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楊若橋,號云君,北直隸通州人。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中舉九十三名,崇禎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禮部會試,因丁憂未廷試。十年登丁丑科進士,列三甲一百二十二名,授行人,遷河南道御史。崇禎十五年,御史楊若橋推薦西洋人湯若望善火器,請召對,被劉宗周反對而罷。甲申之變,李自成順軍入京,與汪光緒,拘縶未夾。著有《香雪齋集》。
楊長世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6—1692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瑞金人,字延會,號六逸??滴鯕q貢。授興安縣訓導,辭不就官。有《影居文鈔》。
楊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武陵人。楊鶴從弟。崇禎四年進士。官御史,擢順天巡撫。南明弘光帝時,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川、湖軍務。旋以克餉失軍心,召還。
維基
楊鶚(?年—1645年),字子玉,號無山,湖廣常德府武陵縣人。明末政治人物。他是楊鴻弟弟,楊鶴的從弟。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被派至禮部觀政,授浦城縣知縣。十一年(1638年)升吏部考功司主事,本年欽選廣西道御史,巡視中城,因為回避親戚去職。崇禎十三年,獲授為廣西道御史,和河東巡鹽御史。后擢擢升順天府巡撫。崇禎十七年京師陷落,南歸。南明弘光年間時,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川湖軍務,一面屯田,一面練兵。清順治二年(1645年),與兄楊鴻募兵于麻陽,被烏羅土司殺害。妻鄭氏,張獻忠破常德府,逼迫兩個妾自盡,自己也以頭撞墻而死。
楊鵬翼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鵬翼,字子羽,號屋山,山西平陽府陽城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通政司觀政,授浙江會稽縣知縣。明亡不仕,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兆梧,字非棘,號蓉城,平湖人,崇禎己卯舉人幼孤性至孝登賢書謁見房考詢及世閥大哭失聲一座為動容有師儉堂稿
楊文薦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文薦(1609年—1646年),字又如,號客有,湖廣承天府京山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楊文薦是副榜貢生楊明遇的兒子,崇禎九年(1636年)中舉人,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南京武選主事。隆武年間,他向朝廷上疏國情與戰(zhàn)況,遷任兵科都給事中、太常少卿。當時南明將軍驕傲、士兵懶惰,國家處于危險境地,楊文薦每天稟告中外事務,規(guī)諫隆武帝,因此被執(zhí)政者戒懼,遭到排擠,擔任僉都御史監(jiān)督湖南的何騰蛟軍隊。經(jīng)過贛州,他和萬元吉一同守城,將家人托付給郴州知州曹知鑒,之后得擢升為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南贛巡撫,以五百名民兵守西門。楊文薦日夜守城,穿上盔甲睡覺,用忠誠節(jié)義激勵士兵,多次用奇招打勝仗;贛州失陷,他率領精兵打巷戰(zhàn),到天明時部下勸他從西門突圍,他卻解散隊伍,投池自殺,但被清兵救回,送到南昌。清朝將領解開綁住楊文薦的繩子禮待他,他回應要求殺死他,把其頭部掛在西門。其后他堅持絕食,每天嘔血數(shù)升,很快就消瘦到極點,次年知道自己即將無法生存,就強行下床,向南拜首,整冠而死。
楊宗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宗岱(1610年—?),字震生,號有懷,山西省平陽府安邑縣人,進士出身。
楊邦翰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邦翰,號羽君,廣東廣州府南海縣籍,番禺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兵部觀政后,授溧水縣知縣,六年任應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七年調任沅陵縣,九年升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十一年巡視漕運,升屯田司郎中。十二年升任福州府知府,遷廣西提學副使,以奉養(yǎng)雙親辭職歸鄉(xiāng)。南明永歷時,授官太仆寺卿。四年庚寅(1650年),與先朝舊輔黃士俊、何吾騶及鄉(xiāng)紳李貞、吳以連降清。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鴻(?