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8741
典故
822
詞典
6221
分類詞匯
45
佛典
489
其它
31164
共6221,分415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先子
行子
行子
子侄
子侄
次子
釋子
佛子
會子
子職
賢子
子胥
幼子
些子
則子
《漢語大詞典》:
先子
(1).泛指祖先。
《
左傳·昭公四年
》
:“ 宣伯 曰:‘ 魯 以先子之故,將存吾宗,必召女?!?杜預(yù) 注:“先子, 宣伯 先人?!?br />(2).稱亡父。
《
孟子·公孫丑上
》
:“ 曾西 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焦循 正義:“稱‘先子’者,謂父,非謂祖父也?!?宋
梅堯臣
《酒病自責(zé)呈馬施二公》
詩:“我無文章留,何可事杯觴,況承先子戒,宜不著口嘗?!?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賭符
》
:“先子與最善,每適城,輒造之?!?br />(3).稱丈夫的亡父。
《
國語·魯語下
》
:“ 文伯 之母聞之,怒曰:‘吾聞之先子?!?韋昭 注:“先子,先舅 季悼子 也?!?/div>
分類:
丈夫
亡父
祖先
焦循
《國語辭典》:
行子
拼音:
háng zi
1.帝王出巡時隨從的警衛(wèi)人員?!端问?。卷一四四。儀衛(wèi)志二》:「編排禁衛(wèi)行子一十人,執(zhí)從物御龍直三十人,執(zhí)傘扇天武一十人,崇政殿親從攔前一十人?!?br />2.稱呼不喜歡的人或物?!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刚l想到了次日早上,等到日出,也不見趕露兒來,華忠抱怨道:『這些小行子們,再靠不住?!弧挂沧鳌感行凶印?。
分類:
行子
東西
行距
帝王
家伙
出行
儀仗
警衛(wèi)
人員
《國語辭典》:
行子
拼音:
xíng zǐ
旅客?!段倪x。江淹。別賦》:「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顾?。
晏幾道
浪淘沙。麗曲醉思仙
詞:「行子惜流年,鶗鴂枝邊,吳堤春水艤蘭船。」
分類:
出行
《高級漢語詞典》:
子侄
本指子與侄。后用以通稱晚輩
分類:
子侄
《國語辭典》:
子侄(子姪)
拼音:
zǐ zhí
侄輩兒輩的統(tǒng)稱?!妒酚?。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鼢為諸郎,未貴,往來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咐喜傅拇笫?,我們做子侄的理應(yīng)效勞?!?/div>
分類:
兒子
侄子
《國語辭典》:
次子
拼音:
cì zǐ
家中排行第二的兒子。如:「我是家中次子,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姊姊。」《三國演義》第二八回:「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guān)將軍,未識肯容納否?」
分類:
次子
排行
行第
兒子
《國語辭典》:
釋子(釋子)
拼音:
shì zǐ
佛教的出家人。唐。
顧況
尋僧
詩二首之二:「彌天釋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獨(dú)自行?!埂段饔斡洝返诙呕兀骸感∩翘瞥屪印3形姨熳与分?,前往西方取經(jīng)?!?/div>
分類:
僧徒
釋迦
弟子
《國語辭典》:
佛子
拼音:
fó zǐ
1.菩薩的通稱。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許游人容易得攀摩?!?br />2.受戒的佛門弟子。《西游記》第一二回:「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誠為如來佛子?!?br />3.引申指具佛性的慈惠之人?!端问?。卷三七三。列傳。洪皓》:「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
分類:
菩薩
佛教
慈善
一切眾生
佛性
寬恕
《國語辭典》:
會子(會子)
拼音:
huǐ zi
1.片刻、短時間?!冻桃冶炯t樓夢》第三二回:「才說了會子閒話兒,又瞧了會子我前日黏的鞋幫子。」也作「一會兒」。
