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4分類詞匯 28
《漢語大詞典》:遺簪(遺簪)
亦作“ 遺簮 ”。
(1).指失落的簪子。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后有遺簪?!?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88506' target='_blank'>《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清 錢謙益 《房??褪逃醵荣x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br />(2). 孔子 出游,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事見《韓詩外傳》卷九。后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眳⒁姟?遺簪墜屨 ”。
(3).卸去簪纓。謂掛冠辭官。 元 袁桷 《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
《國語辭典》:遺簪墜屨(遺簪墜屨)  拼音:yí zān zhuì jù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挂沧鳌高z簪墮履」。
《漢語大詞典》:衰颯(衰颯)
(1).衰落蕭索。 唐 張九齡 《登古陽云臺》詩:“庭樹日衰颯,風霜未云已?!?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閣臣典試:“ 吳崇仁 以次輔領春闈,而假元之事起,狼狽去國,為天下笑,真所謂盛滿之后,必有衰颯也?!?阿英 《流離》:“ 長湖 一帶,畫出了很濃重的深秋情調(diào),衰颯凄涼?!?br />(2).猶衰老。 唐 李益 《罷鏡》詩:“衰颯一如此,清光難復持。” 明 唐順之 《與蔡白石郎中書》:“豈知僕之衰颯剝落一至此哉?!?br />(3).頹廢失落。 清 惲敬 《與來卿書》:“進取宜緩,不宜因難進而衰颯?!?陳煒謨 《狼筅將軍》:“ 白棣 ,別太衰颯了!鼓起你玫瑰花似的青春的鮮蕤罷,這世上有的是光明的星點?!?/div>
《國語辭典》:訪落(訪落)  拼音:fǎng luò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訪落,嗣王謀于廟也?!故渍露錇椋骸冈L予落止,率時昭考?!?/div>
《漢語大詞典》:湮墜(湮墜)
湮沒失落。隋書·煬帝紀上:“經(jīng)典散逸,憲章湮墜?!?span id="kri9wnd" class="book">《舊唐書·禮儀志二》:“昔 漢 氏承 秦 ,經(jīng)籍道息,旁求湮墜,詳究難明?!?span id="b1qhyne"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六》:“ 莊宗 皇帝終平大憝,奄有中原,倘闕編修,遂成湮墜。”
分類:湮沒失落
《漢語大詞典》:不拾遺(不拾遺)
失落的東西沒有人撿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史記·酷吏列傳:“居歲餘,郡中不拾遺?!?/div>
《漢語大詞典》:隳落
毀壞和失落。 漢 王充 論衡·論死:“爪牙隳落,不能復囓噬,安能害人?”文選·潘岳〈西征賦〉:“寮位儡其隆替,名節(jié)漼以隳落?!?李周翰 注:“隳,廢也?!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宗室寶熙奏折附片》:“朝廷鑒於肘腋之患,凡所請求無不俯從,大權(quán)隳落,政體變更?!?/div>
分類:毀壞失落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 曹公 從容謂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數(shù)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敝^因受驚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稱受驚失措為“失箸”、“失匕”。 宋 蘇軾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宋 蘇軾 《曹既見和復次韻》:“誰令妄驚怪,失匕號萬竅?!?/div>
《漢語大詞典》:淪墮(淪墮)
猶失落,淪落。 宋 葉適 《〈謝景思集〉序》:“今公藳藏已久,懼遂淪墮?!?明 屠隆 《曇花記·游戲傳書》:“我小子一生游戲,六合飄零,到底無歸,終成淪墮?!?/div>
分類:失落淪落
《漢語大詞典》:尸喪(尸喪)
尸體失落。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縣長 趙祉 遣 泥和 拜檄謁 巴郡 太守。以十月乘船,於城湍墮水死,尸喪不得?!?br />(1).尸體;遺體。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臣從 太原王 來朝陛下,何忽今日枉致無理?臣欲還 晉陽 ,不忍空去,愿得 太原王 尸喪,生死無恨?!?br />(2).主持喪事。 唐 黃滔 《祭先外舅》:“孀妻捧奠,出女尸喪,嗣男而杳杳江嶺,鄙子而明明肺腸?!?/div>
《漢語大詞典》:毀落
(1).毀壞脫落;破損失落。漢書·翼奉傳:“地大震于 隴西郡 ,毀落太上廟殿壁木飾。” 晉 荀勗 《上〈穆天子傳〉序》:“ 汲郡 收書不謹,多毀落殘缺?!?br />(2).撤除神主。宋書·臧燾傳:“今 征西 、 京兆 四府君,宜在毀落,而猶列廟饗,此其徵乎!”
《漢語大詞典》:陷脫
消沉失落。 宋 蘇舜欽 《送外弟王靖序》:“自以為勝物也,習惰志覆,安久質(zhì)變,不知誠性之日陷脫也?!?/div>
分類:消沉失落
《國語辭典》:失單(失單)  拼音:shī dān
事主報警查緝時所呈報的失物單據(jù)。《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次日,王節(jié)使方到,已知家小船被盜。細開失單,往杭州府告狀?!埂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腹们?guī)Щ匮瞄T去,照失單查對?!?/div>
《漢語大詞典》:失損(失損)
(1).失抎,喪失。墨子·尚賢中:“昔者三代暴王, 桀 、 紂 、 幽 、 厲 之所以失措(損)其國家,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孫詒讓 間詁引 王念孫 曰:“‘措’字義不可通,當是‘損’字之誤……損,讀為抎,故《非命》篇作‘失抎’?!?span id="2u9zqhw" class="book">《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內(nèi),戰(zhàn)戰(zhàn)唯恐失損之。”
(2).失落損壞。兒女英雄傳第十回:“把你這塊硯臺取了,拿到我家,給你好好的收著,斷不至於失損?!?/div>
《國語辭典》:惘然若失  拼音:wǎng rán ruò shī
惆悵失意,有如失去了什么似的?!读凝S志異。卷五。鴉頭》:「俄,見一少女經(jīng)門外過,望見王,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度嫻婉,實神仙也。王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挂沧鳌搞蝗缡А埂ⅰ搞粲惺А?。
《國語辭典》:土族語(土族語)  拼音:tǔ zú yǔ
土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主要通行于青海省互助七族自治縣、民和、大通、樂都及甘肅省天祝等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