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5分類詞匯 8
《國語辭典》:婦道(婦道)  拼音:fù dào
婦人應(yīng)遵守的行為準則?!抖Y記。大傳》:「其夫?qū)俸踝拥勒?,妻皆婦道也?!埂俄n詩外傳》卷一:「君子以為得婦道之宜,故舉而傳之,揚而歌之?!?/div>
《國語辭典》:婦道人家(婦道人家)  拼音:fù dao rén jia
婦人?!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回:「舅太太是個婦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聲聲總說姑老爺是個獨一無二的好人?!挂卜Q為「婦道家」。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不守婦道(不守婦道)  拼音:bù shǒu fù dào
傳統(tǒng)認為婦女未遵守應(yīng)有的行止、品德。如:「無論古今中外,女子不守婦道,男人始亂終棄,都會引來輿論的嚴厲撻伐?!?/div>
《國語辭典》:婦道家(婦道家)  拼音:fù dao jia
婦人?!毒劳ㄑ?。卷二三。樂小舍??生覓偶》:「那安媽媽是婦道家,不知高低,便向樂公攛掇其事?!?/div>
分類:女子
《漢語大詞典》:婦道人(婦道人)
女人。 浩然 《艷陽天》第六九章:“ 彎彎繞 也急了:‘瞧瞧,真是寧跟男子漢吵頓架,不跟婦道人說句話,還沒怎么著,又把屎盆子扣到我的腦袋上了?!?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七章:“順手?哼,搶箱籠摟婦道人才順手嘛!”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婦道人家(婦道人家)  拼音:fù dao rén jia
婦人?!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回:「舅太太是個婦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聲聲總說姑老爺是個獨一無二的好人?!挂卜Q為「婦道家」。
分類:女子
《漢語大詞典》:坤道
(1).謂大地的屬性。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孔穎達 疏:“言坤道柔順,承奉於天以量時而行?!?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西北,乾道也;東南,坤道也。東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淺,其生物滋。”
(2).猶婦德。 唐 柳宗元 《禮部賀冊太上皇后表》:“母儀有光,坤道克順。”
(3).猶婦道。指婦女。 沙汀 《淘金記》九:“我們坤道人家,就是想不開呀?!?/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則(內(nèi)則)
(1).禮記篇名。內(nèi)容為婦女在家庭內(nèi)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和準則。禮記·內(nèi)則題注 孔穎達 疏:“ 鄭玄 目録云:‘名曰《內(nèi)則》者,以其記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別録》屬子法?!蚤|門之內(nèi),軌儀可則,故曰內(nèi)則。”
(2).借指婦職、婦道。后漢書·皇后紀序:“所以能述宣陰化,修成內(nèi)則,閨房肅雍,險謁不行也?!?唐 皮日休 《九夏歌·王夏》之四:“出有嘉謀,入有內(nèi)則?!?明 李東陽 《封恭人黃氏墓志銘》:“嘉其世受文行,又美其內(nèi)則之懿?!?/div>
《國語辭典》:守節(jié)(守節(jié))  拼音:shǒu jié
1.不改變原來的節(jié)操。《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jié),次守節(jié),下失節(jié)?!埂段倪x。羊祐。讓開府表》:「是以誓心守節(jié),無茍進之志?!?br />2.婦人守寡,不再婚嫁?!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節(jié)三十馀年。」《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弟媳婦要守節(jié),不肯嫁?!?/div>
《國語辭典》:采蘩  拼音:cǎi fán
《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够蛞詾樵佒T侯夫人祭祀之詩。首章二句為:「于以采蘩,于沼于沚?!?/div>
《漢語大詞典》:姆教
女師傳授婦道于女子。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br />女師的教誨。 王闿運 《女箴》:“古之姆教久格不行?!?/div>
《漢語大詞典》:提甕(提甕)
后漢書·列女傳·鮑宣妻:“ 勃海 鮑宣 妻者, 桓氏 之女也,字 少君 。 宣 嘗就 少君 父學(xué),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 宣 不悅……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 宣 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脩行婦道,鄉(xiāng)邦稱之。”后遂用為修行婦道、甘于貧苦的典故。 明單本《蕉帕記·鬧婚》:“如夢。幸配 梁鴻 。喜齊眉燕爾,自甘提甕?!?/div>
《漢語大詞典》:姆師(姆師)
古時以婦道教女子的女師。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良娣 王氏 ,家承茂族,德冠中宮,雅修彤管之規(guī),克佩姆師之訓(xùn)?!?清 梁章鉅 稱謂錄·姆師:“ 呂溫文 姆師教之,如琢美玉之易成?!?/div>
《漢語大詞典》:七缺
漢 何休 稱夫道缺、婦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 周公 之禮缺為“七缺”。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聞·公羊傳:“ 蘇氏 謂 何休 《公羊》之罪人, 晁氏 謂 休 負《公羊》之學(xué)。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輔、二類、七缺,皆出於 何氏 ,其《墨守》不攻而破矣。” 翁元圻 注:“ 何氏 《作文諡例》云:七缺者, 惠公 妃匹不正, 隱 桓 之禍生,是為夫之道缺也。 文姜 淫而害夫,為婦之道缺也。大夫無罪而致戮,為君之道缺也。臣而害上,為臣之道缺也。 晉侯 殺其世子 申生 , 宋公 殺其世子 痤 ,是為父之道缺也。 楚 世子 商臣 弒其君 髡 , 蔡 世子 般 弒其君 固 ,是為子之道缺也。 桓 八年正月己卯蒸, 桓 十四年八月乙亥嘗, 僖 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郊祀不修, 周公 之禮缺。是為七缺也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