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湯時來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澧州人,字應(yīng)之。正德八年舉人。官江寧知縣,調(diào)貞陽,居官清儉,不阿權(quán)勢。離任時行李唯圖書數(shù)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0 【介紹】: 明浙江仙居人,字惟修,號悟齋。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攝府事。倭寇犯境,時來納難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長,使其部下守法。擢刑科給事中。劾罷嚴(yán)嵩私人兵部尚書許論等。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將行,劾嵩父子招權(quán)不法。被誣陷下獄。戍橫州。隆慶初復(fù)故官。萬歷間官至左都御史。晚年不能自節(jié),委蛇執(zhí)政間,連被彈劾,乞休卒。有《悟齋稿》、《江防考》。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惟修,仙居人。嘉靖癸丑進士,歷官右都御史掌院事謚忠恪有梧齋集
維基
吳時來(?—1590年),字惟修、維修,號悟齋,謚忠恪,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臺州府仙居縣(今浙江省仙居縣),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舉人,三十二年(1553年),登進士,禮部觀政,授直隸松江府推官,參與府事,任內(nèi)抵御倭寇進犯。升任刑科給事中,彈劾罷免嚴(yán)嵩黨羽、兵部尚書許論、宣大總督楊順及巡按御史路楷。不久,命出使琉球,未遂。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再次彈劾嚴(yán)嵩,因其為徐階弟子,下獄后,張翀、董傳策、吳時來三人被拷問誰是主使,三人均不承認(rèn)。不久,吳時來被貶戍橫州。隆慶初年,恢復(fù)吏科給事中,二月升吏科右,四月晉工科左給事中,舉薦譚綸、俞大猷、戚繼光等人北上鎮(zhèn)守邊疆。出為撫治鄖陽,彈劾僉都御史劉秉仁,十一月升順天府府丞。以薦邊才,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拜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隆慶四年三月,改為廣東巡撫。但給事中光懋等彈劾他濫為舉薦他人,五月吏部尚書高拱趁機貶吳時來為云南按察司副使。五年二月,再為高拱門生都給事中韓楫所劾,離職冠帶閒住。萬歷帝即位,累薦不起。萬歷十二年(1584年)十月,以戶科右給事中周世選舉薦,起為湖廣副使,十二月改任通政司左通政。萬歷十三年(1585年)六月升任大理寺卿,九月升刑部右侍郎。萬歷十四年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萬歷十五年三月?lián)味疾煸鹤蠖加罚瑥椲勒\意伯劉世延怙惡抗旨。雖然吳時來早年彈劾權(quán)貴聲震朝野,但是因這十馀年的挫折,他的晚年更多是在權(quán)貴間虛與委蛇。不久,東林黨人饒伸、薛敷教、王麟趾、史孟麟、趙南星、王繼光接連彈劾吳時來,吳時來被迫辭職,未離京師之前,就已經(jīng)去世。明廷贈其為太子太保,謚忠恪。后禮部郎中于孔兼反對,被奪謚。
沈時來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沈時來(1561年—?),字君大,號石樓,直隸華亭縣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二十五年八月與戶部主事王天合主考云南鄉(xiāng)試,三十年二月行取,授浙江道御史,巡視西城,三十三年巡按直隸,十月巡按江西。
馮時來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馮時來,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師從李之藻,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曾任尤溪縣教諭,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婺源縣知縣,擢戶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奉敕督運薊餉,改吏部稽勛司主事,升驗封司郎中,天啟五年五月以贓私狼籍,削去官職。崇禎初復(fù)官,升廣東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