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瓶沉
    
玉簪中斷
 
井引銀瓶
 
墻頭梅下
 
墻陰窺駐馬
 
銀瓶引
  
立馬窺墻
 
瓶墮簪折
 
墻頭女勾引馬上郎


《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七〈新樂府: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zhuǎn)雙蛾遠(yuǎn)山色。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妾弄青梅憑短墻【妾弄青梅倚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闇合雙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xiāng)。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典故
玉簪羅帶
 
羅帶玉簪
 
簪山帶水
 
江縈羅帶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四〈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赴任】〉【案:嚴(yán)謨也?!?/span>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案:音簪。】。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yuǎn)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國語辭典》:玉簪  拼音:yù zān
1.首飾,玉制的發(fā)簪。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玉簪久落鬢,羅衣長掛屏。」也稱為「玉搔頭」。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屬,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約一公尺。葉大,呈綠色,卵形。六、七月開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頭,有香味。其葉可治蛇傷,花可治喉痛。
《國語辭典》:碧玉簪  拼音:bì yù zān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禮部尚書張瑞華,有女玉貞,許同鄉(xiāng)秀才趙啟賢為妻,表兄陸某因求婚被拒,懷恨在心,故設(shè)計騙得玉貞的碧玉簪,假造情書,致趙、張二人婚姻不合,玉貞悒郁成疾,后張瑞華親至趙府質(zhì)問,陸畏罪自殺,真相始得大白。
《漢語大詞典》:碧玉篸
亦作“ 碧玉簪 ”。 用碧玉制成的簪。亦喻蒼翠挺拔的山峰。 唐 韓愈 《送桂州嚴(yán)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前蜀 薛昭蘊 《女冠子》詞:“髻綰青絲髮,冠抽碧玉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桂林集句》詞:“江山好,青羅帶,碧玉簪。” 姚錫鈞 《消息詞》之二:“當(dāng)簾奩鏡春風(fēng)細(xì),涼上兒家碧玉篸。”
《漢語大詞典》:玉簪花
花名。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坐近幽闌,噴清香玉簪花綻?!?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七月·時品》:“至於剪秋羅、玉簪花、芙蓉花、雁來紅,又不若秋海棠?!眳⒁姟?玉簪 ”。
分類:花名
《國語辭典》:玉簪  拼音:yù zān
1.首飾,玉制的發(fā)簪。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玉簪久落鬢,羅衣長掛屏。」也稱為「玉搔頭」。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屬,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約一公尺。葉大,呈綠色,卵形。六、七月開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頭,有香味。其葉可治蛇傷,花可治喉痛。
《漢語大詞典》:玉簪記
傳奇劇本。明代高濂作。取材于《古今女史》。書生潘必正在女貞觀遇道姑陳妙常,互生愛情而私自結(jié)合。觀主發(fā)覺,逼必正赴試。后必正得官,迎娶陳妙常。《琴挑》、《偷詩》、《秋江》等折子戲均出于此。
《漢語大詞典》:玉簪棒兒(玉簪棒兒)
首飾名。即玉搔頭。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 安太太 ﹞彆著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的玉簪棒兒?!眳⒁姟?玉簪 ”。
《國語辭典》:玉簪  拼音:yù zān
1.首飾,玉制的發(fā)簪。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玉簪久落鬢,羅衣長掛屏?!挂卜Q為「玉搔頭」。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屬,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約一公尺。葉大,呈綠色,卵形。六、七月開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頭,有香味。其葉可治蛇傷,花可治喉痛。
