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屬詞(屬詞)
謂連綴字句為文章。指寫作。世說新語·文學“ 曹輔佐 才如白地明光錦” 劉孝標 注引《中興書》:“﹝ 曹毗 ﹞好文籍,能屬詞?!?唐 溫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詩:“發(fā)跡豈勞天上柱,屬詞還得幕中蓮。”舊唐書·薛登傳:“ 有梁 薦士,雅愛屬詞; 陳 氏 簡賢,特珍賦詠。”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岑參:“﹝ 參 ﹞尤工綴文,屬詞清尚?!?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梁 客皆善屬詞, 乘 尤高?!?/div>
《國語辭典》:注釋(注釋)  拼音:zhù shì
1.解釋文句的意義。《隋書。卷七六。文學傳。潘徽傳》:「總會舊轍,創(chuàng)立新意,聲別相從,即隨注釋?!顾?。姚寬《西溪叢語。卷下》:「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誤,各為注釋之?!?br />2.解釋文句意義的文字。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若夫注釋為詞,解散論體,雜文雖異,總會是同。」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注》:「文言美辭,列于章句,委曲敘事,存于細書,此之注釋,異夫儒士者矣?!?/div>
《漢語大詞典》:敲推
猶推敲。謂斟酌字句,反復琢磨。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何張遺句南金錄:“﹝ 張伯鵬 ﹞嘗與余分韻賦詩,繼有一詩,督余所作,云‘坐中病競分明久,驢上敲推兀未裁?!檬戮€(wěn),如老作者?!?清 趙翼 《有以明人詩文集來售》詩:“不知曾費幾敲推,無限精靈付劫灰?!眳⒁姟?推敲 ”。
《國語辭典》:推敲  拼音:tuī qiāo
唐賈島的詩句「僧敲月下門」,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慮良久,引手做推敲狀。韓愈告訴他:「作敲字佳?!顾於ǜ宓墓适隆R姟盾嫦獫O隱叢話。卷一九。引劉公嘉話錄》。后引喻為思慮斟酌。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灰怀觯骸改愕谋眮硪赓M推敲。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言語多虛冒。」《紅樓夢》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兩句,一時興至恐忘,在地下畫著推敲,也未可知?!?/div>
《漢語大詞典》:復語(複語)
(1).重復的字句。 唐 韓愈 《唐故虞部員外郎張府君墓志銘》:“ 愈 既與為禮,發(fā)書云云,其末有復語‘千萬永訣’八字。”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復語解:“其以復語入辭者,多有之。采采卷耳,不一采也。玼兮玼兮,詠嘆之也?!?br />(2).指對偶的辭句。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 溫子昇 尤工復語, 盧思道 雅好麗詞?!?br />(3).復沓之語。喻指低劣的詩文。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 王義豐 賦 館娃 、 楊誠齋 賦 浯溪 ﹞今兩剎中皆無此刻,而酲夢復語,往往滿壁間云。”
《國語辭典》:對偶(對偶)  拼音:duì ǒu
1.在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shù)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的,稱為「對偶」。如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男女相配成偶,稱為「對偶」。
《國語辭典》:異文(異文)  拼音:yì wén
通假字和異體字的統(tǒng)稱。相對于正字而言。如「跡」是「跡」的異文。
《國語辭典》:注文  拼音:zhù wén
注解的文字。如:「閱讀古代典籍,必須廣泛參照前輩學者所作的注文,如此才能充分了解文義!」
《國語辭典》:題筆(題筆)  拼音:tí bǐ
貧窮的文人,提著筆墨沿街賣文。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好大雪也,孫蟲兒往街上題筆,覓幾文錢去來?!乖?。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如今梁鴻學成滿腹文章,爭奈身貧如洗。沿門題筆為生?!挂沧鳌皋鞴P」。
《漢語大詞典》:杜韋娘(杜韋娘)
(1). 唐 歌女名。 唐 教坊用為曲名。 唐 劉禹錫 《贈李司空妓》詩:“高髻云鬟宮樣粧,春風一曲《杜韋娘》?!?br />(2).借指名妓。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 杜韋娘 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
(3).詞牌名。 宋 人借 唐 舊曲另翻慢詞,雙調,一百零九字,仄韻。
(4).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用作引子。
《國語辭典》:風入松(風入松)  拼音:fēng rù sōng
1.樂曲名。古琴曲?!锻ㄖ尽份d〈風入松〉為三十六雜曲之一。作者不詳?,F(xiàn)存?zhèn)髯V中的歌詞作者為唐代皎然,內容描寫月夜彈琴如風吹松林的聲音,唐代已流傳此曲。
2.曲牌名。北曲屬雙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常常使用。一般使用在雙調套曲內,昆曲及京劇有此曲牌的運用。
3.樂曲名。北管常用器樂曲。
《漢語大詞典》:木蘭花(木蘭花)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 唐 、 五代 詞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體,都用仄韻,以七字句為主,雜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體,七言八句用仄韻,名《玉樓春》,又名《春曉曲》《惜春容》。自 五代 以《木蘭花》混入《玉樓春》, 宋 人因之,不復區(qū)別。惟增減體仍用《木蘭花》名:其減為四十四字,雜用平韻者名《減字木蘭花》;減為五十字,雜用平韻者名《偷聲木蘭花》;增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韻者名《木蘭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南曲屬南呂宮,用作引子。北曲屬高平調,用作小令,亦見于諸宮調。
《漢語大詞典》:析句
(1).謂琢磨字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至 魏 晉 羣才,析句彌密,聯(lián)字合趣,剖毫析釐?!?br />(2).分析句子的結構、成分等。
《國語辭典》:脫文(脫文)  拼音:tuō wén
校勘文字時,凡原文有脫落的文字稱為「脫文」。也作「奪文」。
《國語辭典》:更正  拼音:gēng zhèng
改正發(fā)現(xiàn)的錯誤。如:「把錯誤的答案更正過來?!?/div>
《國語辭典》:圈點(圈點)  拼音:quān diǎn
1.于書本或文章上字句旁,標上圓圈或點,表示詞句的精采處或值得注意者?!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该θ」P細細圈點,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br />2.為沒有標點的文章斷句。如:「圈點十三經」。
3.斷句所用的符號,圓的叫圈,頓的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