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人。趙胡子。武帝時,嗣為南粵王。漢數(shù)令入朝,嬰齊好殺生自恣,懼入見,要以用漢法,比內(nèi)諸侯,固稱病,遣子次公入宿衛(wèi)。謚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代國人,鮮卑族。代王拓跋什翼犍子。年十五便請率騎征戰(zhàn),帝使領(lǐng)二千騎。及長統(tǒng)兵,征戰(zhàn)多有克捷。道武帝時追封秦王。謚明。
全后魏文·卷十八
翰,太武帝第三子。太平真君三年封秦王,拜侍中、中軍大將軍,參典都曹事。后鎮(zhèn)枹罕,改封東平王。及太武崩,為中常侍矯太后令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36—497 【介紹】: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封義陽王。前廢帝即位,為徐州刺史。廢帝疑其有異志,欲討。昶乃攜愛妾一人與數(shù)十騎北奔魏。為駙馬都尉。封丹陽王。每陳本國事故,語及征伐,則斂容涕泗。魏孝文帝拜為大將軍。卒謚明。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昶字休道,彭城人。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封義陽王,歷輔國將軍、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元兇弒立,加散騎常侍。孝武即位,遷太常,出為東中郎將、會稽太守。孝建初,進(jìn)東揚(yáng)州刺史。大明初,徵為秘書監(jiān),領(lǐng)驍騎將軍,遷中軍將軍、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又出為前將軍、江州刺史,徵為護(hù)軍將軍,轉(zhuǎn)中書令、中軍將軍,加太常。前廢帝即位,出為征北將軍、徐州刺史。懼誅,以魏和平六年來奔,拜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封丹陽王。皇興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轉(zhuǎn)內(nèi)都大官。加儀同三司,領(lǐng)儀曹尚書。進(jìn)中書監(jiān)、五等建,封齊郡開國公,加號宋王。除使持節(jié)、都督吳越楚彭城諸軍事,鎮(zhèn)彭城。二十一年卒,贈假黃鉞、太傅、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備九錫,謚曰明。(案《魏書·劉昶傳》云:「前后表啟,皆其自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48—516或449—517 【介紹】: 北魏譙國人。少有志操,仕蕭鸞為南譙太守。歸魏,拜驍騎將軍,隨王肅至壽春。肅死,又南附。復(fù)斬魏叛將楊靈珍父子歸魏,授持節(jié)、散騎常侍、平南將軍、豫州刺史,封豐縣侯。歷華、瀛二州刺史,為政清嚴(yán),善禁盜賊。歷覽書史,好言宴,養(yǎng)妓妾,以自娛樂。卒謚明。
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道遷,譙國人。少時南奔,仕齊明帝,至前軍將軍、輔國將軍。從裴叔業(yè)至壽春,不協(xié)歸魏,拜驍騎將軍,守合肥。景明中,叛入梁,為征虜長史,帶漢中郡。尋自為持節(jié)、冠軍將軍、梁秦二州刺史。復(fù)歸魏,授散騎常侍、平南將軍、豫州刺史、豐縣侯,改封濮陽縣侯。解職。除南兗州大中正,不拜。出為平西將軍、華州刺史,轉(zhuǎn)安東將軍、瀛州刺史。熙平中卒,贈撫軍將軍、雍州刺史,謚曰明。
《國語辭典》:明公  拼音:míng gōng
對有名位者的敬稱?!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今天下纓緌搢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聰明仁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不敢欺明公,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
《漢語大詞典》:正明公道
正大光明。《醒世姻緣傳》第二二回:“你要是正明公道的人,沒的敢説你不是個大的們?!?/div>
分類:正大光明
《國語辭典》:明公正道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dào
堂堂皇皇,光明正大?!都t樓夢》第三一回:「不是我說正經(jīng),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是的!那里就稱起『我們』來了!」也作「明公正氣」。
《國語辭典》:明公正氣(明公正氣)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qì
堂堂皇皇,光明正大。《孽?;ā返谝晃寤兀骸高@會兒鬼使神差,活該敗露,爽性明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挂沧鳌该魈谜馈?、「明公正道」、「明公正義」。
《國語辭典》:明公正氣(明公正氣)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qì
