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9
詞典
1
分類詞匯
168
共168,分12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伏俟城
浢津
汾陽宮
二十四橋
極于臺
白礬樓
板城渚口
東林書院
東呂鄉(xiāng)
東亳
磁州窯
齊女門
青堂城
漂渝津
社木砦
《漢語大詞典》:
伏俟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青海湖 西岸 布哈河 河口附近。 隋 大業(yè) 五年于此置 西???。
《
魏書·吐谷渾傳
》
:“ 伏連籌 死,子 夸呂 立,始自號為可汗。居 伏俟城 ,在 青海 西十五里?!?/div>
分類:
古城
古城名
故址
青海
西岸
《漢語大詞典》:
浢津
古 黃河 渡口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
:“余按, 河 之南畔夾側(cè)水濆有津,謂之 浢津 。 河北縣 有 浢水 ,南入于 河 , 河水 故有 浢津 之名?!睕?,一本作“ 郖 ”。
分類:
黃河
渡口
故址
河南
靈寶縣
《國語辭典》:
汾陽宮(汾陽宮)
拼音:
fén yáng gōng
隋煬帝所建,在今山西省靜樂縣管涔山上,上有天池。
分類:
宮名
隋煬帝
故址
山西
《國語辭典》:
二十四橋(二十四橋)
拼音:
èr shí sì qiáo
位于江蘇省江都縣西門外的名勝。祝穆方輿勝覽謂橋有二十四,隋置,橋名多廢,已不可考。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則謂二十四乃橋名,相傳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
分類:
故址
江蘇
揚(yáng)州
江都縣
西郊
《漢語大詞典》:
極于臺(極于臺)
臺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臨潼縣 東南 驪山 上。 明
袁宏道
《游驪山記》
:“歌竟,浴于長湯,遂登 老氏宮 、 極于臺 ,東過 石甕寺 休焉?!?/div>
分類:
臺名
故址
陜西
東南
驪山
《漢語大詞典》:
白礬樓(白礬樓)
北宋 東京 著名酒樓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 宋
吳曾
《
能改齋漫錄·地理
》
:“京師 東華門 外 景明坊 ,有酒樓,人謂之礬樓……本商賈鬻礬於此,后為酒樓。本名白礬樓?!?宋
孟元老
《
東京夢華錄·酒樓
》
:“白礬樓,后改為豐樂樓。 宣和 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币嘧鳌?白樊樓 ”。
《
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
:“原來秦樓最廣大,便似 東京 白樊樓一般;樓上有六十個(gè)閤兒,下面散鋪七八十副卓凳?!?/div>
分類:
東京
著名
名酒
酒樓
故址
河南
《漢語大詞典》:
板城渚口
古代 黃河 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 河南 滎陽縣 汜水鎮(zhèn) 東北。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五
》
:“ 河 水又東逕 板城 北,有津,謂之 板城渚口 ?!币嗍》Q“ 板渚 ”。
《
隋書·煬帝紀(jì)上
》
:“﹝ 大業(yè) 元年﹞發(fā) 河 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 通濟(jì)渠 ,自 西苑 引 穀 洛 水達(dá)於 河 ,自 板渚 引 河 通於 淮 ?!?/div>
分類:
黃河
中段
渡口
故址
《國語辭典》:
東林書院(東林書院)
拼音:
dōng lín shū yuàn
在今江蘇無錫縣,宋楊時(shí)講學(xué)的地方,明成化中重建,萬歷間高攀龍、顧憲成等講學(xué)于此。
