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趙建德(1569年9月12日—17世紀),字汝孝,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匠籍。趙建德曾祖訓導趙端,祖父壽官趙邦杜,父親訓導趙永寧,母親孫氏,早年出身縣學生,以《春秋》中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戊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第二十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二百十七名,聯(lián)捷三甲第一百零八名進士,官戶部觀政。
人物簡介
維基王善繼,字孝沖、性之,號達宇,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華亭縣學生,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禮部觀政,三十三年授刑部主事,奉敕往關內審決。歷任四川司員外郎、陜西司郎中,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任福建建寧府知府,有惠政。乞休歸里。
人物簡介
維基顧四明,號孝泉,山東濟南府利津縣仁義鄉(xiāng)人。天性至孝,為諸生貧甚,爨下恒日不舉火,公菽水承歡,怡如也。手書不釋卷,登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聯(lián)捷乙未科進士。初授保定府清苑縣知縣,貞介寡合,加意惠民,絕勾攝之使,減廚傳之供,坐是不得志于上官,求改云間(松江府)司授。敦名節(jié),課經藝,學有義租數百石,按籍悉散諸貧生,毫不為染。忽聞親恙,即棄官乞歸。上司與人士堅留之,弗得,為擬終養(yǎng)例得允。親沒,后補應天府教授,遷國子博士,擢戶部主事,三十七年己酉監(jiān)兌蘇松。蘇松有貯存未解銀四十余萬兩,例充使者私囊,公悉摘疏其弊,歸諸公帑。晉郎中,四十年出任吉安府知府。與諸生講論文義,獎拔后進。會值大計,公舉天下清廉第一,立應超擢,而公復移疾以歸。居里中,杜門不謁有司。山必徒步,或乘一驢,攜一蒼頭自隨,鄉(xiāng)人遇之,不知其為仕宦也。至邑有大利害,必力白當道,得請乃已。后報推河南提學副使,而公已卒,未究其用,人咸悼之。公善相人,慎許可,初有子女數人,求親者概弗應,顯貴者或頷之,公曰:結姻須質直如吾友濟川者乃可耳。濟川蓋憲副魏公裔孫也,以方正重于時,因為子委禽焉。既而魏君生子彌月,公一見奇之,曰:他日必為偉器。復以女妻之,乃公子夭而女甫結縭,亦亡魏子冒,繼登科甲,人固推公之先識,而天之報施抑何爽哉。迄今稱先達清白吏,必以公為首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廣東龍川人,字孝元。萬歷三十一年舉人。官新喻知縣,為政廉介,有“青天”之稱。以催科不及,降一級,遂辭歸。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秦延烝,字允孝,號亭山,明無錫人。萬歷癸丑進士,任江西永豐縣知縣,歷官兵部職方司主事,崇祀永豐名宦祠。
維基秦延烝,字允孝,號亭山,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任江西吉安府永豐縣知縣。補福建汀州府歸化縣知縣,升兵部職方司主事。著有《亭山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陳祖苞(1576年—1639年),字爾翔,號孝威,浙江海寧縣人。官至順天巡撫。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與兄陳玄暉同中癸丑科進士,任昆山縣知縣。天啟四年(1624年),起為永平府推官。次年,升兵部職方司主事,得罪魏忠賢,奪職。崇禎初,起為武庫司主事,補職方司,崇禎十年(1637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次年,清兵進犯墻子嶺,陳祖苞聞訊發(fā)兵馳救不及,兵部尚書楊嗣昌堅持追究,祖苞下獄,飲鴆自殺。思宗怒其逃過刑罰,禁錮其子翰林院編修陳之遴,永不敘用。
人物簡介
維基何承祚(1577年—?),字耔孝,號仲旸,陜西西安府涇陽縣軍籍。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戶部觀政,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授濟源知縣,萬歷四十年(1612年)補山西曲沃縣知縣。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七萬祚,字孝延,一字泰生,號立庵,海鹽人。萬歷庚戌進士,累官廣西按察使。有大業(yè)齋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孝延,嘉興人。萬歷庚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兵部郎中出為山東提學副使累遷江西右布政有大業(yè)齋集
維基賀萬祚(1577年—?年),字孝延,號立庵,浙江嘉興府海鹽縣籍嘉興縣人。癸卯浙江鄉(xiāng)試二十一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四十二名,第二甲第五十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南京刑部主事,四十年調禮部,四十二年升本部主客司郎中,本年丁憂,四十五年復除兵部武選司郎中。天啟元年(1621年)八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提督學政,遷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六年八月升廣西按察使。
人物簡介
維基王念祖(1585年—?年),字孝先,號平之,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由廩生中式己酉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第六十九名,第三甲第二百十五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湖廣潛江縣知縣,四十六年改揚州府學教授。天啟五年(1525年)任寧波府知府。七年二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備兵福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湖廣通山人,字崇孝。萬歷十一年進士。天啟中,贈光祿少卿。
維基舒弘緒,字崇孝,湖廣武昌府興國州通山縣人,軍籍。湖廣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三名,登三甲第四十二名進士。由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以爭豫教皇長子,萬歷帝怒,除名。天啟年間,贈光祿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45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孝直,號玉塵。父錢若賡任臨江知府,被誣當誅,羈獄三十七年。敬忠萬歷四十七年成進士,值熹宗即位,乃具疏鳴冤,囚服伏禁門外,父得釋歸。累進刑部郎,尋以憂歸。后家居奉母幾二十年。弘光帝立,上疏言事,為馬士英等所阻。清兵渡江后卒。有《偶存集》。
維基錢敬忠(1581年—1645年),字孝直,號玉塵,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有《偶存集》。臨江府知府錢若賡之子。父親錢若賡于禮部任職期間,因選妃事得罪明神宗,后有御史揣摩上意,彈劾錢若賡對盜匪用刑嚴酷,是為酷吏。神宗欲以此罪殺之,將其下詔獄,群臣論救,下獄時錢敬忠年僅一歲,錢若賡被監(jiān)禁長達三十七年之久,終不得釋。錢敬忠與兄錢靖忠、錢益忠都是在監(jiān)獄中受父親教授經史,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與錢靖忠同登戊午科舉人。翌年敬忠中會試,將拜疏,大臣謂上怒未解,懼速之死,乃不赴廷試,作誓墓文,以必死自期。明熹宗即位,敬忠伏闕上陳,得旨下部議。遷延未上,敬忠復奏:“臣父年已八十,倘不獲宥,愿賜臣一死?!贬尭赋霆z,通政司格之不得上,敬忠更節(jié)錄前二奏,囚服跪午門,請閣部諸公為之轉請。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錢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氣血盡衰……膿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患腳瘤,步立俱廢。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謂之未死,實與死一間耳”。神宗下旨:“錢敬忠為父呼冤,請以身代,其情可哀。汝不負父,將來必不負朕?!苯K于將錢若賡釋放,時稱錢敬忠為孝子。天啟二年(1622年)錢敬忠成進士,授刑部主事,中官方熾,林居不出。其成進士出涿州馮銓門下,馮銓方柄用,不與其通。崇禎年間,御史沈希詔奏薦,詔以原官起用,后出守寧國府,罷歸。弘光帝時,三上疏南京,極論時事,不報。乃歸硤石之寓亭,自稱「崇禎遺臣」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