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22
典故
24
詞典
382
佛典
9
其它
7
共382,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5
2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半明半暗
薄暗
乘暗幸昏
吃明不吃暗
潛離暗別
潛移暗化
棄暗投明
去暗投明
琴有暗香
似暗還明
若明若暗
商飆暗觸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明槍暗箭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國語辭典》:
半明半暗
拼音:
bàn míng bàn àn
形容光線不太明亮。如:「在這半明半暗的房間,須小心走路,以免絆倒?!挂沧鳌赴朊鞑粶纭埂?/div>
分類:
容光
光線
明亮
《漢語大詞典》:
薄暗
猶昏暗。指光線微弱,視物模糊不清。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
:“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遠處隱約著一位這樣的粉面朱唇,就是現(xiàn)在的我,也許會跑過去看看的?!?茅盾
《子夜》
四:“他顧不得兒子,轉身就往里面跑,薄暗中卻又劈頭撞著了一個人?!?沙汀
《磁力》
:“他退向自己的小屋里去,在薄暗中彳亍著,感到一種強烈的憎惡?!?/div>
分類:
昏暗
光線
微弱
模糊
不清
《分類字錦》:
乘暗幸昏
楊慎破蚊陣露布:投間抵隙,乘暗幸昏。啑玉幾而咬花貌,猶作嬌鳴;刻香骨而露芳筋,未償奸志。
分類:
蚊
《漢語大詞典》:
吃明不吃暗
謂要明做不要暗做。 元
秦簡夫
《東堂老》
第一折:“不要黑地里交與他鈔,黑地里交鈔,著人瞞過了。常言道:吃明不吃暗。你把弔窗與我推開?!?/div>
《分類字錦》:
潛離暗別(潛離暗別)
白居易
潛別離詩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分類:
離別
《國語辭典》:
潛移暗化(潛移暗化)
拼音:
qián yí àn huà
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huán)境或別人的影響,于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也作「潛移默化」。
《國語辭典》:
潛移默化(潛移默化)
拼音:
qián yí mò huà
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huán)境或別人的影響,于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陳鑾傳》:「請敕儒臣闡明圣諭廣訓,黜異端之旨,撰為韻言,布之鄉(xiāng)塾,俾士民童年誦習,以收潛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挂沧鳌笣撘瓢祷?。
分類:
潛移默化
思想
性格
和習
習慣
種因
因素
影響
《國語辭典》:
棄暗投明(棄暗投明)
拼音:
qì àn tóu míng
拋棄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人生道路的抉擇上認清是非,走向光明正道?!度龂萘x》第六五回:「公何不棄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封神演義》第五六回:「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實是棄暗投明,從順棄逆,天下無不忻悅?!挂沧鳌副嘲低睹鳌埂?/div>
分類:
拋棄
暗弱
賢明
斷絕
黑暗
勢力
《國語辭典》:
去暗投明
拼音:
qù àn tóu míng
脫離黑暗,投向光明。比喻改邪歸正?!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經歷去暗投明,家眷俱蒙奶奶不殺之恩,周某自當盡心竭力,圖效犬馬?!?/div>
分類:
脫離
黑暗
勢力
走向
向光
光明
道路
太平天國
《分類字錦》:
琴有暗香
真率筆記:陳郡莊氏女,精于女紅,好弄琴,每弄梅花曲,聞者皆云有暗香。人遂籍籍稱女曰莊暗香,女更以暗香名琴。女一日悔曰:此豈女兒事耶?遂絕弦不復鼓矣。
分類:
閨秀
《分類字錦》:
似暗還明(似暗還明)
高啟
梅花詩將疏尚密微輕雨
似暗還明遠在煙,薄暝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分類:
梅
《漢語大詞典》:
若明若暗
亦作“ 若明若昧 ”。 形容言論或情況不明確、不清楚。 清 俞正燮
《
癸巳類稿·以畜寡人義
》
:“此等若明若昧之論,作記者無由知之。” 毛澤東
《改造我們的學習》
:“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對周圍環(huán)境不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于 中國 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div>
分類:
言論
明確
不清
清楚
《分類字錦》:
商飆暗觸(商飆暗觸)
韋莊
初秋寓懷詩
素律初回馭,商飆暗觸襟。
分類:
襟
《國語辭典》: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愚昧不明。漢。王符《潛夫論。明闇》:「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資治通鑒。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弧?/div>
分類:
多方面
聽取
取意
意見
才能
明辨是非
《國語辭典》:
明槍暗箭(明槍暗箭)
拼音:
míng qiāng àn jiàn
比喻公開或暗中的種種攻擊。如:「商場如戰(zhàn)場般,明槍暗箭,各種手法實在防不勝防?!?/div>
分類:
公開
隱蔽
攻擊
《國語辭典》: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拼音: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諺語)明處射來的槍容易及時躲開,暗中射來的箭卻難以提防。常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對付,而暗中的攻擊比較難以提防。元。無名氏《獨角?!返诙郏骸负阂?,一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我暗算他搬將過來,則一拳打倒那廝。」也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明鎗容易躲,暗劍最難防」、「明鎗易躲,暗箭難逃」。
分類:
公開
攻擊
容易
對付
暗地
地陷
陷害
劫難
難于
防備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