分類:
故址
江蘇
無錫
楊時(shí)
《漢語大詞典》:
東呂鄉(xiāng)(東呂鄉(xiāng))
古地名。故址在今 山東省 日照縣 西。相傳為 周 初 姜尚 的故里。
《
后漢書·郡國志三
》
“ 西海 ” 劉昭 注引 晉
張華
《
博物志
》
:“ 太公 呂望 所出,今有 東呂鄉(xiāng) ?!?呂望 ,即 姜尚 。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故址
山東
《漢語大詞典》:
東亳(東亳)
商湯 故都三 亳 之一。 漢 鄭玄 以為其故址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境; 清 魏源 以為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境。參見“ 三亳 ”。
分類:
商湯
故都
故址
《漢語大詞典》:
三亳
古地名。 殷 之 北亳 、 南亳 、 西亳 的總稱。
《
書·立政
》
:“ 三亳 阪尹?!?孔穎達(dá) 疏引 皇甫謐 曰:“三處之地,皆名為 亳 , 蒙 為 北亳 , 穀熟 為 南亳 , 偃師 為 西亳 ?!币徽f指 景亳 、 東亳 、 西亳 。 清
魏源
《
書古微·湯誓序發(fā)微
》
:“蓋徙都 偃師 之 景亳 ,而建 東亳 於 商邱 ,仍 西亳 於 商州 ,各設(shè)尹以治之?!焙蠖鄰?皇甫謐 之說。
分類:
地名
《國語辭典》:
磁州窯(磁州窯)
拼音:
cí zhōu yáo
位于河北省磁縣,也就是彭城的磁器窯。南北朝時(shí)代即開始燒青磁,北宋時(shí)以「南有景德,北有彭城」著名。
分類:
北方
民間
著名
瓷窯
故址
《漢語大詞典》:
齊女門(齊女門)
亦作“ 齊門 ”。 城門名。古稱 望齊門 ,故址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東北。 漢 趙曄
《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
》
:“ 齊子 使女為質(zhì)於 吳 , 吳王 因?yàn)樘?波 聘 齊 女。女少思 齊 ,日夜號泣,因乃為病。 闔閭 乃起北門,名曰 望齊門 ,令女往游其上?!?漢 袁康
《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
:“ 齊門 , 闔廬 伐 齊 ,大克,取 齊王 女為質(zhì)子,為造 齊門 ?!?清
吳偉業(yè)
《詠?zhàn)菊@山茶花》
:“ 齊女門 邊戰(zhàn)鼓聲,入門便作將軍壘?!?/div>
分類:
城門
門名
故址
江蘇
《漢語大詞典》:
青堂城
即 青唐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西寧市 。原名 鄯州 。地處 青海 東部, 北宋 時(shí), 吐蕃 支系 唃廝啰 部強(qiáng)盛,首領(lǐng) 唃廝啰 于 景佑 元年在此稱主建都,更名 青唐城 。 宋
沈括
《
夢溪筆談·雜志二
》
:“ 唃廝囉 妻 李氏 , 立遵 之女也,生二子,曰 瞎氊 、 磨氊角 …… 瞎氊 居 河州 , 磨氊角 居 邈川 。 唃廝囉 往來居 青堂城 。”
分類:
古城
故址
青海
西寧
《漢語大詞典》:
漂渝津
古渡口名。故址在今 天津市 東。 晉 末 石虎 遣師伐 遼西 鮮卑 段遼 ,曾至此。
《
晉書·石季龍載記上
》
:“ 季龍 以 桃豹 為橫海將軍, 王華 為渡潦將軍,統(tǒng)舟師十萬出 漂渝津 ?!?/div>
分類:
古渡
渡口
故址
天津
石虎
《漢語大詞典》:
社木砦
故址在今 湖南省 常德市 東。相傳因 漢光武帝 劉秀 在此植木得名。 宋 時(shí)在此駐兵戍守。 紹興 四年(1134年)曾被農(nóng)民起義軍 楊么 所攻破。
《
宋史·高宗紀(jì)四
》
:“﹝秋七月﹞癸丑,湖賊 楊欽 等破 社木砦 ,官軍敗卻,小將 許筌 戰(zhàn)歿?!?/div>
分類:
故址
湖南
常德
漢光武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