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1
詞典
4
分類詞匯
7
詞典
斂跡
韜光斂跡
銷聲斂跡
避影斂跡
分類詞匯
屏跡
屏息
斂息
戢身
諱跡
卷懷
卷跡
《國語辭典》:
斂跡(斂跡)
拼音:
liàn jī
1.隱蔽起來,不敢露面?!侗阕?。外篇。知止》:「夫矰繳紛紜則鴛雛徊翮,坑阱充蹊則麟虞斂跡?!?br />2.退隱。《晉書。卷八六。列傳。張軌》:「加以寢患委篤,實思斂跡避賢?!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000' target='_blank'>岑參 〈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
〉詩:「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br />3.自我約束,不敢放縱。《新唐書。卷一七五。列傳。劉棲楚》:「棲楚一切窮治,不閱旬,宿奸老蠹為斂跡?!埂缎咽篮阊?。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蒞任之后,摘伏發(fā)隱,不畏豪橫,不上半年,治得縣中奸宄斂跡,盜賊潛蹤,人民悅服?!?/div>
分類:
斂跡
收斂
隱藏
退居
形跡
隱居
躲避
有所顧忌
不敢
放肆
《漢語大詞典》:
韜光斂跡(韜光斂跡)
同“韜光晦蹟”。 明
袁宏道
《德山麈譚》
:“學道人須是韜光斂跡,勿露鋒芒,故曰潛曰密。若逞才華,求名譽,此正道之所忌。”
《國語辭典》:
銷聲斂跡(銷聲斂跡)
拼音:
xiāo shēng liàn jī
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xiàn)。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宗國亂離,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挂沧鳌镐N聲匿跡」。
分類:
銷聲匿跡
《漢語大詞典》:
避影斂跡(避影斂跡)
謂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
:“已而敷暢折衷,隱情遁節(jié),如鏡見象,姦民未嘗不避影斂跡也?!币嘧鳌?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二》
:“昔人所謂非親非故,何由習知之也。此二者已當不同觀,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舉,為身累者乎!”
分類:
隱蔽
不露
露形
形跡
《國語辭典》:
屏跡(屏跡)
拼音:
bǐng jī
匿避?!稌x書。卷七○。卞壸傳》:「忠于事上,權貴屏跡。」《新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傳。陽城傳》:「歲饑,屏跡不過鄰里,屑榆為粥,講論不輟。」
分類:
隱跡
避匿
隱居
斂跡
《國語辭典》:
屏息
拼音:
bǐng xí
抑止呼吸,止住聲息。唐。陳鴻〈長恨傳〉:「方士屏息斂足,拱手門下?!埂缎挛宕贰>砣?。義兒傳。李存進傳》:「魏人屏息畏之。」
分類:
屏息
抑止
寂靜
斂跡
屏氣
寂靜無聲
無聲
停息
消失
掩蔽
注意力
集中
或恐
恐懼
《漢語大詞典》:
斂息(斂息)
(1).屏住氣息。 唐
高彥休
《
唐闕史·韋進士見亡妓
》
:“ 韋 潔服斂息,一稟其誨。”
(2).猶斂跡。 清
劉大櫆
《送孫黟縣改官鳳陽序》
:“﹝ 孫侯 ﹞為巡緝,往往發(fā)其筐篋,出其贓私,故枹鼓不鳴,而羣姦斂息?!?br />(3).收斂。 高歌
《人道主義的失敗》
:“他的一篇篇文字和一舉一動,都有使人傾倒的魔力,就是恃才傲物的人兒,見了他,也不由得不斂息光芒?!?/div>
分類:
收斂
斂跡
氣息
《國語辭典》:
戢身
拼音:
jí shēn
藏身。唐。沈既濟《任氏傳》:「崟周視室內,見紅裳出于戶下。迫而察焉,見任氏戢身匿于扇間?!?/div>
分類:
斂跡
藏身
《漢語大詞典》:
諱跡(諱跡)
猶斂跡。謂藏身不出。 明
焦竑
《
玉堂叢語·寵遇
》
:“ 宋潛溪 太史乞歸……上悅,賜白金幣文綺,曰:‘與汝作百歲衣也?!允菤q一來朝。后子 璲 被誅,乃諱跡焉?!?/div>
分類:
斂跡
藏身
不出
《國語辭典》:
卷懷(卷懷)
拼音:
juǎn huái
1.收藏?!墩撜Z。衛(wèi)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養(yǎng)氣》:「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br />2.逃避、退避?!杜f唐書。卷一八二。高駢傳》:「如高令復帥,外寇必自卷懷。」《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卷懷離寺,作負販去?!?/div>
分類:
退避
包容
斂跡
藏身
隱退
收心
《漢語大詞典》:
卷跡(卷跡)
亦作“ 卷跡 ”。 斂跡;退隱。
《
宋書·自序傳
》
:“既獲遄至, 胡 馬卷跡。” 唐
岑參
《丘中春臥寄王子》
詩:“卷跡人方處,無心云自閑?!?宋
秦觀
《春日雜興》
詩之三:“志士恥弱植,卷跡甘饑寒。”
分類:
斂跡
退隱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