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求賢(求賢)  拼音:qiú xián
訪求賢能的人?!段倪x。陸機。辯亡論下》:「其求賢如不及,恤民如稚子?!埂端问贰>硭乃牧?。忠義傳一。李若水傳》:「正宜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其寸長遠見,以興治功。」
《國語辭典》:求賢用士(求賢用士)  拼音:qiú xián yòng shì
徵求賢能,任用才士。元。白樸《博望燒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賢用士哩,你依著師父出去。」也作「求賢下士」。
《國語辭典》:求賢如渴(求賢如渴)  拼音:qiú xián rú kě
訪求賢才,有如口渴急于飲水一般。形容尋才的心情非常迫切?!逗鬂h書。卷六一。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也作「求賢若渴」、「思賢如渴」。
《國語辭典》:求賢若渴(求賢若渴)  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
慕求賢才,有如口渴急于飲水。形容求才的心情非常迫切?!端鍟?。四七。韋世康傳》:「朕夙夜庶幾,求賢若渴,冀與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埂度龂萘x》第四七回:「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今觀此問,甚不相合。」也作「求賢如渴」、「思賢如渴」。
《國語辭典》:求賢如渴(求賢如渴)  拼音:qiú xián rú kě
訪求賢才,有如口渴急于飲水一般。形容尋才的心情非常迫切?!逗鬂h書。卷六一。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挂沧鳌盖筚t若渴」、「思賢如渴」。
《國語辭典》:求賢下士(求賢下士)  拼音:qiú xián xià shì
招求賢能,禮遇才士。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七出:「每勸圣上誠意正心,求賢下士,圣上為之改容?!埂端逄蒲萘x》第八二回:「乞陛下特恩,賜以冠帶,更使一朝臣往宣,乃見圣主求賢下士之至意?!挂沧鳌盖筚t用士」。
《漢語大詞典》:吁?。ɑn俊)
求賢。書·立政:“迪惟 有夏 ,乃有室大競,吁俊尊上帝。” 孔穎達 疏:“招呼賢俊之人,與共立於朝,尊事上天?!?蔡沉 集傳:“當王室大強之時,而求賢以為事天之實也。”
分類:求賢
《漢語大詞典》:燕昭
即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后代稱其為渴于求賢之君。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 樂毅 信功於 燕昭 ,而見疑於 惠王 ?!?唐 沈亞之 《上壽州李大夫書》:“昔者 燕昭 以千金市駿骨而百代稱之?!?宋 范仲淹 《上張右丞書》:“昔 郭隗 以小才而逢大遇,則 燕昭 之名于今稱道?!?清 陳維嵩 《賀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詞:“憑高對景心俱折,關情處, 燕昭 、 樂毅 ,一時人物?!眳⒁姟?燕隗 ”、“ 燕臺 ”。
《國語辭典》:市駿(市駿)  拼音:shì jùn
比喻求賢。參見「千金市骨」條。南朝梁。蕭統(tǒng) 答東湘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又愛賢之情,與時而篤,冀同市駿,庶匪畏龍?!固?。駱賓王〈與程將軍書〉:「燕昭王為市駿之資,郭隗居禮賢之始。」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急賢(急賢)
重賢;急于求賢。 南朝 梁 任昉 《求薦賢士詔》:“庶同則哲之明,稱朕急賢之旨。”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卷上:“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士來。時 元崇 為翰林學士,中外榮之。自古急賢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三:“先是 高宗 南渡,急賢如饑渴?!?/div>
分類:急于求賢
《漢語大詞典》:馬骨(馬骨)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欲求賢才, 郭隗 以買千里馬為喻,說古代有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必聞風而至。事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馬骨”喻賢才俊士。 明 張煌言 《感遇》詩:“落拓何曾夸馬骨,淹留豈為戀豬肝。” 清 朱之瑜 《與源綱條書》之一:“是則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為五百金之馬骨矣。”
《漢語大詞典》:市骨
指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用千金買千里馬骨以求賢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攬人才之迫切。南史·鄭鮮之傳:“昔 葉公 好龍而真龍見, 燕昭 市骨而駿足至?!?唐 柳宗元 《斬曲幾文》:“ 昭王 市骨, 樂毅 歸 燕 ?!?清 魏源 《都中吟》:“市骨招駿人才出,縱不拔得十五終得一?!眳⒁姟?千金市骨 ”。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搜賢(搜賢)
訪求賢才。 唐 岑參 《招北客文》:“布德垂?jié)?,搜賢修文;皇化欣欣,煦然如春。”
《漢語大詞典》:貪賢(貪賢)
渴求賢才。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今 戣 幸無疾疹,但以年當致事,據(jù)禮求退,陛下若不聽許,亦無傷於義,而有貪賢之美?!?宋 朱松 《賀謝參政除萬壽侍讀啟》:“西學貪賢,方渴謨猷之苦;殊庭庀職,聿彰體貌之隆?!?宋 王安石 《與王宣徽書》:“圣上貪賢,想必未遂高懷?!?/div>
分類:求賢賢才
《漢語大詞典》:筑金(築金)
指 燕昭王 筑 黃金臺 招賢事。喻好賢、求賢。 唐 韓偓 《贈隱逸》詩:“莫笑亂離方解印,猶勝顛蹶未抽簪。筑金誘得非名士,況是無人解筑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