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大山
泰山。墨子·非攻中:“北而攻 齊 ,舍於 汶上 ,戰(zhàn)於 艾陵 ,大敗 齊 人,而葆之 大山 。” 孫詒讓 間詁引 蘇時學 云:“ 大山 即 泰山 ?!?span id="6ewthy7" class="book">《莊子·盜跖》:“ 盜跖 乃方休卒徒 大山 之陽?!?/div>
《國語辭典》:扒拉大山  拼音:bā lā dà shān
山名。位在云南省騰沖縣西,恩梅開江之東,為滇緬河川的分水嶺。
分類:山名
《國語辭典》:八大山人  拼音:bā dà shān rén
清代書畫家朱耷的別號。參見「朱耷」條。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漢淮南王劉安召集文人從事著述,各選辭賦,以類相從,分別稱為「大山」、「小山」,如同《詩經》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后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后,睦?、安??俱有學行,人稱睦?為「大山」,安??為「小山」。故后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漢語大詞典》:三座大山
比喻舊 中國 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大敵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朱德 《紀念黨的四十周年》詩:“三座大山齊推倒,兩重革命一肩擔?!?郭沫若 《悼念毛主席》詩:“三座大山齊倒地,五星紅旗高入云?!?/div>
《高級漢語詞典》:侃大山  拼音:kǎn tài shān
長時間沒完沒了地說一些瑣碎、不恰當或無效的話
《國語辭典》:砍大山  拼音:kǎn dà shān
指青年朋友聚在一起閒扯聊天。
分類:方言聊天
《國語辭典》:西岳(西嶽)  拼音:xī yuè
華山的別名。參見「華山」條。
《國語辭典》:景山  拼音:jǐng shān
1.大山。《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瞻彼景山,徒然望慕。」
2.山名:(1)位于北平神武門外宮城之后,為明思宗殉國之所。也稱為「煤山」、「萬歲山」。(2)位于河北省邯鄲縣境內。(3)位于山東省曹縣東南。(4)位于山西省聞喜縣東南,為中條山的最高峰。也稱為「湯寨山」、「湯王山」。(5)位于河南省偃師縣南。(6)位于湖北省房縣南。
《國語辭典》:介丘  拼音:jiè qiū
1.大山。《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以登介丘,不亦恧乎!」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封禪》:「歌之以禛瑞,贊之以介丘,絕筆茲文,固維新之作也?!?br />2.小山丘。漢。揚雄《法言。吾子》:「升東岳而知眾山之峛崺也,況介丘乎?」
《漢語大詞典》:盤巖(盤巖)
大山。文選·郭璞〈江賦〉:“爾乃域之以盤巖,豁之以洞壑?!?劉良 注:“盤巖,大山。言 江 以大山為限界也。”
分類:大山
《國語辭典》:山河  拼音:shān hé
1.山與河,指自然的地形。《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br />2.比喻國土、江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3.比喻兩地懸隔遙遠?!稌x書。卷四三。王戎傳》:「今日視之雖近,邈若山河!」
4.比喻安泰堅固?!段倪x。張載。劍閣銘》:「山河之固,見屈吳起?!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662' target='_blank'>司空圖 華清宮詩:「帝業(yè)山河固,離宮宴幸頻。」
5.語本《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比喻德量閎深。
《國語辭典》:名山  拼音:míng shān
有名的山。如:「親眼見到名山的壯麗,真是美得難以比擬?!鼓铣骸H螘P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既絕故老之口,必資不刊之書,而藏諸名山,則陵谷遷貿?!固?。李白 秋下荊門詩:「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國語辭典》:天山  拼音:tiān shān
山脈名。位于亞洲中部,橫亙新疆中部,向西延伸入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等四國,大致作東西走向,由許多平行山脈組成,高峻而寬闊。最高峰托木爾峰高七千四百四十三公尺,第二高峰汗騰格里山高六千九百九十五公尺,皆位于中國和吉爾吉斯邊界。天山山脈的構造復雜,包括多個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如伊犁縱谷、哈密盆地、吐魯番洼地等。天山地勢高聳,多冰河。天山分新疆為南、北二路,北路稱為準噶爾盆地,或稱北疆,南路稱為塔里木盆地,或稱南疆;南北疆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差異頗大。
《國語辭典》:龍頭(龍頭)  拼音:lóng tóu
1.龍的頭。《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肝横缰x了恩,卻才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后,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br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演義》第六六回:「華歆當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袖人物。如:「龍頭老大」。《孽?;ā返谌兀骸肝覀兯挠牙镱^,文章學問,當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br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