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1,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云湖
冰湖
明圣湖
中湖
郎官湖
湖濼
湖常
湖灘
湖蕩
鴛鴦湖
龜湖
湖高
蓮湖
瑁湖
湖目
《駢字類編》:云湖(云湖)
潯陽記:晉義熙中,吳隸于云,湖中為魚塞,有人語之,晚當有大魚攻塞,幸勿害之。隸曰諾。頃之大魚至,群魚從之,同侶不知殺之。其夕風雨晦冥,魚悉飛上木間,因呼為飛魚徑。去德化縣城西二里。 孫逖尋龍湍觀歸湖中詩:星使下仙京,云湖喜畫晴。
《漢語大詞典》:冰湖
(1).結(jié)了冰的湖泊。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之五:“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br />(2).高山洼處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人民日報》1960.6.2:“尤其是在有冰川冰湖的地方,可看到絕妙的景色:遠處是座座高入云霄的皓皓雪山,近處是一塊塊碧綠的湖水?!?/div>
《漢語大詞典》:明圣湖(明聖湖)
即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西湖總敘:“ 西湖 ,故 明圣湖 也…… 漢 時,金牛見湖中,人言明圣之瑞,遂稱 明圣湖 。以其介于 錢塘 也,又稱 錢塘湖 。以其輸委于 下湖 也,又稱 上湖 。以其負郭而西也,故稱 西湖 云?!?/div>
《駢字類編》:中湖
水經(jīng)注:楊水又東北路曰湖水。注之。湖在大港北巷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昏官湖,三湖合為一水。
《漢語大詞典》:郎官湖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漢陽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與故人尚書郎 張謂 、 沔州 牧 杜公 、 漢陽 宰 王公 ,觴于 南湖 。 張 請 李白 為湖標一嘉名,以傳不朽, 白 因舉酒酹水,改 南湖 為 郎官湖 ,并賦《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詩,有句云:“四坐醉清光,為歡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 郎官湖 ?!眳㈤啽驹娦?。
《駢字類編》:湖濼(湖濼)
宋史河渠志:見經(jīng)浜下。
《駢字類編》:湖常
韓愈路公神道碑銘:李锜將反,以聞,置鄉(xiāng)兵萬二千人。锜反,命將期以卒救湖、常,坐牢江東心。锜以無助敗縳。
《高級漢語詞典》:湖灘  拼音:hú tān
湖邊淺灘,水深淹沒,水淺露出
《漢語大詞典》:湖蕩(湖蕩)
淺水湖。一般長有蘆葦水草,多港汊。《水滸傳》第十九回:“若説這個 石碣村 湖蕩,緊靠著 梁山泊 ,都是茫茫蕩蕩,蘆葦草蕩。”《水滸傳》第一二○回:“四圍港汊,前后湖蕩,儼然是 梁山泊 水滸寨一般?!?/div>
《國語辭典》:鴛鴦湖(鴛鴦湖)  拼音:yuān yāng hú
湖泊名:(1)位于浙江省嘉興,由長水塘諸水匯合而成,為游覽勝地。(2)位于臺灣北部雪山山脈內(nèi),列于雪白山主峰,唐穗山、四周山之間,西丘斯山之側(cè)。長約五百七十五公尺,寬約二百公尺。因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tài)資源,已被列入自然保留區(qū)。
《駢字類編》:龜湖(龜湖)
明一統(tǒng)志:龜湖山在武昌府嘉魚縣西南三十里,近山有水名龜湖,故名。
又龜湖山,在南雄府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山上有湖,云有五色靈龜出其中,禱雨有應。
《駢字類編》:湖高
宋史食貨志:江東帥臣李光言:明、越之境,皆有陂湖,大抵湖高于田,田又高于江海,旱則放湖水溉田,澇則決田水入海,故無水旱之災。
《駢字類編》:蓮湖(蓮湖)
水經(jīng)注:淮水又東與申陂水合,水上承申陂于新息縣北,東南流,分為二水。一水徑深丘西,又屈徑其南,南派為蓮湖水,南流注于淮。淮水又左迤流結(jié)兩湖,謂之東西蓮湖矣。 明一統(tǒng)志:蓮湖橋在廣信府弋陽縣西。
《漢語大詞典》:瑁湖
湖名。在 華亭縣 (今 上海 松江 )西,相傳是 三國 吳 陸瑁 的養(yǎng)魚池。 宋 梅堯臣 《陸瑁養(yǎng)魚池》詩:“來觀 瑁湖 水,乃是 陸生 居。”
《漢語大詞典》:湖目
蓮子的異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 清河王 ﹞語主簿 房叔道 曰:‘湖目之事,吾實未曉?!?叔道 對曰:‘藕能散血。湖目蓮子,故令公思。’” 唐 皮日休 《夏景沖淡偶然作》詩之二:“ 天臺 畫得千廻看,湖目芳來百度游。” 宋 蘇軾 《憶江南寄純?nèi)纭?/a>詩之二:“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