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渴賢(渴賢)
迫切地慕求賢才。語本孔叢子·公儀:“君若飢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 伋 亦愿在下風(fēng)?!?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píng)事公輔》詩:“入幕諸彥集,渴賢高選宜。”
《漢語大詞典》:樂賢(樂賢)
詩·小雅·南有嘉魚序:“《南有嘉魚》,樂與賢也?!?鄭玄 箋:“樂得賢者,與共立於朝,相燕樂也。”后因以“樂賢”謂樂于求賢。《宋書·文帝紀(jì)》:“朕寐寤樂賢,為日已久,而則哲難階,明揚(yáng)莫?jiǎng)??!?唐 皇甫湜 《明分》:“故君子指人之過為嫉惡,譽(yù)人之善為樂賢?!?/div>
分類:求賢
《漢語大詞典》:分餐
(1).相傳 周公 求賢殷切,熱心接待來客,以至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見《史記·魯周公世家》。后因以“輟洗分餐”形容殷勤待士的心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睢水:“ 雍丘 令 董生 ,仰餘徽於千載,遵茂美於絶代,命縣人 長(zhǎng)照 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輟洗分餐,諮謀帝猷?!?br />(2).亦作“ 分飡 ”。謂輸糧賑民。宋書·孝義傳·徐耕:“ 元嘉 二十一年,大旱民飢, 耕 詣縣陳辭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志欲自竭,義存分飡,今以千斛,助官賑貸?!?br />(3).一人一份飯菜,分別進(jìn)餐。《光明日?qǐng)?bào)》1985.7.27:“在家庭里實(shí)行分餐,一人一份飯菜,還可以培養(yǎng)兒童不挑食、獨(dú)立做完一件事的好習(xí)慣?!?/div>
《漢語大詞典》:訪賢(訪賢)
訪求賢能之士。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褒 漢 藩之治民,并訪賢以招明。”南史·梁紀(jì)上·武帝上:“庚午,詔分遣內(nèi)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謡,訪賢舉滯?!?劉紹棠 《漁火》第三章三:“反正他有求于 姚將軍 ,必然再來 渭水 訪賢?!?/div>
《漢語大詞典》:搜才
尋求賢才。南史·謝莊傳:“于時(shí)搜才路狹, 莊 表陳求賢之義?!?唐 李商隱 《為舉人獻(xiàn)韓郎中表》:“郎中搜才路廣,登客門寬。”
《漢語大詞典》:巖夢(mèng)(巖夢(mèng))
史記·殷本紀(jì):“ 武丁 夜夢(mèng)得圣人,名曰 説 。以夢(mèng)所見視羣臣百吏,皆非也。於是迺使百工營(yíng)求之野,得 説 於 傅巖 中。是時(shí) 説 為胥靡,筑於 傅險(xiǎn) 。見於 武丁 , 武丁 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 殷 國(guó)大治?!焙笠浴皫r夢(mèng)”喻指君主求賢的愿望。 唐 孟郊 《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詩:“洞隱諒非久,巖夢(mèng)誠(chéng)必通?!?/div>
《漢語大詞典》:獵賢(獵賢)
搜求賢人。 唐 林琨 《駕幸溫泉宮賦》:“我皇將出豫滌心,觀風(fēng)獵賢?!?唐 馬戴 《校獵曲》:“當(dāng)時(shí)能獵賢,保國(guó)兼保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 麻徵君 ﹞《戲題太公釣魚圖》云:‘向使 文王 不獵賢,一竿潦倒 渭河 邊?!?/div>
《國(guó)語辭典》:捉發(fā)(捉髮)  拼音:zhuō fǎ
以手握發(fā)。形容非常急迫,來不及束發(fā)?!蹲髠?。僖公二十八年》:「叔孫將沐,聞君至,喜,捉發(fā)走出,前驅(qū)射而殺之?!埂痘茨献?。氾論》:「當(dāng)此之時(shí),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fā),以勞天下之民?!?/div>
《國(guó)語辭典》:握發(fā)(握髮)  拼音:wò fǎ
比喻急于接待賢士。參見「握發(fā)吐哺」條?!队讓W(xué)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發(fā)而待士。」
《國(guó)語辭典》:秦穆公  拼音:qín mù gōng
春秋時(shí)代秦國(guó)國(guó)君。嬴姓,名任好。勤求賢士,得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助晉文公歸晉。周襄王時(shí)伐西戎,開地千里,襄王命為西方諸侯之伯,遂霸西戎。在位三十九年。謚穆。春秋五霸之一。
《漢語大詞典》:旌幣(旌幣)
亦作“旍幣”。 招求賢士時(shí)所饋贈(zèng)的幣帛。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 太祖 為太傅,教辟 僧紹 及 顧歡 、 臧榮緒 以旍幣之禮,徵為記室參軍?!?span id="qjbtaho" class="book">《南史·明僧紹傳》:“﹝ 齊高帝 ﹞以旌幣之禮,徵為記室參軍,不至?!?/div>
《漢語大詞典》:燕昭好馬(燕昭好馬)
燕昭王 喜愛駿馬。后作求賢之典。《舊唐書·薛登傳》:“ 燕昭 好馬,則駿馬來庭; 葉公 好龍,則真龍入室?!眳⒁姟?燕駿千金 ”。
《漢語大詞典》:燕駿千金(燕駿千金)
戰(zhàn)國(guó) 時(shí),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 郭隗 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guó)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謝賜衣帶鞍馬表》:“ 舜 裳五色,慚微裨補(bǔ)之能; 燕 駿千金,愿廣招徠之意?!?/div>
《國(guó)語辭典》:一沐三捉發(fā)(一沐三捉髮)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ǎ
比喻求賢心切。參見「握發(fā)吐哺」條?!痘茨献?。氾論》:「當(dāng)此之時(shí),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fā),以勞天下之民?!埂妒酚?。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div>
《漢語大詞典》:一沐三握發(fā)(一沐三握髮)
見“ 一沐三捉髮 ”。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文王 日昃不暇食,此謂演而益卦; 周公 一沐三握髮,為 周 攻法制而 周 道不弊?!?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 干王 恩高量廣,不以初交見嫌,不以觸犯見罪,雖興 周 之 姬旦 ,一飯吐三餔,一沐三握髮,無以過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飯三吐哺(一飯三吐哺)
謂一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喻求賢殷切。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 戒 伯禽 曰:‘我 文王 之子, 武王 之弟, 成王 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 魯 ,慎勿以國(guó)驕人?!?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干王恩高量廣,不以初交見嫌,不以觸犯見罪,雖興 周 之 姬旦 ,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無以過也?!眳⒁姟?一沐三捉髮 ”。
《國(guó)語辭典》:一沐三捉發(fā)(一沐三捉髮)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ǎ
比喻求賢心切。參見「握發(fā)吐哺」條?!痘茨献?。氾論》:「當(dāng)此之時(shí),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fā),以勞天下之民?!埂妒酚?。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div>
《國(guó)語辭典》:求賢用士(求賢用士)  拼音:qiú xián yòng shì
徵求賢能,任用才士。元。白樸《博望燒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賢用士哩,你依著師父出去。」也作「求賢下士」。
《國(guó)語辭典》:求士莫求全  拼音:qiú shì mò qiú quán
徵求賢才不要苛求他十全十美,毫無缺點(diǎn)?!队讓W(xué)瓊林。卷一。武職類》:「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