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0詞典 11分類詞匯 29
《國語辭典》:基礎免疫(基礎免疫)  拼音:jī chǔ miǎn yì
疫苗的接種,有些須分幾期注射,如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混合疫苗即須分三期注射,第一期疫苗注射所形成的免疫稱為「基礎免疫」。
《國語辭典》:皮內(nèi)反應法(皮內(nèi)反應法)  拼音:pí nèi fǎn yìng fǎ
將某種診斷液或藥品,少量皮內(nèi)注射人體或其他動物,以觀察其反應來診斷疾病或過敏癥的方法。
《國語辭典》:點滴靜脈注射(點滴靜脈注射)  拼音:diǎn dī jìng mài zhù shè
經(jīng)由輸液管將藥水慢慢滴入病患靜脈血管內(nèi)的注射方式。
《國語辭典》:小兒麻痹疫苗(小兒麻痹疫苗)  拼音:xiǎo ér má bì yì miáo
為預防小兒麻痹感染的疫苗,有口服用的沙賓疫苗和注射用的沙克疫苗兩種。
《國語辭典》:預防注射(預防注射)  拼音:yù fáng zhù shè
將疫苗注射進入健康的人體中,藉由體內(nèi)之主動免疫反應產(chǎn)生對于特定或類似病原的抗體,以達到增強對該疾病之抵抗力或預防感染的目的。也稱為「預防接種」。
《國語辭典》:黃皮書(黃皮書)  拼音:huáng pí shū
1.法國政府所公布的正式文書。因封面為黃色,故稱為「黃皮書」。
2.出入境時所需具備的個人防疫注射證明書。其封面為黃色,故稱為「黃皮書」。
《國語辭典》:打點滴(打點滴)  拼音:dǎ diǎn dī
將輸注液以慢速注入靜脈血管的注射方式。如:「他如果再無法進食,恐怕就要送醫(yī)院打點滴補充營養(yǎng)?!?/div>
《國語辭典》:補針(補針)  拼音:bǔ zhēn
對人體具有滋補效果的注射液。如:「他的身體衰弱,需要注射補針增強體力?!?/div>
《國語辭典》:拒毒  拼音:jù dú
禁絕吸食或注射安非他命等毒品。如:「這位當紅藝人擔任宣傳拒毒運動的代言人,形象很好?!?/div>
《國語辭典》:注射筒  拼音:zhù shè tǒng
用來注射藥物或抽出體內(nèi)液體的玻璃或塑膠管。如:「塑膠注射筒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注射醫(yī)療器材?!?/div>
《國語辭典》:抗血清  拼音:kàng xiě qīng
含有抗體的血清,是動物經(jīng)注射抗原或得到感染后,受抗原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一種蛋白質(zhì)。
《國語辭典》:鹽水針(鹽水針)  拼音:yán shuǐ zhēn
一種含有氯化鈉無菌溶液的注射針劑。通常用于改善失水、失鈉等病癥。
《國語辭典》:血清病  拼音:xiě qīng bìng
因注射免疫血清而發(fā)生蕁麻疹及中毒的病癥。常出現(xiàn)發(fā)燒、氣喘、關節(jié)痛等癥狀。
《國語辭典》:皮下注射  拼音:pí xià zhù shè
將藥劑直接注射在皮下組織的方式。如一般疫苗制劑的給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