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僧日照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岐下人。俗姓劉。幼博覽經(jīng)籍,后從長安大興善寺曇光法師受經(jīng)法,無所不精。因游嵩岳,問圓通之訣。后至衡山,登昂頭峰,有終焉之志,庵居二十年。宣宗大中中率徒于昂頭峰舊基構舍,復居十五年。懿宗咸通中卒,年一百八歲。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姓劉氏。岐人。世豪貴。讀書通經(jīng)史莊老。然意殊陋之。遂趨長安大興善寺曇光法師。求出家。既受具。謁嵩岳得印記。為黃梅法胤。后游南岳昂頭峰。愛其秀麗竦拔。迥脫塵累。有終焉之志。庵居閱二十載。屬會昌廢教。照因木食澗飲。僅延喘息深巖窮谷中。大中初。詔除舊禁。乃復率其慕向之徒??樦喂手贰R允軄韺W。如是又十五年。咸通元年示寂。春秋百八。越三年二月三日。遷尸于塔。建碑垂永久。天下謂之昂頭照云。
宋高僧傳·卷第十二 習禪篇第三之五
釋日照。姓劉氏。岐下人也。家世豪盛。幼承庭訓博覽經(jīng)籍。復于莊老而宿慧發(fā)揮。思從釋子。即往長安大興善寺曇光法師下。稟學納戒。傳受經(jīng)法靡所不精。因游嵩岳問圓通之訣。欣然趨入。后游南岳登昂頭峰。直拔蒼翠便有終焉之志。庵居二十載。屬會昌武宗毀教。照深入巖窟。飯栗飲流而延喘息。大中宣宗重興佛法。率徒六十許人。還就昂頭山舊基。結苫蓋構舍宇。復居一十五年。學人波委。咸通中示滅。春秋一百八歲。至三年二月三日入塔立碑存焉。天下謂其禪學為昂頭照是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中印度人。梵名地婆訶羅。高宗時來華。儀鳳四年表請翻度。至武周垂拱末,譯《大乘顯識經(jīng)》、《大乘五蘊論》等。年七十五卒于翻經(jīng)小房。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地婆訶羅。華言日照。中印土人也。持律精進。尤善祝術。高宗時來游中國。儀鳳四年五月。疏請翻傳所赍經(jīng)夾。天后末。于兩京東西太原寺。及西京廣福寺出大乘顯識經(jīng)。大乘五蘊論等。凡一十八部。沙門戰(zhàn)陀般若提婆譯語?;壑亲C梵語。道成薄塵。嘉尚。圓測。靈辨。明恂。懷度。證義。思玄。復禮。綴文筆受。天后親序其端。后終于翻經(jīng)之室。享年七十五。塔于洛陽龍門之香山。
宋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地婆訶羅。華言日照。中印度人也。洞明八藏博曉五明。戒行高奇學業(yè)勤悴。而咒術尤工。以天皇時來游此國。儀鳳四年五月表請翻度所赍經(jīng)夾。仍準玄奘例。于一大寺別院安置。并大德三五人同譯。至天后垂拱末。于兩京東西太原寺(西太原寺后改西崇福寺。東太原寺后改大福先寺)及西京廣福寺。譯大乘顯識經(jīng)大乘五蘊論等凡一十八部。沙門戰(zhàn)陀般若提婆譯語。沙門慧智證梵語。敕諸名德助其法化。沙門道成薄塵嘉尚圓測靈辯明恂懷度證義。沙門思玄復禮綴文筆受。天后親敷睿藻制序冠首焉。照嘗與覺護同翻佛頂。深體唐言善傳佛意。每進新經(jīng)錫賚豐厚。后終于翻經(jīng)小房。享年七十五。天后敕葬于洛陽龍門香山。塔見存焉。

人物簡介

元詩紀事
宋史:昊旵卒,無子,以女昭圣主國事,遂為其婿陳日煚所有。 案:昊旵,李氏,安南國王。 元史安南列傳:憲宗三年,烏蘭哈達兵次交趾北,先遣二人往諭之,不返,乃分道進兵,遂入其國。八年,日煚傳國于長子光炳,光炳遂納款。 案:史作日煚,而齊東野語、安南傳皆作日照。
