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3
詞典
5
分類詞匯
36
其它
2
共36,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聲張
振暴
張拓
歙習(xí)
夸揚(yáng)
裝幌子
偷的鑼兒敲不得
搖旗打鼓
先聲奪人
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糞缸越淘越臭
揚(yáng)幡擂鼓
大喇叭
大事招搖
俵揚(yáng)
《國語辭典》:
聲張(聲張)
拼音:
shēng zhāng
張揚(yáng)、宣布,使眾人皆知?!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家長,不要聲張!我與你從長計(jì)議?!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我聽見了,嚇的兩夜沒合眼兒,又不敢聲張。」
分類:
聲張
張揚(yáng)
公開
泄露
《漢語大詞典》:
振暴
張揚(yáng)暴露;顯露。
《
史記·張儀列傳論
》
:“然世惡 蘇秦 者,以其先死,而 儀 振暴其短以扶其説,成其衡道。” 司馬貞 索隱:“振謂振揚(yáng)而暴露其短。” 宋
葉適
《宋鄒卿墓志銘》
:“又所謂逸民隱德者,亦必苦身勞力,晝研暮賾,求志達(dá)者,不捨晷刻,使夫人以為是可以振暴於當(dāng)世,而尚闕然隱沒不能足也?!?/div>
分類:
張揚(yáng)
暴露
顯露
《漢語大詞典》:
張拓(張拓)
張揚(yáng),擴(kuò)展。
《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
:“ 遜 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趣船, 魏 人不敢逼。”
分類:
張揚(yáng)
擴(kuò)展
《漢語大詞典》:
歙習(xí)(歙習(xí))
同“ 翕習(xí) ”。
(1).謂不斷張揚(yáng)。 晉
葛洪
《
抱樸子·勤求
》
:“凡夫不識妍蚩,共為吹揚(yáng),增長妖妄,為彼巧偽之人,虛生華譽(yù),歙習(xí)遂廣,莫能甄別。”
(2).狎習(xí),放蕩。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
:“ 宋 齊 之間,教失根本,士以簡慢、歙習(xí)、舒徐相尚,文章以風(fēng)容、色澤、放曠、精清為高?!?/div>
分類:
不斷
放蕩
張揚(yáng)
《漢語大詞典》:
夸揚(yáng)(誇揚(yáng))
夸耀張揚(yáng);贊美宣揚(yáng)。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 高贊 為選中了乘龍佳壻,到處夸揚(yáng),今日定要女壻上門親迎,準(zhǔn)備大開筵宴,遍請遠(yuǎn)近親鄰喫喜酒。” 劉半農(nóng)
《讀〈海上花列傳〉》
:“用這種筆法的好處在什么地方呢?且看作者在例言中自己夸揚(yáng)的話?!?/div>
分類:
夸耀
張揚(yáng)
贊美
宣揚(yáng)
《國語辭典》:
裝幌子(裝幌子)
拼音:
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幟。裝幌子比喻人專飾外表,擺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裝幌子、支空頭、偷天換日的拐棍,歷任以來,也不知夾死了多少!」也作「裝門面」、「裝點(diǎn)門面」。
2.比喻宣揚(yáng)丑事,使人丟臉。此為反面用法。也作「裝門面」。
分類:
出丑
張揚(yáng)
招搖
幌子
時酒
酒家
門前
招徠
顧客
招牌
《國語辭典》:
偷的鑼兒敲不得(偷的鑼兒敲不得)
拼音:
tōu de luó ér qiāo bù dé
(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yáng)開來?!?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五回:「我也知道你那老太婆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也作「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分類:
諺語
暗地里
張揚(yáng)
《國語辭典》:
搖旗打鼓(搖旗打鼓)
拼音:
yáo qí dǎ gǔ
比喻四處張揚(yáng),搞得眾人皆知。《醒世姻緣傳》第七二回:「想他這娘兒兩個,也羞不著他甚么,搖旗打鼓的,魏大哥,你的體面也沒有甚么好?!挂沧鳌笓u鈴打鼓」。
分類:
四處
張揚(yáng)
得眾
眾人
皆知
《國語辭典》:
先聲奪人(先聲奪人)
拼音:
xiān shēng duó rén
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勞,且未定也,伐諸?」后比喻搶先以聲勢壓倒別人。如:「敵我兩方實(shí)力相當(dāng),我們不妨來個先聲奪人,給他們一個下馬威?!?/div>
分類:
張揚(yáng)
揚(yáng)聲
聲威
士氣
太平天國
《國語辭典》:
偷來的鑼鼓打不得(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拼音:
tōu lái de luó gǔ dǎ bù dé
(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yáng)開來。也作「偷的鑼兒敲不得」。
分類:
諺語
暗地里
張揚(yáng)
《國語辭典》:
糞缸越淘越臭(糞缸越淘越臭)
拼音:
fèn gāng yuè táo yuè chòu
(諺語)原指丑事越描越黑,越張揚(yáng)就越丑陋。后用于比喻不合法理的事情,越深究就浮現(xiàn)越多問題。
分類:
諺語
丑事
張揚(yáng)
丑陋
《國語辭典》:
揚(yáng)幡擂鼓(揚(yáng)幡擂鼓)
拼音:
yáng fān léi gǔ
搖旗打鼓。比喻大肆張揚(yáng)?!?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如今是揚(yáng)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挂沧鳌笓P(yáng)鈴打鼓」、「揚(yáng)鑼搗鼓」。
分類:
大肆
張揚(yáng)
《國語辭典》:
大喇叭
拼音:
dà lǎ bā
1.樂器名。西洋銅管樂器土巴號(Tuba)的俗稱。西元1835年德國人魏普萊希特所發(fā)明。音色低沉深厚,是管弦樂隊(duì)中不可或缺的低音樂器。如:「大喇叭音色低沉深厚,使人回腸蕩氣?!挂卜Q為「大號」、「低音大喇叭」、「低音號」。
2.比喻喜歡四處張揚(yáng)、到處說人閒話的人。如:「他是同事們公認(rèn)的大喇叭,有什么秘密千萬別告訴他?!?/div>
分類:
樂器
喜歡
西洋
四處
銅管樂器
張揚(yáng)
到處
人閒
《國語辭典》:
大事招搖(大事招搖)
拼音:
dà shì zhāo yáo
極力地張揚(yáng)、誇耀。如:「有些不肖商人,利用無知老百姓的貪財(cái)心理,大事招搖,組織老鼠會,藉機(jī)斂財(cái)?!?/div>
分類:
極力
張揚(yáng)
《漢語大詞典》:
俵揚(yáng)(俵揚(yáng))
宣揚(yáng),張揚(yáng)。 元
喬吉
《新水令·閨麗》
套曲:“只因你贍不下解合的心腸兒叉,不是我口不嚴(yán)俵揚(yáng)的風(fēng)聲兒大。”
分類:
宣揚(yáng)
張揚(yáng)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