《分類字錦》:水玉簪頭(水玉簪頭)
溫庭筠 題李處士幽居詩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
分類:
《國語辭典》:玉搔頭(玉搔頭)  拼音:yù sāo tóu
1.女子的首飾,玉制的發(fā)簪。因漢武帝李夫人以玉簪搔頭,所以稱玉簪為「玉搔頭」。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挂卜Q為「玉簪」。
2.清李漁笠翁十種曲之一,敘述明武宗微服出行與名妓劉倩倩相戀的故事。
《國語辭典》:玉簪  拼音:yù zān
1.首飾,玉制的發(fā)簪。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玉簪久落鬢,羅衣長掛屏。」也稱為「玉搔頭」。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屬,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約一公尺。葉大,呈綠色,卵形。六、七月開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頭,有香味。其葉可治蛇傷,花可治喉痛。
《漢語大詞典》:瑤簪
(1).玉簪。 唐 杜牧 《黃州準(zhǔn)赦祭百神文》:“瑤簪繡裾,千萬侍女。酬以觥斝,助之歌舞。” 元 王沂 《古宮人怨》詩:“粧成陪玉輦,舞罷墜瑤簪?!?清 湯春生 《夏閏晚景瑣說》:“入傍妝臺,對芙蓉鏡,卸鬢邊雙鳳,重綰云髻,插瑤簪,堆茉莉?!?br />(2).借指美女。 明 張鳳翼 《灌園記·法章聞變》:“想往日鳳樓鶴禁,列兩行寳珥瑤簪?!?br />(3).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巖洞:“ 桂 之千峯,皆帝無延緣,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筍瑤簪,森列無際?!币槐咀鳌?瑤篸 ”。
《漢語大詞典》:瓊簪(瓊簪)
玉簪。《南齊書·崔祖思傳》:“瓊簪玉筯,碎以為塵;珍裘繡服,焚之如草。” 宋 張先 《酒泉子》詞:“闌前偷唱擊瓊簪,前事總堪惆悵?!?清 洪升 《長生殿·寄情》:“試將銀榜端詳覷,不免抽取瓊簪輕叩關(guān)。”
分類:玉簪
《漢語大詞典》:瑤篸
(1).猶玉簪。篸,通“ 簪 ”。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宋 范成大 《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詩:“湖南山色夾江來,無復(fù)瑤篸插天起?!?br />(2).猶玉簪。篸,通“ 簪 ”。比喻白色細(xì)長的花瓣。 清 曹寅 《廊前手植玉蘭盛開》詩:“依稀夢里朝無路,十萬瑤篸玉色同?!?/div>
《漢語大詞典》:綠莊嚴(yán)(緑莊嚴(yán))
草名。玉簪之別名。見 宋 陶穀 清異錄·護(hù)階君子。
分類:玉簪
《國語辭典》:墻頭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愛慕。唐。白居易 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乖?。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墻頭馬上?!?br />2.雜劇名。元白樸作,演裴少俊與李千金相戀,私訂終身的故事。因少俊過洛陽李氏園,于馬上見墻頭女子甚美,遂作詩投之而結(jié)緣,故稱為《墻頭馬上》。
《國語辭典》:瓶沉簪折(瓶沉簪折)  拼音:píng chén zān zhé
瓶子沉到水底難再尋得,簪子折斷亦難再復(fù)合。比喻男女訣別。語出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挂沧鳌钙繅嬼⒄邸埂?/div>
《漢語大詞典》:癡?。òV?。?/div>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韋處士老舅》詩:“憶昨癡小年,不知有經(jīng)籍?!?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宋 范成大 《櫻桃花》詩:“玉梅一見憐癡小,教向傍邊自在開?!?/div>
分類:幼稚幼弱
《漢語大詞典》:馬上墻頭(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戀之處。 宋 晁端禮 《水龍吟》詞:“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rèn)。” 元 童童學(xué)士 《新水令·念遠(yuǎn)》套曲:“馬上墻頭,月底星前,窓間簾下,容易得歡洽。” 清 謝學(xué)崇 《念奴嬌》詞:“遮莫馬上墻頭,桃花人面,忍令春無主。”參見“ 墻頭馬上 ”。
《國語辭典》:墻頭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愛慕。唐。白居易 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墻頭馬上?!?br />2.雜劇名。元白樸作,演裴少俊與李千金相戀,私訂終身的故事。因少俊過洛陽李氏園,于馬上見墻頭女子甚美,遂作詩投之而結(jié)緣,故稱為《墻頭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