—1651年),號水心,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常德府武陵縣(今湖南省常德市)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員。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楊鴻中進士。永歷五年(1651年),官至禮部尚書。五月,晉升為太子太保,以原官兼東閣大學士。到烏羅土司募兵,楊鴻遇害。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鼎和(?—1651年),原名楊應甲,號浵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瀘州江安縣(今四川省江安縣)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員。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舉人,四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戶部觀政,五年授歸化縣知縣,崇禎十年行取入京,十一年欽選為戶部山西司主事,轉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調任文選司主事。十二年回鄉(xiāng),十三年起補行人司右司副。楊鼎和在南明永歷帝時任兵部侍郎。永歷三年(1649年),孫可望請永歷帝封他為秦王,楊鼎和和大學士嚴起恒上書反對,請皇帝不要接受孫可望所獻的白金玉帶。被孫可望忌恨。永歷五年(1651年),楊鼎和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總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軍務。孫可望派兵殺害反對封他為王的官員,楊鼎和在昆侖關被殺。
楊汝良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汝良,號勷明,江西撫州府崇仁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吏部觀政,授四川廣安知州,時川寇蜂起,舉蜀驚惶。惟公所蒞,賊不敢犯,民賴以安。旋升兵備道,未幾抱恙致仕。居林下三十余年,卻徵書者數(shù)次。擅詩、古文辭,妙藻鑒,尤精筮學,鄉(xiāng)人士咸宗重之。已而當?shù)荔喂L間造謁,特顏其堂曰:林下一人。子楊有容,壬子拔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8—1664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本姓楊,名愛,字蘼蕪,后改姓,名是,字如是,小字影憐,號我聞室主,人稱河東君。明末為吳江名妓,能詩善畫,多與名士往來。崇禎十三年,男裝訪錢謙益。次年,嫁謙益。南明亡,勸謙益殉國,不能從。入清,傳有密謀復明之舉。謙益死,族人要挾索舍,竟自縊死。有《河東君集》。
詞學圖錄
柳如是(1618-1664) 本姓楊,名愛,字蘼蕪,又有影憐、云娟等別名,改姓柳,名是,又名隱,字如是,號我聞室主人,人稱河東君。嘉興人。明末名妓。幼年為盛澤徐氏養(yǎng)女,后入?yún)墙氏嘀艿赖羌覟槭替?。繼為盛澤歸家院妓,交陳子龍,欲托身而未能。后嫁錢謙益為妾,謙益卒,族人爭產(chǎn),自經(jīng)死。有《戊寅草》、《湖上草》等。今人輯有《柳如是集》。詞見《戊寅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四
柳是,初名隱斐,字如是,小字影憐。常熟錢謙益?zhèn)仁摇?/blockquote>
戊寅草·序
余覽詩上自漢魏,放乎六季,下獵三唐。其間銘煙蘿土之奇,湖雁芙蓉之藻,固已人人殊,而其翼虛以造景,緣情以趨質,則未嘗不嘆神明之均也。故讀《石城》《京峴》《采菱》《秋散》之篇,與《寧墅》《麻源》《富春》之詠,是致莫長于鮑謝矣。現(xiàn)《白馬》《浮萍》《瑟調》《怨歌》之作,是情莫深于陳思矣。至巉巖駿發(fā),波動云委,有君父之思,具黯怨之志,是文莫盛于杜矣。后之作者,或短于言情之綺靡,或淺于詠物之窅昧,惟其惑于形似也。故外易而內傷,惟其務于侈靡也。故貌麗而神竭,此無論唐山班蔡之所不逮,即河朔漢南之才,雕思而多蒙密之失,深謀而益擬議之病,亦罕有兼者焉。故有嬡遠之略,而失在于整栗,此其流逸之患矣。有割曳之姿,而失在于壯溟,此其輕脫之患矣。夫言必詭以肆,氣必傲以騁,文必奔騰而涌瀏,義必澄泓而取寂,此皆非其至也。然可語于學士大夫之作,不可論于閨襟之什焉。乃今柳子之詩,抑何其凌清而瞷遠,宏達而微恣與?夫柳子非有雄妙窅麗之觀,修靈浩蕩之事,可以發(fā)其超曠冥搜之好者也。其所見不過草木之華,眺望亦不出百里之內,若魚鳥之沖照,駁霞之明瑟,嚴花肅月之繡染,與夫凌波盤渦,輕嵐晝日,蒹葭菰米,凍浦巖庵煙火之裊裊,此則柳子居山之所得者耳。然余讀其諸詩,遠而惻榮枯之變,悼蕭壯之勢,則有曼衍漓槭之思,細而飾情于潴者蜿者,林木之蕪蕩,山雪之脩阻,則有寒澹高涼之趣,大都備沉雄之致,進乎華騁之作者焉。蓋余自髫年,即好作詩。其所見于天下之變亦多矣。要皆屑屑,未必有遠旨也。至若北地創(chuàng)其室,濟南諸君子入其奧,溫雅之義盛,而入神之制始作,然未有放情暄妍,即房帷亦能之矣。迨至我地,人不逾數(shù)家,而作者或取要眇,柳廣遂一起青瑣之中,不謀而與我輩之詩竟深有合者,是豈非難哉?是豈非難哉?因足而欲以水竹之渺濛,庭階之薈翳,遂可以伏匿其聲援,而震怵其意氣,此實非矣。庶幾石林淙舍之寂,桂棟藥房之艷,天姥玉女、海上諸神山之侈以巨,使柳子游而不出焉者可也。夫靈矯絕世之人,非有以束之,固不可。笱天下有以束之,亦非處子最高之致也。則意者挾滄溟之奇,而堅孤棲之氣乎?夫道之不兼,斯遇之不兩得者也。故舍飆馳而就淡漠,亦取其善者而已。使繇是焉,寰中之趣,其亦可眇然而不睹也夫。 陳子龍題
