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陳以聞(1586年—17世紀),字無異、寄生,號石泓,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軍籍。陳以聞是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舉人,次年(1607年)聯(lián)捷進士,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授吳縣知縣,任內(nèi)不畏強權(quán);調(diào)任無錫,實行均田役法,押運需要兌狀,判決案件有威嚴。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升任禮部主客司主事,天啟元年(1621年)降為兩浙運判,天啟二年升工部營繕司主事,三年改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晉尚寶司司丞,因為和楊漣、高攀龍友好而被魏珰誣告削籍。崇禎初年他獲重新起用,任光祿寺少卿、通政使司左通政、右通政,官至刑部左侍郎。
釋大艤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釋大艤,一名元來,字無異。姓沙氏,龍舒人也。早歲禮五臺落發(fā),往參無明于寶方,閱《傳鐙》有省,往見無明,復茫然自失。居久之,隨無明至玉山,聞護法神倒,劃然絕解,以偈呈無明。無明曰:“子到門矣?!币蝗找娙松龢洌腥绱髲?。走至無明所,問曰:“近日何如?”艤曰:“卻有一條活路,只是不許人知?!痹唬骸耙蛏醪辉S人知?”對曰:“不知不知。”無明乃舉婆子燒庵,及龍吟霧起公案,艤皆頌出。無明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焙箅[信州博山,學侶輻輳,遂成叢席。天啟丁卯,鼓山僧眾方議合一,創(chuàng)作叢林。曹能始觀察與鄉(xiāng)人聯(lián)詞,延艤主之。至則立規(guī)飭繩,四眾翕然,徒侶累千,遂為始祖。上堂:“春日乍寒乍暖,春風倏有倏無,若從此處會去,佛法天地懸殊。不從此處會,又向何處去。才涉思惟,成群作隊,不思惟處又如何?行人更在青山外?!本恿露鴼w。崇禎庚午九月十八日示寂,建塔博山,鼓山僧徒更塔衣缽于香爐峰前。艤嘗登喝水巖,吟曰:“云磴如鱗砌,扶筇縱步行。水從龍口出,松倚石痕生。濃樹藏嘉羽,層巒疊翠屏。懶譚西祖意,獨對遠山明?!?/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0—1697后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華陰人,字無異,一字文修,號山史、待庵。明諸生。博雅能文,究心理學,藏古書畫金石甚富。與三李(颙、柏、因篤)并為關(guān)中人士領袖。顧炎武欲定居華陰,弘撰為營齋舍。康熙間,以鴻博征,不赴。有《砥齋集》、《華山志》、《西歸日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