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四一趙叔涔,宗室,克恭子。紹興七年知建昌軍。十八年知郢州,閏八月除知湖州。后官至左中奉大夫、開國男。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七、一八五,《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之二,《宋史》卷二四一《宗室世系表》二七。
人物簡介
簡介慶元五年(1199)任惠州知州。嘉定九年(1216)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9月宮觀。嘉定九年(1216)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起深,黃巖人。洪武末為樂清訓導有直正齋集
人物簡介
維基邊涔(1503年—1537年),字文躍,號云莊,直隸河間府任丘縣人,官籍。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三甲第二百一十三名進士。兵部觀政,授常州府推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允原作胤。避清諱。明汾州府人,字汝錫,號文谷,又號管涔山人。嘉靖十一年進士,以藩戚外補陜西提學僉事。官至浙江布政司參政。有《文谷集》、《霞海編》。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汝錫,汾州人。嘉靖壬辰賜進士第二,以王府親外補陜西提學僉事。歷浙江右布政使。有《文谷集》。
維基孔天胤(1505年—1581年),字汝錫,號文谷,又號管涔山人,山西汾陽文同里百金堡(今文水西槽頭鄉(xiāng)百金堡村)人,詩人,榜眼。父孔麟為儀賓。嘉靖十年(1531年)中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次年聯(lián)捷壬辰科(1532年)會試第272名,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以藩戚不能任官于朝,遂授正五品,外補陜西按察使司僉事,十一年七月改任提學僉事,后被貶為祁州知州,復升河南按察使司僉事、陜西右參議,復補河南左參議,歷升浙江提學副使、參政、按察使、陜西右布政使。官至河南左布政使。致仕歸里后,建造文苑清居、寄拙園,與友人吟詠,優(yōu)悠林下終老。門人私謚文靖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45
【介紹】:
明湖廣澧州人,字國寶,號涔涯。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安福知縣,調(diào)建安,參預鎮(zhèn)壓華林軍。擢御史,歷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先后疏浚運河、黃河。官至戶部尚書。
維基李如圭(15世紀—16世紀),字國寶,湖廣岳州府澧州人。李如圭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湖廣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499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安福知縣,調(diào)任建昌,于兩地釐剔弊奸,盜賊都望風而去。正德四年他升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福建時貪官都被他引退,嘉靖初年外調(diào)廣西府江兵備道副使,澄清該處政治,并征討掠奪的瑤族人,馀暇亦留心學校。嘉靖七年(1528年),李如圭自陜西按察使升右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兩年后因延綏地方饑荒,在夏言推薦下升官延綏巡撫,上疏荒政十多條,朝廷讓他便宜行事,救活數(shù)十萬人,惟次年(1531年)遭戶科左給事中孫應奎彈劾他久病不能理事而致仕。嘉靖十四年(1535年),李如圭獲原官起用為河道總督,改設河流閘座引來湖水,次年(1536年)升官兵部右侍郎,轉吏部右侍郎、戶部戶部侍郎總督倉場兼西苑農(nóng)事,明世宗到顯陵拜祭時與靖遠伯王瑾居守北京。嘉靖十八年(1539年),李如圭升任南京工部尚書,次年(1540年)調(diào)為戶部尚書,二十一年(1542年)被吏科給事中周怡論劾而致仕。他學期用世,曾于書室寫下「宏濟艱難」四大字,任官時總會表彰先賢、鼓勵后進;對家人有禮,接待鄉(xiāng)里友善,家產(chǎn)僅供給食,家祖遺產(chǎn)都讓給弟弟,任官久年只有藏書豐富,著有《懷古集》,死后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維基韓琳(16世紀—1620年代),字景圭,號管涔,陜西西安府涇陽縣人。韓琳是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的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獲授淄川知縣,四十八年(1620年)調(diào)任聊城知縣,為政平易不嚴苛,在兩地都有惠政,升戶部郎中,當時魏珰專權,御史袁化中、李應升因言入獄,他人都害怕惹禍不敢說話,只有韓琳入獄送來飲食,袁化中掩面對他說:「希望你不要再來,我們這些直言者理應如此,先生不要為我們受苦?!股V辰沅道兵備右參議,辰沅瀕臨瑤族、苗族住處,叛服不定,琳恩威并施使異族懾服,不久去世,著有《武陵初草》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