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和光
(1).謂才華內(nèi)蘊,不露鋒芒。后漢書·王允傳:“公與 董太師 并位俱封,而獨崇高節(jié),豈和光之道邪?”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內(nèi)寳養(yǎng)生之道,外則和光於世?!?span id="bj1meqx" class="book">《魏書·釋老志》:“和光六道,同塵萬類。” 唐 王維 《送綦母校書棄官還江東》詩:“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眳⒁姟?和光同塵 ”。
(2).共同照耀。 唐 韋展 《日月如合璧賦》:“分則列照於三無,聚則和光於六合?!?br />(3).柔和的光輝。 宋 蘇軾 《妒佳月》詩:“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國語辭典》:混俗和光  拼音:hùn sú hé guāng
不露鋒芒,與世無爭。參見「渾俗和光」條?!豆卤驹麟s劇。李云卿。頭折》:「貧道混俗和光,常于鬧市之中,口發(fā)狂言,串拖二八金錢,每與孩童嬉戲游玩?!?/div>
《國語辭典》:渾俗和光(渾俗和光)  拼音:hùn sú hé guāng
收斂自己的鋒芒而與世俗混同。語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形容人謙讓斂藏,與世無爭。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真一味風(fēng)清月朗。」也作「混俗和光」。
《國語辭典》:和光同塵(和光同塵)  拼音:hé guāng tóng chén
1.鋒芒內(nèi)斂與世無爭,而與囂雜塵俗相融合。語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br />2.比喻與世浮沉,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fēng)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