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仁同人。字仲溫。號錦江、直方齋。
張翼軫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翼軫,字宿夫,號三星,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己巳六月初六日生,金山縣學生,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二十六年戊戌中式,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五年授工部屯田司主事,三十七年升虞衡司員外,三十八年升郎中,養(yǎng)病。四十年補都水司郎中,四十一年升寧波知府,養(yǎng)病。天啟元年(1621年)除韶州府知府,四年升廣西副使,五年改廣東嶺西道副使。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六
嘉瑹,字文須,號搢葵,吳江人,徙居桐鄉(xiāng)青鎮(zhèn)順治辛丑進士候選推官未仕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2—1693 【介紹】: 清陜西武功人,字爾晉,號澹庵。諸生。初喜任俠,后折節(jié)讀書,專心理學,言行必以禮法為準。
張若仲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福建漳浦人,字聲玉,號次巒。張若化弟。明崇禎十三年進士,授益王府長史。以母病歸。入清,山居五十年,鄉(xiāng)里有爭端,常為勸解。卒年八十四。人稱其兄弟為丹山二先生。
維基
張若仲(?—17世紀),字聲玉,號次巒,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丹山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禎九年(1636年)中式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中進士,授益府長史,以禮對待宗室,向益王朱慈??建議追崇寬大、切勿嚴峻,不獲接納,他以辭官爭諫使益王動容;不久因為母親患病請求乞退休歸鄉(xiāng),母親死后于墳墓搭建小屋守衛(wèi),聽到狐兔嚎叫總會流淚。隆武帝起用張若仲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福京失守后跟隨兄長在丹山居住五十年,務農(nóng)自足,穿著起居猶如野人,并拒絕清朝將領拜見。年八十四,以壽終,鄉(xiāng)人稱若仲兄弟為丹山二先生而不名,與兄若化同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3—1715 【介紹】: 清福建連城人,字蜚子,晚號警庵。歲貢生。學宗程朱,不求仕進。有《讀經(jīng)說略》、《理學入門》、《中華世統(tǒng)說》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四
張昊,字玉琴,號槎云,錢塘人。舉人義壇女,諸生胡大瀠室。有《趨庭詠》、《琴樓合稿》。
閨秀詞鈔·卷九
字玉琴,號槎云,錢塘人,孝廉壇女,祖望妹,舉人胡大瀠室。有《趨庭詠》、《琴樓合稿》。
林下詞選
槎云所著有《趨庭詠》行世,詩馀止二闋,綿緲多情,自不易得。
兩浙輶軒錄
鄧漢儀曰:槎云,孝廉步青之長女也,孝廉貧苦,以授經(jīng)糊口四方,母陳氏僅課以女紅,而槎云喜讀書,覽典籍則知其文理,所著詩詞皆工,從兄祖望偶見槎云詩有“殘風殘雪斷橋邊”之句,悄然嘆曰:“是妹必以詩傳,但福薄耳。”癸卯年十九,歸胡生文漪,倡和極諧。丁未步青赴春官試,卒于京師,訃音至,槎云痛悼欲絕,有“孤山何太苦,變作我親丘。”之句,讀者憐之。踰年,槎云方晨起,與文漪論詩,語及關盼盼絕句,曰“詩至此,得無傳乎?!奔榷鴷詩y畢,整衣臨窗,徘徊久之,凝眺云際,忽曰:“吾腸斷矣?!笔虄悍鲋链?,目已瞑。先是槎云夢白鶴振翮于庭,人言謂槎云曰:“盍乘君以歸乎。若夫婦七年之緣已盡矣?!遍对瓶琥Q背,憑空而起,有若神仙,及其卒,人始知為兆云。
張瑱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仁同人。字君玉。號茅庵。
張鼎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鼎淐(?—1675年),字宗魯,又號慕河,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豐樂鋪人。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吏部觀政,官廣東韶州府翁源縣知縣,擢兵部主事,官至廣東按察司副使。時值明清鼎革,于翁源寓宅。后致仕,由南安遷居臺灣青嶼,杜門不出,未幾卒,著有《張家族史紀聞》。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士甄,字繡紫,號鐵治,清朝順天府通州人。順治、康熙年間政治人物。汝濟曾孫,文焌子。順治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官刑部尚書,改禮部、又改吏部尚書。因事降三級調(diào)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河南上蔡人,字仲誠,號起庵。順治十五年進士。康熙初,為河南內(nèi)黃知縣,大旱之年,籌賑有實效。旋因故免官。后再起為四川資陽知縣,縣小民貧,又逢三藩之亂,供夫驛不缺,甚費心力。事平后,以老退休。主講河南,晚年筑白龜圃,教授四方學者。卒年八十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六
張玉裁,字禮存,號退密,丹徒人??滴醵∥匆患锥M士,授編修。
清詩別裁集
字禮存,江南丹徒人。康熙丁未,賜進士第二人,官翰林編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7—1708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敦復,號樂圃??滴趿赀M士,由編修累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歷任《國史》、《一統(tǒng)志》、《淵鑒類函》、《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充會試正考官。為官敬慎,卒謚文端。有《恒產(chǎn)瑣言》、《篤素堂詩文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六
張英,字敦復,號樂圃,桐城人。康熙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謚文端,雍正初贈太子太傅。有《存誠堂詩集》。
全臺詩
張英(?~?),鳳山縣人。清乾隆間(1736~1795)臺灣府學庠生,生平不詳。以下詩作據(jù)清修臺灣方志所引輯錄。(余美玲撰)
清詩別裁集
字敦復,江南桐城人??滴醵∥催M士,官至大學士,謚文端。著有《存誠堂詩集》?!鸨境瘧圃姽餐莆亩?,入詞館者,奉為枕中秘,而風格性靈不系此也。特取高曠數(shù)篇,以著公之風概。
維基
張英(1637年—1708年),字敦復、夢敦,號樂圃、圃翁、倦圃翁,安徽桐城人。官至大學士。張英為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書房,史載:“每從帝行,一時制誥,多出其手?!痹淙巍秶贰?、《一統(tǒng)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圣祖嘗語執(zhí)政:“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笨滴跛氖辏?701年),以衰病求罷,詔許致仕。書房自書對聯(lián):“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蓖砟觌[居安徽桐城龍眠山??滴跛氖哪辏?705年),康熙帝南巡,張英迎駕于江蘇淮安,帝賜御書榜額,隨至江寧??滴跛氖辏?707年),康熙帝再度南巡,張英迎駕于江蘇淮安清江浦,仍隨至江寧。卒謚文端,雍正時贈太傅。著有《聰訓齋語》、《恒產(chǎn)瑣言》、《文端集》等。墓志由子張廷玉請大臣張鵬翮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7—1683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子藝。出身貴介,而不求仕進,后客死武昌。工詩?!蹲x史偶感》一首指責吳三桂反覆,傳誦甚廣。有《蕓圃近詩》、《蕓圃詩集》。妻姚宛(修碧)亦能詩,有《緘秋閣遺稿》。
人物簡介
張茂稷,字子藝,號蕓圃,桐城人,順康間布衣,著《蕓圃詩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六
張鴻儀,號企麓,元城人??滴醵∥催M士,官永和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