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四字叔治,號鳳山,正德乙卯舉人詩與倪畏庵齊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字士敬,號震齋。官都司。善畫山水花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福建甌寧人,字應秋,號云程。潛心藝術,畫擅百家之長,書兼四體之妙,尤工山水、煙霧,兼畫花草、翎毛。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了用。號雪機。姓張。遂寧人。初為應教。偶出遇天淵和尚。謂之曰。觀子氣韻堪出家。師曰。吾猶為俗人耶。淵曰。行俗事為俗人。詎在發(fā)之有無。遂感悟。棄所業(yè)。一衲從淵學禪。久之有得。人欲挽師出世。師搖手曰。不入這[衤呆]社。因結庵而隱。賦詩云。傍樹修庵倚翠岑。煙霞繚繞白云深。愚癡祗合棲泉壑。潦倒何妨論古今。怪石溪邊涂去跡。浮嵐巖下絕來音。太平世界元無事??兆詣趧谙蛲鈱ぁF呤q。卒于山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7—1587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月麓,一字玄超,號王屋山人。博覽群書,以太學生游南都,與何元朗、黃淳甫等賦詩染翰,才情蘊藉。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布政司經(jīng)歷,不能為小吏俯仰,投劾而歸。有《詩苑繁英》、《司馬書法》、《楚騷綺語》、《唐詩類苑》、《彤管新編》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月鹿,一字玄超,松江華亭人。由太學生官浙江布政司經(jīng)歷。有剪?、翔鴻、聽鶯、避暑、題橋、猗蘭、擊轅、佩劍、林棲、隱仙、秀林新草諸集。
人物簡介
維基張秉壺(1507年—?),字國鎮(zhèn),號八峰,福建莆田人,同進士出身。福建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會試第二百十名,三甲進士。張秉壺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接替梅凌云任上??h知縣一職,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孫渭接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十二月由知縣選授戶科給事中,二十七年十二月升刑科右,二十八年十二月升吏科左,二十九年升吏科都,三十年六月升南京尚寶司卿,三十四年二月改北尚寶司卿,升太仆寺少卿,三十五年三月考察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張標(1508年—1568年),字汝式,號洱陽,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人,軍籍。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聯(lián)捷乙未科會試第一百八十四名,二甲二十名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升員外郎、郎中。二十三年(1544年)出任嚴州府知府,調(diào)任德安府、保定府知府。誥授大中大夫正三品。著有《金丹集要》十卷行于世。2014年7月31日,后世部分族人發(fā)現(xiàn)八世祖張標的墓志銘。墓志銘先暫存壽光市九巷村。
人物簡介
維基張邦彥(1509年—?),字才甫,號元洲,祖籍浙江錢塘,出生于山東臨朐。嘉靖十年(1531年)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二甲第二十一名進士,授工部主事,累升戶部郎中,密云管糧,累升陜西延安府知府,并抵御外寇圍入侵。后轉任山西易州兵備副使、右參政。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一月,明世宗進其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但因延綏黃甫川鎮(zhèn)靜堡失事之罪,四十五年正月被令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德載,號敬塘。嘉靖十九年舉人。以親老不仕,居家事母至孝。于書無所不窺,尤精于經(jīng)術。歲饑,出私儲賑饑。年五十九卒。
人物簡介
維基張子順(1510年—1565年),字聚甫,號褡庵,直隸德州衛(wèi)官籍河南唐縣人。先世姓陳,始祖某明初以軍功授德州右衛(wèi)副千戶,至曾祖陳紀入贅德州衛(wèi)千戶張純家,遂改姓張。嘉靖癸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進士。二十六年授戶部主事,二十八年督蘇州漕運,次年北虜入寇京師,奉命赴邊關犒賞。三年滿考,進階承德郎,督餉太原。三十二年升潞安府知府,擢密云兵備副使,三十九年十二月與密云管糧戶部郎中劉廓互行攻訐,二人俱逮下錦衣衛(wèi)詔獄,坐奏事詐不以實,俱黜為民。嘉靖四十四年卒于家,享年五十六。
人物簡介