柳如是詩·小引
予論次閨閣諸名家詩,必以河東為首?!盎ǚ腔?,霧非霧”,不足為其輕盈也?!坝衽鍋砻廊耍煜覐椌G綺”,不足為其和麗也?!扒锞沼屑焉m草自然香”,不足為其芳韻也。“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不足為其清遙也?!盁o情有恨何人見,月白清霜欲墮時”,不足為其幽怨怡悵也。蓋閑情澹致,風度天然,盡洗鉛華,獨標素質。而又日侍騷雅鉅公,揚扢古今,吐納珠玉,宜其遺眾獨立,令粉黛無色爾爾。豈止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而已哉!夫令暉容華,不聞哲耦,巖卿羽仙,終成怨婦。即香山之樊素,東坡之朝云,得所依矣。然讀“春隨樊素一時歸”與《六如塔銘》,輒為黯然魂消。且不聞二姬當日以紅香視草,素粉題箋,見重二公也。河東之遇,儷于二姬,而才復遠過焉。然則其冠冕閨閣諸名家,豈獨茲集而已哉! 梁溪鄒斯漪流綺題。
閨秀詞鈔·卷九
字如是,一字蘼蕪,號我聞居士,嘉興人,虞山錢宗伯謙益室。
鈕秀觚剩
如是,本吳江名妓,徐佛弟子,姓楊名愛,柳,其寓姓也。豐姿逸麗,翩若驚鴻,性敏慧,賦詩則工,尤長近體,作書得虞褚法。年二十馀歸虞山錢宗伯,而河東君之名始著。
婦人集
人目河東君,風流放誕,是永豐坊底物。冒褒注:河東君,錢尚書姬人。尚書筑“我聞”室以居之,常于鴛湖舟中作百韻以贈柳。中有云:“河東論氏族,天上問星躔。漢殿三眠貴,吳宮萬縷連?,幑獬斜?,玉氣夜生元?!庇衷疲骸袄w腰宜蹴鞠,弱骨稱秋千。天為投壺笑,人從爭博癲?!庇衷疲骸澳鬣烈嗪茫苎鷳z。薄病如中酒,輕寒未拆棉。清愁長約略,微笑與遷延。”君之風情與才藝,概可見矣。
西泠閨詠
如是,名是,亦名隱,又名因,本姓楊名愛,字影憐,一字蘼蕪,晚歸吳山錢宗伯,稱河東君。宗伯與為西湖之游,刻《東山倡和集》,顧苓撰河東君傳,徐芳撰柳夫人小傳。陳其年《婦人集》、徐釚《本事詩》、《三岡識略》、《觚剩》、《蓮坡詩話》、《柳南隨筆》皆載之。甲申以后,嘗勸宗伯殉國難,晚殉宗伯家難,世多賢之。墓在虞山耦耕堂故阯,迷失久矣。余宰琴河,訪得修之,且數(shù)碣焉?!疤一ǖ脷饷廊酥小保缡俏骱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1664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鉅鹿人,字猶龍,號雪樵。順治三年進士。入翰林,出為山西按察使,官至四川布政使。傅青主、孫夏峰、申□盟均與之交往。有《且亭詩》。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三
楊思圣,字猶龍,號雪樵,鉅鹿人。順治丙戌進士,歷官四川左布政使。有《且亭詩》。
清詩別裁集
字猶龍,直隸巨鹿人。順治丙戌進士,官四川布政使。著有《且亭集》。
維基
楊思圣,字猶龍,號雪樵,直隸鉅鹿(今屬河北省)人。清初政治人物。楊思圣于順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弘文院編修。官至四川布政使。卒贈工部侍郎。有《且亭集》。
楊璥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璥(1620年6月25日—?年),字執(zhí)玉,號若虛。北直隸河間府青縣人,順天府宛平縣籍,崇禎十二年己卯科中式順天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崇禎十六年癸未科會試書三房,中式第285名,殿試二甲17名,大理寺觀政。明亡后歸降李自成,授揚州府尹。隨后降清,授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順治二年(1645年),任陜西學政。順治四年,任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巡冀北道。順治七年,改湖廣布政使司參議、分守下湖南道。次年,改任山東按察副使分守登萊道。順治十一年,任江南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江寧道。順治十四年,改河南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汝南道。次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滴醵辏?662年),擔任山西鄉(xiāng)試正考官。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永寧,字地一,號坤元,晚號起齋,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