2.時候?!都t樓夢》第一一回:「這會子我要到太太那里去,不得和你說話兒?!挂沧鳌敢粫骸埂?/div>
《國語辭典》:
會子(會子)
拼音:
huì zǐ
1.南宋的一種紙幣。初由民間發(fā)行,后改由戶部印行?!端问?。卷一八一。食貨志下三》:「儲見錢,于城內(nèi)外流轉(zhuǎn),其合發(fā)官錢,并許兌會子輸左藏庫?!?br />2.有憑證的紙條或帖子?!抖鲙肪砦澹骸溉羰诡w朱砂印,便是偷情帖兒、私期會子?!?/div>
分類:
會子
約會
帖子
時間
憑據(jù)
紙幣
民間
間發(fā)
發(fā)行
紹興
《國語辭典》:
子職(子職)
拼音:
zǐ zhí
子女對父母所應(yīng)盡的職責(zé)?!睹献印Hf章上》:「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姑?。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試論綱常,豈有子職而不事父母?若重思唱隨之義,當(dāng)同盡定省之儀?!?/div>
分類:
兒子
父母
職責(zé)
《漢語大詞典》:
賢子(賢子)
(1).賢能的兒子。
《
韓非子·忠孝
》
:“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br />(2).多用以美稱他人之子。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
:“ 操 白:與足下同海內(nèi)大義,足下不遺,以賢子見輔。” 唐
張鷟
《
朝野僉載
》
卷三:“ 仁杰 曰:‘陛下內(nèi)有賢子,外有賢姪,取舍詳擇,斷在圣衷?!?袁昌英
《成都灌縣青城山紀(jì)游》
:“他自己的一生不夠完成這偉大的工程,幸有賢子繼承父志,如愚翁移山般,竟將這驚人的事業(yè)成就了?!?/div>
分類:
賢子
賢能
兒子
他人
人之子
《漢語大詞典》:
子胥
春秋 楚 大夫 伍員 的字。 楚平王 殺其父 奢 兄 尚 ,其經(jīng) 宋 鄭 入 吳 ,助 闔廬 奪取王位,整軍經(jīng)武。不久,攻破 楚國 ,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吳王 夫差 時,因力諫停止攻 齊 ,拒絕 越國 求和,而漸被疏遠(yuǎn)。后 夫差 賜劍命自殺,并以鴟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
《
莊子·盜跖
》
:“ 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漢 桓寬
《
鹽鐵論·散不足
》
:“此詩人所以傷而作, 比干 子胥 遺身而忘禍也?!?唐
李白
《行路難》
詩:“ 子胥 既棄 吳 江上, 屈原 終投 湘水 濱?!?明
許自昌
《水滸記·義什》
:“那區(qū)區(qū)保正,真成一擲賭乾坤。效漁人縱 子胥 星奔,驅(qū)馳傳信,早見馬足起紅塵?!?
楊超
《就義詩》
:“留得 子胥 豪氣在,三年歸報 楚王 仇!”
分類:
子胥
大夫
伍員
《國語辭典》:
幼子
拼音:
yòu zǐ
最小的兒子。
分類:
幼子
幼小
兒子
《漢語大詞典》:
些子
亦作“ 些仔 ”。 少許,一點(diǎn)兒。 唐
李白
《清平樂》
詞:“花貌些子時光,拋入遠(yuǎn)泛 瀟 湘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
:“尋常靜中推求,?;疾灰?;今日鬧里忽捉得些子?!?明
高明
《琵琶記·文場選士》
:“才學(xué)無些子,只是賭命強(qiáng)?!?span id="be26qil" class="book">《
兒女英雄傳
》第三四回:“難道你家里竟沒些子家教不成?”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記沿途所見》
詞之三:“調(diào)查農(nóng)村些仔事,要凴力量爭豐穫。”
分類:
少許
一點(diǎn)兒
《漢語大詞典》:
則子(則子)
棺蓋合縫用的榫頭。 明
方以智
《
通雅·器用
》
:“細(xì)要,今則子也。” 清 黃生
《
義府·衽
》
:“ 徐文長 云:‘衽形如今之銀則子(俗呼法馬,作餅定樣), 漢 時呼為小要。’……其形中細(xì),則子蓋肖其形,棺蓋合縫之具。”
分類:
合縫
榫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