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楊家相(1527年—?),字君卿,號方湖,山西太原府岢嵐州人,應(yīng)天府江寧縣民籍。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會試二百六名,第三甲第五十八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六月授浙江山陰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九月選江西道御史,差巡按河南,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升山東副使,八月降湖廣布政司都事,三年二月致仕,卒。
人物簡介
維基楊霆(1527年—?),字子威,號古崗,順天府昌平州順義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二年十一月選授戶科給事中,巡視光祿寺。四十三年十月升吏科右,十二月以風(fēng)聞?wù)撣缿?yīng)天巡撫周如斗。
人物簡介
維基楊世華(1528年—1606年),字懋成,號完愚,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軍籍。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四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九名,二甲第三十名進士。除南刑部主事,出知撫州,隆慶五年(1571年)十一月升廣東按察司副使、分守海南,以久不赴任,改江西副使,萬歷三年(1575年)六月升山東右參政,五年八月官至廣西按察使,卒年七十九。
人物簡介
維基楊兆(1528年—1587年),字夢鏡,號晴川,陜西延安府膚施縣人。嘉靖丙辰進士。萬歷間官至工部尚書。乙卯科(1555年)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八十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工部主事,歷升員外郎,四十一年十月以皇極殿等工程完工,升一級為郎中,四十二年升浙江嘉興府知府,四十五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隆慶二年(1568年)復(fù)除大名永平等處兵備山東按察司副使,四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整飭薊州兵備兼巡撫順天等處,萬歷元年十月升右副都御史,照舊巡撫。二年(1574年)七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薊遼總督。萬歷五年(1577年)十二月,轉(zhuǎn)南京兵部尚書,七年十月改協(xié)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九年五月引疾乞歸。萬歷十一年四月,起復(fù)工部尚書。萬歷十五年(1587年)去世,四月賜祭葬,贈少保,
人物簡介
維基楊文光(1528年—?),字誠甫,號孚庵,直隸保定府安州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聯(lián)捷癸丑科會試第三十三名,三甲第四十五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山東濰縣知縣,卒。
人物簡介
維基楊松(1529年—?),字惟喬,號參峰,河南河南衛(wèi)軍籍浙江杭州府海寧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七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四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進士。刑部觀政,本年八月授山陽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六月升刑部主事,三年閏六月改山西道御史,巡視皇城,同年十一月因處理宦官案件牽連,謫山西布政司照磨。六年七月,神宗即位,擢廬州府推官,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升工部主事,二年二月升員外,十一月升湖廣僉事,五年二月歷山西右參議,八年正月升山西副使,四月丁憂歸。十一年九月復(fù)除陜西副使,卒?!?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質(zhì)夫,虎賁右衛(wèi)人。嘉靖癸丑進士,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
維基楊?(1529年—?),字質(zhì)甫,號彬庵,虎賁右衛(wèi)軍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名,二甲第四十五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陜西華州知州,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華州發(fā)生8級以上強地震,死傷居民83萬,在知州楊?領(lǐng)導(dǎo)下,筑城池、建書院、治水害、修家園,恢復(fù)了生產(chǎn),當(dāng)?shù)貗D女有歌謠說:“安得桑(指正德時知州桑溥)、楊,使我有郎”。起復(fù)補冀州知州,升刑部員外郎,出知西安府。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二年二月舉邊才,調(diào)任山西副使,四年五月升山東左參政,十一月升湖廣按察使,五年正月舉賢能卓異,賜衣一襲、鈔百錠,賜宴禮部,并晉升河南右布政使,二月改山西左布政使,三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雁門等關(guān)巡撫山西。六年七月科道糾拾,以不簡令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楊準(zhǔn),字汝平,一字汝則,號安吾,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軍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十二名進士。工部觀政,授戶部主事,升員外、郎中,出知衢州府,官至福建布政司左參政,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維基楊相(1530年—1581年),字允立,號中峰,山西平陽府蒲州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六十三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授成安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選山東道試御史,巡視十庫,不久實授,巡按陜西茶馬,五年差巡按河南,萬歷元年巡視京營,二年(1574年)升山東副使,整飭海右道兵備,五年升湖廣布政司參政,分守上荊南道,六年致仕歸,九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99
