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應望,字汝遠,號凝益,應天府高淳縣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士,仕浙江烏程縣知縣。二十二年因范應期自殺案被遣戍充軍。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其忠(16世紀—17世紀),字伯藎,號獻宸,山東濟南府長清縣人。同進士出身。張其忠在萬歷十九年(1591年)與弟張其孝同中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大名府??h知縣,官至戶部云南司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文耀,字養(yǎng)晦,號芝陽,湖廣辰州府沅陵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五名,登三甲第九十名進士。初授銅梁知縣,調(diào)任巴縣,萬歷十一年十月考選,授浙江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升福建按察司僉事,十五年二月升貴州右參議,轉(zhuǎn)左參議,十七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十二月,起補廣西蒼梧兵備副使,二十六年九月調(diào)任府江兵備,二十七年八月任貴州監(jiān)軍道。升四川右參政,分巡上川東道,三十年閏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一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以平播州功,進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十二月考察不及去職。后起復云南右布政使,不就,壽八十卒,著有《二酉洞草》。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南翀(1574年10月8日—17世紀),字鯤脩,號海玥,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同進士出身。張徽從孫。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知青陽縣,改應天府教授,歷漳州府推官、南刑部河南司主事,升郎中,官至福建興化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和中(1564年—?),字可育,號同春,山東濟南府濱州人,軍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十五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三十九名,登二甲第三十九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揚州府通州知州,歷山西潞安府同知,升順慶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師孟(1564年—1624年),字浩之,號泰巖,京師廣平府曲周(今河北曲周縣曲周鎮(zhèn))。生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戌時,少年喪父,從伯兄師孔受學,萬歷二十二年甲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任山陽縣知縣,三十七年任己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拔取尹嘉賓、顧起鳳、儲顯祚、丁一鳴等人,考選四川道御史,候命家居六年,拜官后,疏論逃兵糜餉,奉命巡城,出視兩浙鹽課,又巡視京營。天啟三年官至太仆寺少卿。四年三月十八日亥時卒,年六十一。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本嘉,字孟端,號內(nèi)庵,直隸松江府華亭縣民籍,浙江嘉興府嘉興縣人。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聯(lián)捷進士,官江西宜春縣知縣,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龍溪人,字紹和,別號海濱逸史。萬歷二十二年舉人。性聰敏,博極群書。結(jié)社芝山之麓,與蔣孟育、高克正、林茂桂等稱七才子。黃道周雅重之。有《東西洋考》、《霏云居集》。

人物簡介

簡介
張維樞,字子環(huán),號賢中,張維機兄(參見泉州歷史網(wǎng)《泉州人名錄·張維機》),明·安溪人,居泉州西街。萬歷二十六年戊戌(1598年)進士,官至工部侍郎。
維基
張維樞(1564年—1630年),字子環(huán),號玄中,福建晉江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登進士,授浙江義烏縣知縣,任內(nèi)重建釣魚磯塔。擢刑部主事,三十四年八月與工部主事魏說主考廣東鄉(xiāng)試。升刑部郎中,出任湖州府知府,升湖廣副使,四十四年三月升山西參政,歷升山西右布政使,大同兵備。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刑部尚書黃克纘推舉張維樞任大同巡撫,被吏部尚書周嘉謨阻擾。天啟五年(1625年)五月,起陜西右布政使、分守隴右道,次月調(diào)管河東兵糧道,六年二月擢陜西巡撫都御史,七年二月晉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改兵工部侍郎、署部事。崇禎元年分校禮部會試后,上疏乞休。崇禎三年卒,年六十七。著有《淡然齋》諸集。弟張維機。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鵬翼,字斂之,號扶摶,直隸永平府灤州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順天鄉(xiāng)試八十五名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授山東滕縣令,值黃河盛漲,滕為險工,鵬翼督同民夫,晝夜搶護堤岸,卒以保全。擢工部主事,升工部郎中,以疾辭歸,閉門掃軌,訓諸孫以自娛,卒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清州搜玉
張光紀,字肅仲,號小泉,青縣半截河人(明初青縣屬河間衛(wèi)),萬歷十九年(1591)舉人,二十三年(1595)三甲第二百名進士,初授袞州府東阿縣知縣,得罪上司,調(diào)任信陽,郁郁而終。著有《晉中草》、《杜律評解》等?!稄埵献遄V》錄其散句若干。
維基
張光紀,直隸河間衛(wèi)軍籍,滄州慶云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任陽信縣知縣。
張琳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琳(16世紀—17世紀),號成弋,河南汝寧府光州人。張琳的祖父是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張庸,他年少力學,個性廉潔,曾在廁所拾獲白金,歸還給失主時對方愿贈送一半白金,他說:「如果我是貪心的,為何不拿走白金離去?!谷f歷四十年(1612年)他中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獲授昆山知縣,以清廉自守,不煩擾人民,之后因病辭官,人民都到官府請求他留任,他堅持離去,行李蕭然。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聯(lián)奎(1565年—1624年),字映宇,號曙垣,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治《詩經(jīng)》四房。乙丑四月十六日生。四川辛卯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進士。初授江西浮梁縣知縣,萬歷二十六年起補莆田縣知縣,擢戶部主事,管太倉銀庫。仕至平?jīng)龈?,四十三年升陜西神木道副使,十一月以才疏被劾調(diào)任。
張鳴鶚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鳴鶚,號云臺,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進士出身。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督京廒,省土瓦費巨萬。舊時民運入都,未飽奸吏,即終歲露積,所耗損無算。鳴鶚為并舍收貯,以候稽納,至今便之。厘治衢道,訪古渠利用,繩其侵塞者,權(quán)貴斂手。出守吉安,廉得大猾,主名稍寘。諸理訟庭間,肅掾?qū)伲瑒C稟終鳴鶚任,無敢以一牘嘗者。尤好振作士類,講學白鷺洲,手甲乙其藝。礦稅事起,貂虎四出,肉視郡縣,哮狼張甚。鳴鶚置酒與約,以單詞定額,他有所請,輒合樂亂之,中人為之降禮,民賴焉。二十九年(1601年)擢河南按察副使,專管修河,辨郭英兄弟冤,立捕得殺人者,一時稱為神君。歷泰州兵備副使晉參閩藩(福建參政),尋罷官歸。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延登(1566年—1641年),字濟美,號華東,山東鄒平人,萬歷壬辰進士。崇禎時,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三甲八十二名進士,授官河南內(nèi)黃縣知縣。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因嗣母劉恭人去世,丁憂去職。服闋,起補河南上蔡縣知縣。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任河南鄉(xiāng)試同考官,萬歷三十五年七月考選,萬歷三十六年(1610年)八月,擢為兵科給事中,因嗣父張一元去世未上任,服闋,萬歷四十年(1612年)八月復除吏科給事中,巡視京營。萬歷四十二年再丁生父張一亨憂歸。萬歷四十五年復除原官,萬歷四十六年七月與編修林欲楫主考浙江鄉(xiāng)試,十二月署掌吏科印信,料理察典。萬歷四十七年九月充武舉同考試官,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正月因黨爭枚卜之事而上疏辭官歸鄉(xiāng)。熹宗即位,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以薦起官太仆寺少卿。二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四年升太仆寺卿,天啟五年(1625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同年其父繼室焦太孺人去世,返鄉(xiāng)服喪。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起升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任內(nèi)平定周三老之亂。崇禎五年(1632年)入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后以病回籍調(diào)理。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三月游泰山。十二年再次起復,掌管南京都察院,崇禎十四年五月卒,贈太子太保。弘光時追謚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