維基張峰(1510年—?),字維直,號養(yǎng)齋,福建泉州府惠安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五十七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進士。授吉安府推官,累官戶部郎中,密云管糧。
人物簡介
維基張汝棟(1510年—1549年),字伯隆,號郭莊,陜西西安府涇陽縣人,軍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進士。授行人,選尚京兵科給事中,累升刑科都給事中,卒于任內(nèi)。
人物簡介
維基張守蒙(1511年—1569年),字啟哲,號靜泉,山東兗州府滕縣軍籍陜西西安府華陰縣人。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進士。初授寶應縣知縣,到任兩個月,家中母親逝世,于是回家守孝三年。服喪期滿后,又被任命為河南鄢陵縣知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選授四川道試御史,七月實授,三十五年三月掌吏部事大學士李本奉嚴嵩父子之命,考察不職科道官,張守蒙以不及被降職。張守蒙剛被任命為河南按察司僉事,還沒等上任,又被貶為石州判官。一年后,提升洪洞縣知縣,又調(diào)任隨州知州,提拔為鄖陽府同知,代理房縣知縣。再升河南府知府、鹽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新喻人,字仁伯。少從歐陽德弟子深研理學。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編修,教習內(nèi)書堂,升侍講,充裕王府講官,撰《經(jīng)書格言》以進。嚴嵩當國,憎其直,又以開館講學觸忌,調(diào)南太仆丞。掛冠歸,筑講堂,日與四方賢士闡發(fā)良知,從游者日眾。家居三十年卒。有《晚籧子語錄》、《東瀛社稿》等。
維基張春(1511年—?),字仁甫 ,一字仁伯,號西吳,江西臨江府新喻縣(今江西省新馀市)人,明朝榜眼、政治人物。嘉靖十三年,鄉(xiāng)試中舉第八十七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會試第一百三十九名,殿試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嘉靖三十八年,升翰林院侍講,出任裕王府(后明穆宗)講官。再升翰林院侍讀,因反對嚴嵩當權,而被貶為南京太仆寺丞,四十一年十一月被令閑住。隨后致仕歸鄉(xiāng),不復出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11—1593
【介紹】:
明杭州仁和人,字子文,號元洲。嘉靖十四年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歷廬州、大名知府,累擢右副都御史。入為大理卿,進刑部侍郎,改兵部,總督漕運。隆慶元年督兩廣軍務。督諸軍屢破海盜曾一本。萬歷初擢吏部尚書,以不肯聽中旨留張居正奪情視事,勒令致仕。有《奚囊蠹馀》、《臺省疏稿》、《明疏議輯略》、《松窗夢語》。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子文,仁和人。嘉靖乙未進士,累官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謚恭懿有奚囊蠹馀集
維基張瀚(1511年—1593年),字子文,號元洲,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進士出身。二十四歲中式嘉靖十三年(1535年)甲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聯(lián)捷乙未科二甲五十八名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轉刑部郎中,歷廬州府知府,改補大名府。瓦剌俺答迫京師,朝廷徵求畿輔民兵入衛(wèi)。張瀚徵得80人。以功遷陜西按察司副使,三十四年三月升廣東布政使司左參政,調(diào)福建右參政,四十一年六月升山西按察使,歷遷陜西左布政使,四十四年五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歷升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四十五年十一月升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隆慶元年(1567年)八月改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廣西,三年被停職。五年五月起巡撫陜西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六年正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萬歷元年(1573年)官至南京工部尚書,九月首輔張居正推薦張瀚接替楊博為吏部尚書,任滿加太子少保,竟不附張居正,朝議多不合。張居正奪情時,張瀚撫膺太息曰:“三綱淪矣!”張居正大怒,唆使給事中王道成、御史謝思啟彈劾,五年十月十一日令致仕,辭官歸故里。居正死后,萬歷帝頗思念張瀚。下詔給付月廩,八十歲時還特賜存問。卒年八十三,贈太子少保,謚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