釋日照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十一
釋日照,字信林,姓孫氏。生而穎異,托跡桑門。年十二,依福善庵谷山薙染,內(nèi)外經(jīng)典,銳志研求。光緒二十年,受具于金陵寶華浩凈,律學精勤,威儀無忒。旋于焦山講筵,諦聽真義,金山宗匠,參叩玄旨。由是教觀雙明,禪心獨印。復聞通智法師講《楞嚴》于維揚萬壽寺,徑往相依,止息十年。忽生惺悟,刺指書《華嚴經(jīng)》八十一卷,《法華經(jīng)》七卷,血痕猶在,悲愿益深。更禮阿育王釋迦舍利,然指兩度,信心潑潑,了無慟苦。嘗慨念祖庭,棟屋頹敗,力任修建,煥然改觀。尋徇眾請,主席揚州福緣八載,辛勤重造山門、河堤、禪堂、經(jīng)樓、凈室、廊廡七十馀間,將次落成,忽遇狂飆,樓閣傾覆,忿不欲生,赴水幾沒,以救得蘇。復感檀助,劬勞三載,卒復舊模。以辛酉九月三日示寂,春秋四十有八,僧臘三十有六。照戒行森嚴,生平無倦,《楞嚴》十卷,晨夕諷誦,寒暑罔間,于禪教蓮宗,皆得其奧,念佛利生,望人甚深,開導法化,如瓶瀉水,傾心造福,財不私蓄,尤為僧所難云。
《國語辭典》:日光節(jié)約時間(日光節(jié)約時間)  拼音:rì guāng jié yuē shí jiān
一種時制,在日照充分的季節(jié)將時鐘撥快一小時,以充分利用陽光而節(jié)約能源。美國于西元一九一六年率先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很多國家也相繼施行。我國曾經(jīng)短暫實施此時制,目前停止使用。也稱為「夏令時間」。
《國語辭典》:中性日照植物  拼音:zhōng xìng rì zhào zhí wù
在任何日照狀態(tài)下均能開花的植物。如番茄、茄子、番椒。
《國語辭典》:光期性  拼音:guāng qí xìng
生物受每天日照時間長短所呈的反應。如植物開花和鳥類遷徙,均為日照時間所誘發(fā)。一般將植物對光照的反應分成三大類,即長日性植物、中日性植物及短日性植物。也譯作「光期感應」、「光周期」、「光周性」。
《國語辭典》:光周期  拼音:guāng zhōu qí
生物對日照變化的反應。也稱為「光期性」、「光周期」。參見「光期性」條。
《漢語大詞典》:短日照植物
在較短的日照條件下才能發(fā)育開花的植物,每天需要14小時以上的連續(xù)黑暗才能生長良好。如大豆、玉米等。
四洲──日照四洲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苑珠林)
起世經(jīng)云:劫初,世間黑暗,爾時忽然出生日月及諸星宿,便有晝夜年歲時節(jié)。日從東方出,繞須彌山半腹而行,照于四洲,遂有晝夜不同。(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一、南閻浮提日正中時〕,謂南閻浮提日正中時,東弗婆提日則始沒,西瞿耶尼日則初出,北郁單越正當半夜。(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弗婆提,華言勝身。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
〔二、西瞿耶尼日正中時〕,謂西瞿耶尼日正中時,南閻浮提日則始沒,北郁單越日則始出,東弗婆提正當半夜。
〔三、東弗婆提日正中時〕,謂東弗婆提日正中時,北郁單越日則始沒,南閻浮提日則初出,西瞿耶尼正當半夜。
〔四、北郁單越日正中時〕,謂北郁單越日正中時,西瞿耶尼日則始沒,東弗婆提日則初出,南閻浮提正當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