【介紹】:
明山西蒲州人,字伯章,號本庵。楊博子。嘉靖四十一年進士。萬歷中累官戶部尚書。河南大饑,請發(fā)銀米賑,或議其稽遲,自劾求罷,未允。時礦監(jiān)稅吏四出,天下苦之。時議責(zé)俊民爭之不力。卒于官。
維基楊俊民(1531年—1599年),字伯章,號本庵,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人,嘉靖壬戌科進士。楊博之子。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十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登第二甲第十三名進士。授戶部浙江司主事,調(diào)禮部主客司,歷升儀制司員外郎、精膳司、主客司郎中。隆慶三年(1569年),升任河南提學(xué)副使。隆慶五年,任河南右參政。萬歷元年(1573年),任太仆寺少卿。萬歷五年(1577年),任太常寺少卿。萬歷六年,任大理寺左少卿。萬歷六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萬歷九年,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萬歷十年,任兵部右侍郎,丁憂歸。萬歷十三年(1585年),起任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漕河軍務(wù)巡撫鳳陽。萬歷十五年,改任戶部左侍郎。萬歷十七年,升任戶部尚書總督倉場。累加太子太保。卒于任內(nèi),贈少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9
【介紹】:
明江西上饒人,字宜遷,又字照庵,學(xué)者稱止庵先生。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萬歷中累遷吏部左侍郎,署部事。以選事最易涉私,乃絕請謁,謝交游,止宿公署,以杜絕行賄請托。秉銓五年,稱平允。卒于任。謚端潔。有《馬政記》、《楊端潔集》等。
維基楊時喬(1531年—1609年),字宜遷,號止庵,江西上饒縣人,民籍。嘉靖乙丑進士,萬歷間官至吏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九十一名,廷試二甲四十一名進士。刑部觀政,本年十月授工部主事,奉命在杭州榷稅,“清正廉明,苞苴不入門”,時人稱楊天官。隆慶三年(1569年)五月擢禮部員外郎,四年三月升尚寶司丞。萬歷初年,以養(yǎng)親歸去。守喪服除,起為南京太仆寺丞,十五年(1587年)八月改尚寶司丞。十六年四月引疾歸。十九年以戶科給事中陳尚象所薦,二十年正月復(fù)除尚寶司卿,二十一年三月任應(yīng)天府府丞,遷通政司右通政,本年改太仆寺卿,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升南京太常寺卿,二十六年升南京通政使。秩滿,連章乞休,不允。三十一年十二月累官吏部左侍郎、協(xié)理院事,三十二年五月代尚書趙世卿署理吏部事,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多次以病乞休,不允,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卒于官。贈吏部尚書,謚端潔?!?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76
【介紹】:
明福建建安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萬歷初,知肇慶府,裁抑浮冗,政平訟簡,吏畏而民懷之,卒于官。
維基楊棐(1532年—1576年),字賓周,號虹澗,福建建寧府建安縣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聯(lián)捷癸丑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七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江西峽江知縣,歷升徽州府通判、南太仆寺丞、戶部員外郎、郎中,出知浙江湖州府,丁母憂歸。服闋,起補廣東肇慶府。
人物簡介
維基楊廷選(1533年—1582年),字子庸,號賓吾,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司匠籍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會試第六十七名,三甲第四十一名進士。授魏縣知縣,擢刑部主事,尋改兵部武庫司主事,以考察謫兩淮鹽運司判官,遷青州府通判,隆慶四年(1570年)任德安府同知,遷登州府、揚州府同知,萬歷二年(1573年)升山東按察司僉事,尋加山西行太仆寺少卿兼僉事,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未任,被彈劾去職。卒年五十。
人物簡介
維基楊沐(1533年—1567年),字子新,號新岙〔上文下山〕,山西平陽府臨汾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書四房,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三名進士。刑部觀政,本年六月授益都知縣,隆慶元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楊允中(1534年—?),字祖堯,號治庵、印南,順天府薊州遵化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十九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改庶吉士,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授廣東道御史,六年五月復(fù)除河南道御史,七月巡按貴州,萬歷元年任貴州鄉(xiāng)試監(jiān)臨官,改河南道御史,三年八月吏部以考察才力不及降為裕州判官,四年四月升新蔡縣知縣,六年二月升西安府同知,萬歷十年歲兇,嘯聚者甚眾,允中單車夜馳,集千百長團練調(diào)度,不五旬而渠魁就擒,境內(nèi)以安。十一年二月累升工部郎中,十月揀選為通政使司左參議。丁憂,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