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固陋  拼音:gù lòu
見聞淺陋。漢。司馬相如〈子虛賦〉:「鄙人固陋,不知忘諱?!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高@是后人固陋,與朱子無關。」
《國語辭典》:膠固(膠固)  拼音:jiāo gù
1.密合、牢固。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器以便事為善,以膠固為上?!谷龂?。曹囧 六代論:「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彊大,盤石膠固。」
2.團結。《后漢書。卷七○。鄭太傳》:「以膠固之眾,當解合之勢,猶以烈風掃彼枯葉。」《周書。卷三五。崔猷傳》:「則表里膠固,人心易安。」
3.固執(zhí),不知變通。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寧臣膠固,所宜膺荷?!?br />4.勾結串通?!杜f唐書。卷一二。德宗本紀上》:「丁丑,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與朱滔等四盜膠固為逆?!?/div>
《國語辭典》:頑固(頑固)  拼音:wán gù
固執(zhí)守舊,不知變通?!侗笔?。卷八一。儒林傳上。張偉傳》:「學通諸經,鄉(xiāng)里受業(yè)者,常數(shù)百人。儒謹汎納,雖有頑固,問至數(shù)十,偉告喻殷勤,曾無慍色。」《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兄弟自己捐廉,催他們紳士改辦學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后來經兄弟苦口勸導,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紳士這才答應了?!?/div>
《漢語大詞典》:癥瘕(癥瘕)
(1).腹中結塊的病。堅硬不移動,痛有定處為“癥”;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為“瘕”。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夫癥瘕不除,而不修 越人 之術者,難圖 老 彭 之壽也。” 明 劉基 《聽蛙》詩:“烏鳶逐響蛇聽音,寧顧入腹生癥瘕?!?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山楂:“﹝實﹞,化飲食,消肉積癥瘕?!?span id="1u5qtfn"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癥瘕積聚痞瘀血血蠱總括》:“癥積不動有定處,瘕聚推移無定形?!弊ⅲ骸鞍Y者,徵也,言有形可徵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br />(2).喻固陋寡聞。 清 姚鼐 《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余將渡江留書與之成六十六韻》:“我觀士腹中,一俗乃癥瘕。束書都不觀,恣口如鬧蛙。”
《漢語大詞典》:專蒙(專蒙)
固陋愚昧。 唐 陳子昂 《為僧謝講表》:“某實專蒙,昧於至道。”
分類:固陋愚昧
《漢語大詞典》:倨固
傲慢固陋。荀子·修身:“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污。”
分類:傲慢固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