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詞典 3分類詞匯 71
《國語辭典》:字里行間(字裡行間)  拼音:zì lǐ háng jiān
字句、筆墨之間。語本南朝梁。簡(jiǎn)文帝 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fēng)云吐于行閒,珠玉生于字里?!挂嘀肝恼滤髀冻龅乃枷敫星??!豆賵?chǎng)維新記》第二回:「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字里行間,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div>
《國語辭典》:不留一字  拼音:bù liú yī zì
原指修改文章甚為嚴(yán)格,最后竟使原稿的每一字句都被更動(dòng)?,F(xiàn)今泛稱文稿被刪改到與原貌不同。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三。文貴精工》:「世傳歐陽公平昔為文,每草就紙上,凈訖即黏掛齋壁,臥興看之,屢思屢改,至有終篇不留一字者,蓋其精如此?!?/div>
《國語辭典》:雕章繢句(雕章繢句)  拼音:diāo zhāng huì jù
雕飾文章字句。宋。王洋〈又謝丁執(zhí)中寄黃龍菜〉詩:「金瓶玉箸固華麗,雕章繢句真瑰奇?!?/div>
《國語辭典》:順嘴兒(順嘴兒)  拼音:shùn zuǐ ér
1.隨口的發(fā)言。如:「順嘴兒到底不好,該說不該說的都抖出來?!?br />2.字句念得順暢流利。如:「他正罵得順嘴兒,怎停得下來?!?/div>
《漢語大詞典》:訛衍(訛衍)
亦作“譌衍”。 指書籍、文章中字句的錯(cuò)誤和多出。 清 龔自珍 《六經(jīng)正名答問五》:“周書去其淺誕,剔其譌衍,寫定十有八篇?!?倪其心 《校勘學(xué)大綱》第七章第二節(jié):“‘游’與‘過’形近,又因上字‘游’而訛衍?!?/div>
《國語辭典》:不求甚解  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
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鉆研字句上的解釋。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后多指學(xué)習(xí)或工作的態(tài)度不認(rèn)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五四回:「這人小的時(shí)候,諸事顢顢頇頇,不求甚解?!?/div>
《國語辭典》:寶塔詩(寶塔詩)  拼音:bǎo tǎ shī
詩體名。從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韻。因字?jǐn)?shù)依次遞增,狀如寶塔,故稱為「寶塔詩」。后代也有延長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實(shí)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漢語大詞典》:點(diǎn)躥(點(diǎn)躥)
修改字句。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這部兒女英雄傳卻從來不著這等污穢筆墨,只替他兩個(gè)點(diǎn)躥刪改了前人兩聯(lián)舊句?!?/div>
分類:修改字句
《漢語大詞典》:丑奴兒(醜奴兒)
(1).詞牌名。即《采桑子》。 宋 周邦彥 、 張孝祥 等都用此牌填過詞。又名《丑奴兒令》。
(2).曲牌名。屬南宮大石調(diào)。有二體,其一字句格律與詞牌同,另一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吃語詩(吃語詩)
一種詩體。字句如吃口令。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國風(fēng)漢魏六朝下》:“《漫叟詩話》云: 東坡 作吃語詩‘江干高居堅(jiān)關(guān)扃,耕犍躬駕角掛經(jīng)’?!?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國風(fēng)漢魏六朝下》:“ 苕溪漁隱 曰: 東坡 后又有《吃語詩》一篇,謂此為一字詩,‘故居 劍閣 隔 錦官 ’者是也?!?/div>
分類:詩體字句
《漢語大詞典》:句抹
謂去掉文辭中的某些字句。 清 黃宗羲 《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píng)八家書》:“ 鹿門 八家之選,其旨大略本之 荊川 、 道思 ,然其圈點(diǎn)句抹,多不得要領(lǐ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