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成名
狼藉
威名
詩名
嘉名
赫然
名重
能名
英聲
佳名
書名
揚名
擅名
垂裕
立名
《國語辭典》:成名  拼音:chéng míng
1.獲得美名。舊指科舉中第。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你為甚在十年窗下無人問?只圖個一舉成名天下知。」《紅樓夢》第八回:「秦鐘此去,學業(yè)料必進益,成名可望。」
2.因特殊成就、事跡而得名。如:「他一生育才無數(shù),因而成名于教育界?!??!度龂萘x》第九一回:「或為刀劍所傷,魄歸長夜:生則有勇,死則成名。」
3.命名?!吨芏Y。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br />4.美名、盛名?!抖Y記。哀公問》:「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荀子。非十二子》:「成名況乎諸侯,莫不愿以為臣?!?/div>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傳說狼群常在草地上臥息,離去時常將草地弄得一片凌亂以滅跡。后用此語形容凌亂不堪?!妒酚?。卷一二六?;鼈?。淳于髡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埂度龂萘x》第四五回:「瑜和衣臥倒,嘔吐狼藉?!挂沧鳌咐羌?。
2.比喻行為放縱,不守法紀。如:「聲名狼藉」?!逗鬂h書。卷四五。張酺傳》:「鄭據(jù)小人,為所侵冤。聞其兒為吏,放縱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威名  拼音:wēi míng
威盛的名聲?!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壹切治理,威名流聞?!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久聞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div>
《漢語大詞典》:詩名(詩名)
善于作詩的名聲。 唐 馮贄 云仙雜記·石斧欲砍斷詩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詩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隨使并詩還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矶郝勚?,曰:‘悮矣。欲子砍斷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詩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問 《黃金行》:“人間不買詩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七八:“賴是搖鞭吟好句,流傳鄉(xiāng)里只詩名。”
《國語辭典》:嘉名  拼音:jiā míng
美名。《楚辭。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div>
《國語辭典》:赫然  拼音:hè rán
1.光明、顯耀的樣子?!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神武赫然,威震八荒?!?br />2.發(fā)怒、生氣的樣子。《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br />3.令人怵目驚心的樣子?!豆騻?。宣公六年》:「趙盾就而視之,則赫然死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名重
名聲顯赫。后漢書·袁安傳:“在職十年,京師肅然,名重朝廷?!?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伯仁 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span id="k00w2ko"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薛濤 箋﹞真正名重一時,流芳百世。”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此人名重,然其書法,實不甚佳?!?/div>
《國語辭典》:能名  拼音:néng míng
1.因才能杰出而得到好名聲?!逗鬂h書。卷八一。獨行列傳。索盧放》:「建武六年,徵為洛陽令,政有能名?!埂稌x書。卷六六。列傳。陶侃》:「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有能名,遷主簿?!?br />2.可以指稱?!墩撜Z。泰伯》:「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div>
分類:能干名聲
《國語辭典》:英聲(英聲)  拼音:yīng shēng
1.英名、美名?!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故當時享其功利,后世賴其英聲?!埂段倪x。楊脩。荅臨淄侯箋》:「若乃不忘經(jīng)國之大美,流千載之英聲。」
2.優(yōu)美的聲音。《文選。嵇康。琴賦》:「英聲發(fā)越,采采粲粲?!?/div>
《漢語大詞典》:佳名
(1).好名聲,美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祖光祿 少孤貧,性至孝,常自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 聞其佳名,以兩婢餉之?!?br />(2).好名字。 唐 陸龜蒙 《華陽巾》詩:“ 蓮華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鶴翎。”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廷試:“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應廷對?!?/div>
《漢語大詞典》:書名(書名)
(1).用于書寫的文字。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鄭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書之文字,得能讀之?!?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興其農(nóng)業(yè),勸其蓺事,教其語言,諭其書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舉於中央議院。”
(2).寫上姓名。左傳·隱公七年:“ 滕侯 卒,不書名,未同盟也?!?唐 張籍 《贈趙將軍》詩:“會取 安西 將報國, 凌煙閣 上大書名?!?br />(3).擅長書法的名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仲翼 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然亦以配 周越 。予嘗見其飛白大字數(shù)幅,亦甚工,但誠不免俗耳?!?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孟 蜀 時, 王鍇 字 鱣祥 ,最著書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間為雷震圯,內(nèi)貯《法華經(jīng)》全部,皆 鱣祥 所書?!?br />(4).字,別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 姚信 書名 士緯 , 梁 人?!?/div>
《國語辭典》:揚名(揚名)  拼音:yáng míng
名聲遠播?!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埂段饔斡洝返谌呋兀骸傅銌稳霜汃R進城,不可揚名賣弄?!?/div>
《漢語大詞典》:擅名
(1).僭越名分。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入 齊 則獨聞 淖齒 而不聞 齊王 ,入 趙 則獨聞 李兌 而不聞 趙王 。故曰:人主不操術(shù),則威勢輕而臣擅名?!?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司馬 子反 為其君使,廢君命,與敵情,從其所請,與 宋 平,是內(nèi)專政而外擅名也。專政則輕君,擅名則不臣?!?br />(2).享有名聲。晏子春秋·問上四:“是上獨擅名,而利下流也?!?唐 錢起 《送陸贄擢第還蘇州》詩:“鄉(xiāng)路歸何早, 云間 喜擅名?!?span id="2a2sgc2"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道:‘奴家偶以小藝擅名國中,不想遇著高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杜律細:“ 蕪湖 蕭尺木 云從 ,以畫擅名 江 左?!?/div>
《漢語大詞典》:垂裕
謂為后人留下業(yè)績或名聲。《書·仲虺之誥》:“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孔 傳:“垂優(yōu)足之道示后世?!?唐 白居易 《中和節(jié)頌》:“德洽道豐,萬邦來同。微臣作頌,垂裕無窮?!?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詒謀垂裕,圣模宏遠?!?/div>
《國語辭典》:立名  拼音:lì míng
樹立名譽。晉。陸機〈五等諸侯論〉:「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