堂堂皇皇,光明正大?!赌鹾;ā返谝晃寤兀骸高@會兒鬼使神差,活該敗露,爽性明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挂沧鳌该魈谜馈埂ⅰ该鞴馈?、「明公正義」。
《國語辭典》:明公正義(明公正義)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yì
堂堂皇皇,光明正大?!督鹌棵贰返谄甙嘶兀骸溉粲鲋I花兒東西,明公正義問他要,不恁瞞藏背掖的;教人看小了他,他怎么張著嘴兒說人!」也作「明公正氣」。
《國語辭典》:明公正氣(明公正氣)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qì
堂堂皇皇,光明正大。《孽?;ā返谝晃寤兀骸高@會兒鬼使神差,活該敗露,爽性明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挂沧鳌该魈谜馈?、「明公正道」、「明公正義」。
《漢語大詞典》: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陜西省 淳化縣 西北。亦指 甘泉宮 。古代帝王祀神靈之地。史記·封禪書:“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漢書·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等》詩:“四圣 崆峒 迷大道,萬靈風(fēng)雨集 明廷 ?!?br />(2). 漢 代人對縣令的敬稱。猶明公、明大夫。后漢書·黨錮傳·張儉:“ 篤 曰:‘ 篤 雖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李賢 注:“明廷猶明府?!贝酥?外黃 縣令 毛欽 。 明 王志堅 《表異錄·職官》:“ 唐 人稱縣曰明府, 漢 人謂之明廷。”
(3).圣明的朝廷。 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未嘗輒入明廷,何當(dāng)指佞?!?宋 陸游 《賀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漢語大詞典》:清舉(清舉)
(1).清明公正的選用或推薦。《晉書·阮籍傳》:“補(bǔ)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廻謬恩,以光清舉?!?宋 范仲淹 《過陳州上晏相公》詩:“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 宋 沈遼 《代人上太守求薦書》:“或曰閣下以某之疾為不足,以辱清舉?!?br />(2).清俊超逸。世說新語·賞譽(yù)“ 殷中軍 道 右軍 ‘清鑒貴要’” 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晉安帝紀(jì)》:“ 羲之 風(fēng)骨清舉也?!?span id="cfc6mjv" class="book">《世說新語·文學(xué)》“人以比 王茍子 ” 劉孝標(biāo)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脩 明秀有美稱,善隸行書,號曰流奕清舉?!?茍子 為 王脩 小字。 唐 高彥休 《闕史·崔起居題上馬圖》:“ 崔雍 起居,譽(yù)望清舉,尤嗜古書圖畫?!?br />(3).謂聲音清脆而悠揚(yáng)。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建康俗尚:“性好文學(xué),音辭清舉。”
《國語辭典》:仁君  拼音:rén jūn
1.有仁心的君主?!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乖?。施惠《幽閨記》第四出:「見說仁君遷都避,紛紛從者如歸市?!?br />2.對有聲望、地位者的尊稱?!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仁君忽一匹夫,于德何損?而遠(yuǎn)辱手筆,追路相尋,誠足愧也。」《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cè)?!?/div>
《漢語大詞典》:仁公
猶言明公,古代對有位者的尊稱。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誠由 太祖 之威風(fēng),抑亦仁公之翼佐?!?span id="fiam5hf" class="book">《晉書·溫嶠傳》:“僕與仁公,當(dāng)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衛(wèi)?!?/div>
《漢語大詞典》:清當(dāng)(清當(dāng))
(1).清雅精當(dāng)。三國志·魏志·袁渙傳“﹝ 侃 ﹞歷位郡守尚書” 裴松之 注引《袁氏世紀(jì)》:“ 侃 字 公然 ,論議清當(dāng),柔而不犯,善與人交?!?br />(2).清明公正。世說新語·言語“ 嵇中散 語 趙景真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嵇紹 《趙至敘》:“ 孟元基 辟為 遼東 從事,在郡斷九獄,見稱清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明均
嚴(yán)明公允。 宋 岳飛 《平蕩盜賊功賞札子》:“首領(lǐng)雖眾,并就生擒,一無遺類。向非賞罰明均,何以使人盡力如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