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撫州金溪人,字廷哲。博學有文名。順帝至正八年進士,辟江浙行省掾。至正中薦授本縣令,以善績稱。元末兵亂,浮海至大都卒,門人私謚文貞先生。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元哲,撫州人。登進士,辟省掾以薦為縣尹有集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饒州樂平人,字克升。朱以實子。于經(jīng)傳百家之書,禮樂律歷制度名物之數(shù),無不貫悉。學者稱明所先生。順帝至正初征至京師,授翰林直學士。勸帝親賢、遠佞、修德、恤民諸事。當國者惡其切直,出為金華學正。有《四書通旨》。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克升,樂平人。遷金山至正辛巳領浙江鄉(xiāng)薦歷處州教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用賓。博學強記,貫穿經(jīng)史百家。隱居村野,淡然自適,號水村隱者。洪武六年舉茂才,復以文學薦,授休寧教諭,以身作則,教授矻矻忘寢食,士不懲自勸。秩滿命供奉翰林,以老辭,教授九江而卒,門人私謚清節(jié)先生。有《書隱集》、《西上集》、《南游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號強齋。少從楊維楨習《春秋》。博學精審,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陽教諭。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門人私謚文懿先生。有《道學統(tǒng)系圖》、《強齋集》、《陜西圖經(jīng)》、《關中名勝集》、《昆山志》、《咸陽志》。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奎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洪武初以薦除咸陽教諭。門人私謚文懿先生。有強齋集十卷。 (《四庫總目》:元、明之間,承先儒篤實之馀風,乘開國渾樸之初運,宋末江湖積習,門戶流波,湔除已盡,故發(fā)為文章,雖不以華美為工,而訓詞爾雅,亦頗有經(jīng)籍之光。如殷奎等在當時不以詞翰名,而行矩言規(guī),學有根柢,要不失為儒者之言,視后來雕章繪句,乃有徑庭之別矣。 《姑蘇志》:殷奎文章精審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學統(tǒng)緒圖》、《家祭儀》,《昆山志》、《咸陽志》、《關中名勝集》,《陜西圖經(jīng)》、《婁曲叢稿》、《支離槁》、《渭城寐語》。 田按;孝章以薦試高等將授郡縣職,母老請近地,忤旨,除咸陽教諭。其之官也,王常宗贈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贈詩。季迪詩云:「獨抱遺經(jīng)出董帷,秋風匹騎入關遲。用儒幸際千年會,造士欣為一縣師。鴻雁云低秦壘角,牛羊草沒漢陵碑?;掠渭娴糜^形勝,莫向尊前嘆別離。」文仲詩云:「西上長安跋涉勞,三千里外朔風號。地連渭水秦川近,山接終南太華高。故國總消龍虎氣,斷碑猶打駱駝膏。一官莫笑儒林選,曾捧瑯函覲赭袍。」明敏詩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隨聲教向關中。百年禮樂亦重見,萬國車書嘉會同。泰華云開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他時太史瞻星地,應說奎光聚井東。」子英詩云:「圣代崇文化,賢良起草萊。鳳鳴陽谷日,魚躍禹門雷。匠石無遺棄,洪纖在剪裁。咸陽秦赤縣,博士楚宏材。話別嗟吾老,橫經(jīng)羨子才。渡江淮浦迥,溯潁蔡河開。紅樹迎官肪,黃華映酒杯。紀行應俊逸,覽古定徘徊。遵陸由梁苑,馮虛自吹臺。汲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蹋月車鳴鐸,嘶風騎卷埃。吳音傖父訝,儒服虜人猜。應為青山住,知懸白日聵。解鞍依近郭,縱馬龁枯荄。風急狂狐嘯,天高鴻雁哀。詩情秋共澹,鄉(xiāng)夢曉同催。喜見烽煙息,愁聽驛鼓槌?;⒗伪瘧?zhàn)骨,緱嶺覓仙胎。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山川猶鞏固,風物亦奇侅。雞唱函關啟,龍飛太華來。碑亭矜漢好,浴毆吊唐災。多士爭先迓,諸生獲后陪。獻菹芹實豆,舍菜酒崇罍。五傳遺經(jīng)在。三馀萬卷該。尊王明大義。抑伯黜渠魁。寒榻皋比設,朝盤苜蓿堆。樹萱思奉母,援桂念提孩。有弟能調(diào)膳,何郵不寄梅。五陵還突兀,八水自縈回。選勝筇扶手,遐觀笏拄頦。壞基留宿草,斷礎長荒苔。異域多佳處,茲游實壯哉!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孝章曾與顧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覽古》諸作,情韻不匱,亦是瑯瑯雅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師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剛直名。后補閩省理官。明洪武初,征錄師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薦,乃避居山陰,更名悅。其從弟仕于朝者,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謚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元詩選
