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詞典 3分類詞匯 23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由 → 繇由”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根源  拼音:gēn yuán
1.事物的本初或來源。《抱樸子。外篇。酒誡》:「縱心口之近欲,輕召災(zāi)之根源?!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詩:「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
2.事物的根本、基礎(chǔ)?!段簳>砹?。崔光傳》:「此乃學(xué)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傅茏咏鼇矸ㄐ灶H通,根源亦漸堅(jiān)固矣?!?br />3.追根尋問。南朝宋。謝靈運(yùn) 山居賦:「植物既載,動(dòng)物亦繁。飛泳騁透,胡可根源?!?br />4.根由,事情的始末、緣由?!督鹌棵贰返谌呕兀骸阜蛉寺犖艺f根源?!挂沧鳌父?。
《漢語大詞典》:本由
根由。 王闿運(yùn) 《〈八代文粹〉序》:“輒為述其本由,使必應(yīng)於經(jīng)義。”
分類:根由
《國語辭典》:緣故(緣故)  拼音:yuán gù
1.事情發(fā)生的因由?!度龂萘x》第二一回:「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老殘游記》第一二回:「初起不懂甚么緣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也作「原故」。
2.意外、變故?!都t樓夢》第九七回:「欲要叫人時(shí)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時(shí)自己同著雪雁和鸚哥等幾個(gè)小丫頭,又怕一時(shí)有什么緣故?!挂沧鳌冈省?。
《國語辭典》:緣因(緣因)  拼音:yuán yīn
原因。元無氏《小尉遲》第一折:「今日他在前廳上打磨兵器,收拾軍裝,不知為何?我且去問他一個(gè)緣因詳細(xì)咱?!乖?。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目下便登程,二人隨后跟;同去取書信,便得見緣因」。
《漢語大詞典》:端原
(1).原委;根由。《楚辭·九章·惜往日》“弗參驗(yàn)以考實(shí)兮” 漢 王逸 注:“不審窮覈其端原也?!?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出觀美俗,尤多《漢廣》之高;入奉慈顏,不憫《汝墳》之瘁。茲為竊冒,厥有端原。”
(2).依舊。
《漢語大詞典》:章本
根由;依據(jù)。《豆棚閑話·大和尚假意超升》:“只因后來的人無端穿鑿,説出許多地獄天堂,就起了騙人章本?!?/div>
《漢語大詞典》:根繇
根由。繇,通“ 由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縣令看見一干人綁了個(gè)和尚,又抬了一個(gè)死尸,究問根繇?!?span id="2gwboiv"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老丈肯把得此紙的根繇一説,愚師徒也剖心相告?!?/div>
分類:根由
《國語辭典》:本根  拼音:běn gēn
1.事物的根基?!段倪x。曹植。雜詩六首之一》:「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D(zhuǎn)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fēng)?!埂段倪x。曹囧。六代論》:「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蔭?!?br />2.事物的來歷。漢。王充《論衡。正說》:「說論語者,但知以剝解之問,以纖微之難;不知存問本根,篇數(shù)章目?!?/div>
《國語辭典》:本原  拼音:běn yuán
根源?!豆茏?。水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div>
《國語辭典》:根芽  拼音:gēn yá
1.植物根部長出來的幼芽。其出土后,經(jīng)過移植,可以成為獨(dú)立的植物體。
2.根源、緣由。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與我盡說緣由,細(xì)訴根芽?!?br />3.比喻后代或苗裔。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那一個(gè)無子嗣缺根芽,妝了些高馱細(xì)馬?!?/div>
《漢語大詞典》:事本
(1).從事根本之業(yè)。本,指耕戰(zhàn)。《商君書·壹言》:“﹝治國﹞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2).事情的根由。后漢書·李燮傳:“﹝ 燮 ﹞姊 文姬 為同郡 趙伯英 妻,賢而有智,見二兄歸,具知事本。” 王先謙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事本,謂事之所由生也?!?宋 葉適 《上韓提刑啟》:“忽被郡除,莫知事本?!?br />(3).猶根本大事。 宋 王讜 唐語林·品藻:“ 元宗 ( 唐玄宗 )曰:‘朕以天下事本付 姚崇 ,以卿坐鎮(zhèn)雅俗。’”
《國語辭典》:根原  拼音:gēn yuán
根由,事情的始末、緣由?!端疂G傳》第三二回:「問出那廝根原,解送官司理論?!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刚f無鬼就可以不敬祖宗,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挂沧鳌父础埂?/div>
分類:根源根由
《國語辭典》:追究  拼音:zhuī jiù
追溯探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贓物證見俱有了,望相公追究真情則個(gè)。」《紅樓夢》第六九回:「張華父子妄告不實(shí),懼罪逃走,官府亦知此情,也不追究,大事完畢?!?/div>
《國語辭典》:緣由(緣由)  拼音:yuán yóu
事情的緣起與由來。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詩:「中原正格斗,后會何緣由。」《儒林外史》第四○回:「蕭云仙到床面前請了父親的安,訴說軍前這些始末緣由?!挂沧鳌冈伞埂?/div>
《漢語大詞典》:本祖
根源、根由。 漢 王符 潛夫論·卜列:“名字者,蓋所以別眾猥,而顯此人爾,非以紀(jì)五音而定剛?cè)嵋?。今俗人不能推紀(jì)本祖,而反欲以聲音言語定五行,誤莫甚焉?!?/div>
分類:根源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