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3
詞典
7
分類詞匯
30
佛典
26
共30,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慈云
慈航
慈心
觀世音
悲愿
悲憫
攝受
等慈
福業(yè)
悲憐
慈忍
悲智
活佛
攝化
悲戀
《國語辭典》:
慈云(慈雲(yún))
拼音:
cí yún
佛教用語。比喻慈心如云般的廣大,庇蔭著一切眾生。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慈云吐澤,法雨垂涼?!骨濉<o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寬雷部之刑?!?/div>
分類:
佛教語
慈悲
悲心
心懷
如云
廣被
世界
眾生
《國語辭典》:
慈航
拼音:
cí háng
佛教用語。佛、菩薩以慈悲之心普度眾生脫離輪回的苦海。南朝梁。
蕭統(tǒng)
〈
開善寺法會
〉詩:「法輪明暗室,慧海渡慈航?!固?。
白居易
〈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
〉詩一○○韻:「斷癡求慧劍,濟苦得慈航。」
分類:
佛教語
菩薩
慈悲
《國語辭典》:
慈心
拼音:
cí xīn
1.佛教用語。愿給予眾生安樂的心。
2.仁慈的心?!都t樓夢》第五回:「如此囑吾,故發(fā)慈心,引彼至此。」
分類:
慈悲
《國語辭典》:
觀世音(觀世音)
拼音:
guān shì yīn
西方三圣之一。觀察苦惱眾生的音聲,而循聲解救,故稱為「觀世音」。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分類:
觀世音
佛教
菩薩
慈悲
化身
《國語辭典》:
悲愿(悲願)
拼音:
bēi yuàn
佛菩薩由慈悲心所發(fā)出的誓愿?!段鍩魰>硪?。八祖佛陀難提尊者》:「此子昔曾值佛,悲愿廣大,慮父母愛情難舍,故不言不履耳?!?/div>
分類:
佛教語
慈悲
誓愿
《國語辭典》:
悲憫(悲憫)
拼音:
bēi mǐn
慈悲憐憫。如:「她博愛大眾、悲憫世人,受到眾人敬仰?!?/div>
分類:
悲憫
慈悲
憐憫
哀憐
《漢語大詞典》:
攝受(攝受)
(1).佛教語。謂佛以慈悲心收取和護持眾生。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
:“應(yīng)此一千,現(xiàn)茲權(quán)實,隨方攝受,孰能弘濟。” 唐
慧能
《壇經(jīng)·頓漸品》
:“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
:“弟子們都拜從禪師,惟愿慈悲攝受?!?br />(2).猶享受。 章炳麟
《五無論》
:“佛説 郁單越洲 人,無妻妾田宅車馬財物資具諸攝受,清寧耆壽,殊勝三洲?!?章炳麟
《五無論》
:“有所暱愛則妬生,有所攝受則爭起?!?/div>
分類:
佛教語
享受
慈悲
悲心
收取
取和
護持
眾生
《漢語大詞典》:
等慈
佛教語。平等普遍的慈悲。 宋
蘇軾
《后苑瑤津亭開啟祈雨道場齋文》
:“自非妙覺之等慈,孰拯疲民於重困?!?/div>
分類:
佛教語
平等
普遍
慈悲
《漢語大詞典》:
福業(yè)(福業(yè))
佛教語。指布施行善、慈悲利生等造福的功德。
《景德傳燈錄·第十四祖龍樹尊者》
:“人有福業(yè),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jīng)〉后》
:“修無上道難,造種種福業(yè)易……所作福業(yè),舉意便成,如一滴水,流入世間,即為江河?!?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
卷六:“蓋緣每認陛下本是天人,暫來人世,是以生知福業(yè),性稟仁慈?!?/div>
分類:
佛教語
布施
施行
行善
慈悲
利生
造福
功德
《國語辭典》:
悲憐(悲憐)
拼音:
bēi lián
悲傷同情。如:「她懷著一顆慈悲心,悲憐天下眾生?!?/div>
分類:
慈悲
哀憐
同情
《漢語大詞典》:
慈忍
佛教語。慈悲與忍辱。 明
胡應(yīng)麟
《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
:“佛之所云寂滅,非虛靜乎?安樂,非恬愉乎?慈忍,非濡弱乎?”
分類:
佛教語
慈悲
忍辱
《國語辭典》:
悲智
拼音:
bēi zhì
慈悲與智慧,為佛菩薩所具有的雙德?!斗ㄔ分榱帧肪硭陌耍骸鸽m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
分類:
佛教語
慈悲
智慧
智者
菩提
《國語辭典》:
活佛
拼音:
huó fó
1.對高僧的敬稱。如:「濟公活佛」。
2.稱慈悲為懷,救人濟世的人?!段宕菲皆?。周史。卷上》:「明公胡不出一語諫之?全活一城生靈,便是活佛出世也!」
3.西藏、蒙古佛教傳承系統(tǒng)中最高階層的轉(zhuǎn)世喇嘛。也稱為「呼圖克圖」。
分類:
活佛
慈悲
喇嘛
喇嘛教
轉(zhuǎn)世
制度
繼位
上層
封號
《漢語大詞典》:
攝化(攝化)
佛教語。謂以佛慈悲之光明感化救苦眾生。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缽邏耶伽國
》
:“夫曲俗鄙志,難以導(dǎo)誘,吾方同事,然后攝化?!?唐
劉禹錫
《袁州萍鄉(xiāng)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
:“遂以攝化為心,經(jīng)行不倦?!?蘇曼殊
《婆羅海濱遁跡記》
:“以是因緣,攝化頑愚,盡超冥界?!?/div>
分類:
佛教語
慈悲
光明
感化
救苦
眾生
《漢語大詞典》:
悲戀(悲戀)
慈悲顧戀;悲哀依戀。 南朝 梁
蕭子良
《凈住子·禮舍利寶塔門》
:“然則現(xiàn)於湼槃?wù)撸瑥?fù)是增發(fā)悲戀之心。”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小翠
》
:“婦言:‘里巷不遠,無煩多事。’遂出門去。 小翠 殊不悲戀?!?span id="m216y5f" class="book">《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祖開寶七年
》:“ 江南 國主天性友愛,以弟 從善 被留,悲戀不已?!?/div>
分類:
慈悲
悲哀
依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