性之,字友初,尚書師泰族子也。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補閩理官。明洪武初,徵錄師泰后,大臣以性之薦。性之避居越之山陰,更名悅。從兄弟同仕于朝,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謚曰貞晦,以世家宣城之南湖,因號「南湖先生」,有南湖集藏于家。弘治間,六世孫吏部員外郎欽出示李少師東陽,少師稱其詩清新可傳,為刪去什之一,付欽刊刻行世。錢唐田參議汝成謂友初詩才清麗,但纖濃乏骨。其《湖上春歸》、《吳山游女》、《送戴伯貞還廣西》諸詩,敘事委曲而感慨系之,出諸作之上。今其集中如「游魚出沒不多個,白鳥往來時一雙?!埂付春嵈祻芈暼缈|,釣艇歸來小似梭。」「叱撥穩(wěn)馱夷女醉,猩紅新染毳袍深。」「云將雨意驚秋早,雁帶邊聲入座遙。」「蒼梧山暝云連樹,青草湖春水拍天?!埂笧跆僦粽确鰜硎?,絳色輕袍制得方。」「晴云接地深遮屋,春水穿船直到門?!挂喽嘟艹鲋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2—1469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龔察子。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官,堅辭。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有《野古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二
詡字大章,昆山人。父久遠察,洪武中官給事中,以言事遣戍五開街,詡遂隸軍籍,調(diào)守金川門。靖難師入,變姓名遁歸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先生。有《野古集》三卷。 (《四庫總目》:詡詩格調(diào)在《長慶集》、《系壤集》間,性情深摯,直抒胸臆。律以選聲配色,雕章琢句,誠不能與文士爭工;律以綱常名教之旨,則不合于風人者鮮矣。 《遜國臣記》;龔詡為金川門守卒。建文末,靖難兵首入金川門,詡大哭。后還鄉(xiāng)。宣德中,周巡撫忱兩薦為昆山、太倉學官,辭不就,曰:「詡仕無害于義,恐負往日城門一慟耳。」 《梅花草堂集》:靖難軍逼金川門,公大慟遁去,夜走任陽,寄馬、陳二家。二家故多藏書,頗修朱家、郭解之義,匿公大囤中。公讀書其間,多所纂述,又時時乘夜渡婁省母,旁皇舊游家,冷吟孤嘯。嘗有「童汪非怯當年事,為有慈母在故園」之句,讀者傷之。)
王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3—1441 【介紹】: 明浙江義烏人,字叔豐。王紳子。師方孝孺。建元四年孝孺被殺后,與友人潛收遺骸,禍幾不測。及卒,門人私謚孝莊先生。有《青巖稿》、《圣朝文纂》、《金華賢達傳》、《續(xù)文章正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7—1471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相虞,號冰檗道人。諸生,以能書預修《永樂大典》,書成,取賞而還。永樂十七年舉人。宣德中授刑部主事,有善績,考最。改禮部,以母老乞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相虞,昆山人。中永樂庚子鄉(xiāng)試授禮部主客司主事以母老歸養(yǎng)不仕里人私謚為貞孝先生
鄭照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孔昭。性鯁直。正統(tǒng)間授安遠知縣,改德安。為政節(jié)用愛人,一錢不妄費,一民不輕用。致仕歸,卒,鄉(xiāng)人私謚清介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7—1440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宗銘。家貧力學,正統(tǒng)四年進士第一。授修撰,逾年卒。門人私謚莊僖先生。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盤字宗銘,吳人。正統(tǒng)己未第一人及笫,授修撰。 (《懸笥瑣探》:正統(tǒng)三年吳學得舉者三人,周郁為《春秋》魁第四名,張瓛第十一,施槃第十五。既而赴會試,槃《詠蝴蝶》云:「莫怪風前多落魄,」三春應作探花郎?!辜何垂麪钤暗?。
維基
施槃(1417年—1440年),字宗銘,直隸吳縣(今江蘇吳縣)人。明朝翰林,正統(tǒng)己未狀元及第。生于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英宗正統(tǒng)三年(1438年)舉戊午科應天鄉(xiāng)試,正統(tǒng)四年(1439年)聯(lián)登己未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卒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0—1493 【介紹】: 明浙江太平人,一作黃巖人,字世修,號愚得,晚更號召南逸老。景泰五年進士,歷兵部員外郎,出知寶慶,政尚仁恕,悉以民隱上言。以真德秀四事十害為僚屬戒。在官三年,政舉教行。致仕歸。學者私謚貞肅先生。有《逸老堂凈稿》。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九
