數(shù)萬群,寤而嘆曰:“夫千鈞之弩,異力能遠(yuǎn)者也;驅(qū)羊數(shù)萬群,是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 力 名 牧 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 力牧 于大澤,用以為將。見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jì)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有道家《力牧》二十二篇,《兵書略》有陰陽家《力牧》十五篇。皆依托之作。
《國語辭典》:一諾千金(一諾千金)  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
語本《史記。卷一○○。季布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閒哉?』」形容承諾信用高,一旦許諾別人,必定做到。宋。楊萬里 答隆興張尚書:「再有后日特剡之議,得玉求劍,敢萌此心,一諾千金,益深謝臆?!埂督鹌棵贰返谖逦寤兀骸敢驗槟菤w的忙促,不曾叩府辭別。正在想著,不意一諾千金,遠(yuǎn)蒙員外記憶?!挂沧鳌盖Ы鹨恢Z」。
分類:有信信用
《國語辭典》:千金一諾(千金一諾)  拼音:qiān jīn yī nuò
形容極重視信守諾言。參見「一諾千金」條?!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讣偈共灰浪@句話罷,慢講她那性兒不肯干休,又何以全她那片孺慕孝心,圓我那句千金一諾?!?/div>
《漢語大詞典》:千金諾(千金諾)
語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 季布 一諾。”后以“千斤諾”指難得的、可貴的諾言。 清 吳偉業(yè) 《家園次罷官吳興有感》詩之三:“枉殉千金諾,空酬一飯恩?!眳⒁姟?千金一諾 ”。
《國語辭典》:千金一諾(千金一諾)  拼音:qiān jīn yī nuò
形容極重視信守諾言。參見「一諾千金」條?!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讣偈共灰浪@句話罷,慢講她那性兒不肯干休,又何以全她那片孺慕孝心,圓我那句千金一諾?!?/div>
《國語辭典》:曹丘生  拼音:cáo qiū shēng
人名。漢楚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季布得其揄揚(yáng)而名重天下。
《國語辭典》:曹丘  拼音:cáo qiū
1.復(fù)姓。如漢朝曹丘生。
2.介紹人、推薦人。漢代曹丘生到處贊揚(yáng)季布的英勇,使季布享有盛名。故后作為薦引、稱揚(yáng)者的代稱?!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羈旅之人,誰作曹丘者!」
《漢語大詞典》:無二諾(無二諾)
楚 漢 時名將 季布 恪守信義,不輕易然諾,故 楚 諺有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 季布 一諾。”見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后以“無二諾”稱美信守諾言者。 唐 魏徵 《述懷》詩:“ 季布 無二諾, 侯嬴 重一言?!?/div>
《漢語大詞典》:然諾(然諾)
然、諾皆應(yīng)對之詞,表示應(yīng)允。引申為言而有信。文選·宋玉〈神女賦〉:“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yáng)音而哀嘆?!?李善 注:“言神女之意雖含諾猶不當(dāng)其心?!?span id="3zcj55g" class="book">《史記·游俠列傳序》:“而布衣之徒,設(shè)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茍而已也?!?唐 張謂 《題長安壁主人》詩:“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信者,向之所謂重然諾也。”
《漢語大詞典》:百金諾(百金諾)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楚 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 季布 一諾?!焙笠浴鞍俳鹬Z”指信實可靠的諾言。 唐 高適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諾?!?/div>
《國語辭典》:金諾(金諾)  拼音:jīn nuò
對他人守信不渝。唐。顧云〈代人上路相公啟〉:「果踐玉書,不移金諾。」
分類:珍貴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