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廟公(廟公)  拼音:miào gōng
寺廟管理員。如:「這支簽根據(jù)那廟公的解析,說是凡事能逢兇化吉呢!」也稱為「廟?!埂?/div>
《漢語大詞典》:儀廟(儀廟)
宗廟。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碑碣:“墓前碑碣,未詳所起。按儀廟中有碑,所以繫牲,并視日景。”
分類:宗廟
《韻府拾遺 嘯韻》:嫄廟(嫄廟)
杜氏通典:嫄廟列周,戾園居漢。
《漢語大詞典》:七廟略(七廟略)
猶廟略。指安邦定國的重大謀略。 南朝 梁 庾肩吾 《亂后行經(jīng)吳御亭》詩:“方憑七廟略,誓雪五陵冤?!眳⒁姟?七廟 ”。
《國語辭典》:七廟(七廟)  拼音:qī miào
1.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廟的總稱。為帝王祀奉祖先之廟。《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晉帝司馬炎,追謚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司馬昭為文帝,立七廟以光祖宗。」
2.王朝?!段倪x。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駢字類編》:廟兵(廟兵)
宋史韓世忠傳:初世忠謂敵至必登金山廟,觀我虛實(shí)。乃遣兵百人伏廟中,百人伏岸滸,約聞鼓聲,岸兵先入,廟兵合擊之,金人果五騎闖入,廟兵喜,先鼓而出,僅得二人,逸其三,中有絳袍玉帶,既墜而復(fù)馳者,詰之,乃兀術(shù)也。
《漢語大詞典》:廟律(廟律)
朝廷的法制。宋書·黃回傳:“ 新亭 背叛,投拜寇埸,異規(guī)既扇,廟律幾殆?!?/div>
分類:朝廷法制
《漢語大詞典》:廟牲(廟牲)
宗廟祭祀用的牲畜。《淮南子·齊俗訓(xùn)》:“犧牛粹毛,宜于廟牲?!?/div>
《漢語大詞典》:廟田(廟田)
舊時寺、廟、庵、觀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撥給和信徒捐獻(xiàn)。廟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經(jīng)營,所得用于祭祀和供養(yǎng)僧尼、道士或管廟人員。
《漢語大詞典》:龕廟(龕廟)
指佛寺。 南朝 梁 劉孝綽 《棲隱寺碑》:“誠敬所先,是歸龕廟?!?/div>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祆神廟(祆神廟)
即祆廟。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河南府 立德坊 及南市 西坊 皆有 胡 祆神廟?!?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 宋次道 《東京記》:‘ 寧遠(yuǎn)坊 有祆神廟。’”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本則合暮登天子堂,沒來由夜宿祆神廟?!?/div>
《韻府拾遺 嘯韻》:竺廟(竺廟)
李洞詩:竺廟鄰?fù)饡曾f。
《漢語大詞典》:祖考廟(祖考廟)
始祖之廟。《禮記·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 孔穎達(dá) 疏:“祖考廟者,祖,始也,此廟為王家之始,故云祖考也。”
分類:始祖
《駢字類編》:治廟(治廟)
史記封禪書:于是上使使治廟汾陰南臨河,欲祠出周鼎。 漢書王莽傳:九廟成,莽謁見,因賜治廟者司徒、大司空錢各千萬。
《國語辭典》:百靈廟(百靈廟)  拼音:bǎi líng miào
城市名。位在武川縣北土默特達(dá)爾罕旗境內(nèi),為內(nèi)外蒙及新疆的交通沖要。地當(dāng)綏新公路和駱駝商隊(duì)路線的交會點(diǎn),是蒙胞的政教中心、漢蒙貿(mào)易的商業(yè)重鎮(zhèn)。
《漢語大詞典》:宇廟(宇廟)
猶廟堂。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雜錄:“修實(shí)德,則天道定;嚴(yán)宇廟,則人事定;重統(tǒng)一,則大業(yè)定;開言路,則聞見定?!?/div>
分類: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