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5詞典 2分類詞匯 53
《漢語大詞典》:擊點(擊點)
打銅點(小鑼)報時。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浄軍每夜五名,輪流上 玄武門 樓打更,自起更三點起,至五更三點止,按數(shù)目用藤條擊鼓,檀木榔頭擊點?!?/div>
分類:小鑼報時
《國語辭典》:朝鐘暮鼓(朝鐘暮鼓)  拼音:zhāo zhōng mù gǔ
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唐。李咸用 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挂沧鳌改汗某跨姟埂ⅰ赋跨娔汗摹?。
《國語辭典》:電碼(電碼)  拼音:diàn mǎ
通電報所用的特別符號,外國用英文字母,我國用阿拉伯?dāng)?shù)字。
《國語辭典》:晨鐘暮鼓(晨鐘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宋。孫吳會摸魚兒。八窗空〉詞:「但目斷,煙蕪莽蒼連平楚,晨鐘暮鼓。」也作「暮鼓晨鐘」、「朝鐘暮鼓」。
《漢語大詞典》:十二辰堆
古代設(shè)在衙門和驛站前用以報時的時辰臺。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開元 中, 鄭審 檢校兩京館驛。今驛門前十二辰堆,即 審 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門堂前時辰臺也。驛騎慮有淹遲,故置堆以紀(jì)去來之候耳?!?/div>
《漢語大詞典》:時辰臺(時辰臺)
古代置于衙門和驛站前用來報時的設(shè)備。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開元 中, 鄭審 檢校兩京館驛。今驛門前十二辰堆,即 審 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門前時辰臺也。驛騎慮有淹遲,故置堆以紀(jì)去來之候耳?!?/div>
《漢語大詞典》:鳴鼓吹角(鳴鼓吹角)
擂戰(zhàn)鼓吹號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警眾或發(fā)號施令。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感之戰(zhàn):“余命諸將鳴鼓吹角,以致賊師?!?王浩元 《清宮十三朝》第二十回:“ 明 軍見 清 軍攔住去路,八個總兵官都帶領(lǐng)本部兵馬,鳴鼓吹角,直沖過來。”
《國語辭典》:暮鼓晨鐘(暮鼓晨鐘)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1.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宋。俞德鄰 送程道大歸新安兼簡憲使盧處道學(xué)士四首之三:「我生慚愧賈胡留,暮鼓晨鐘復(fù)報秋?!挂沧鳌赋娔汗摹?、「晨鐘暮鼓」。
2.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九出:「清凈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