省字士修,黃巖人。景泰甲戌進士,南兵部員外,出知寶慶府。
維基
謝省(1427年—?),字世修,號愚得,晚號逸老,浙江臺州府黃巖縣人,民籍。進士出身。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六名。景泰五年(1454年)聯(lián)捷甲戌科會試第三百三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八十四名。授南兵部車駕司主事,轉(zhuǎn)武選司,成化元年任寶慶府知府。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桑瑾(一四三九—一五一五),字廷璋,明常熟人。景泰舉人。處州通判,興修水利有功,以病致仕。門人私謚“淵靜先生”。有《三經(jīng)集說》、《夢窗雜記》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廷贊,常熟人。景泰丙子舉人官處州府通判
石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鳳陽府臨淮人,字廷用。成化七年舉人。屢應會試不第。專事教學。見聞該博,學有淵源。及卒,門人私謚貞文先生。
文皓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0—1537 【介紹】: 明山西垣曲人,字孔旸,號西泉。弘治九年進士。歷知平原、衡水二縣,擢御史。曾奉命平反劉瑾所治冤獄。嘉靖中進階正議大夫。門人私謚溫簡先生。
維基
文皓,字孔旸,山西平陽府絳州垣曲縣人,軍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七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0—1559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文林子。從吳寬學文章,從李應楨學書法,從沈周學畫。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畫名,號吳門四家。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以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院待詔。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旋致仕歸。四方人士求詩文書畫者,絡繹道路。善詩文,工行草,精小楷。畫尤勝,擅山水、花卉、蘭竹、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遺老之軼事。每與人言,歷歷如數(shù)家珍。既卒,私謚貞獻先生。有《甫田集》。
詞學圖錄
文征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號衡山居士。蘇州長洲人。正德末以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開"吳門畫派",與沈周、唐寅、祝允明有"明四家"之目。又擅書,工行草,尤精小楷。詩文與徐禎卿、唐寅、祝允明并稱"吳中四才子",主吳中風雅之盟四十年。有《甫田集》。今人輯有《文徵明集》,詞在集中。
人物簡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號衡山居士,明長洲人。擅畫山水,名重當時,與唐寅、沈周、仇英合稱“明四家”。能詩,工行、草、隸書,尤精小楷。正德末以歲貢生薦授翰林院待詔。有《甫田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徵仲,吳人。嘉靖中為翰林待詔。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溫州知府林子。以歲貢入京,用薦授翰林待詔。有甫田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一(上)
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長洲人。用蔗授翰林院待詔。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四庫總目》:徵明輿沈周皆以書畫名,亦并能詩。周詩揮灑淋漓,但自寫其天趣,如云容水態(tài),不可限以方圓。徵明詩則雅飭之中,時饒逸韻。 《藝苑卮言》:文徵仲詩如仕女迷妝,雛摩坐語,又如小閣疏客,位置都雅,而眼境易窮?!?a target='_blank'>讀書后》:馀當謂吳興趙文敏公孟煩風流才藝,惟吾郡文待詔微陰可以當之,而亦少有差次,其同者詩文也、書畫也,又皆以蔗辟起家。趙詩小壯而俗,文稍雅而弱,共淺同也。文皆暢利而乏深沈,其離古同也。書小楷趙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纖,其精絕同也。行押則趙于三王近,而文不能近,少遜也。署書則文復少遜也。八分古隸則文勝,小篆則趙勝也。然而篆不勝隸。畫則趙之入唐、宋人深,而文少淺,其天趣同也。其鑒賞博考復同也。位在趙至一品,而文僅登一命。壽則文逾九齡,而趙僅垂七帙,異也。若出處大節(jié)之異,前輩固巳紛紛言之,吾待詔不與同年語也。 《四友齊業(yè)說》:衡山當對馀言;我少年學詩,從陸放翁入門,故格調(diào)卑弱,不若諸君皆唐聲也。 《國雅》:文徵仲,吳中往哲如公之博鑒雅步藝苑者。宜冠林壑矣。其文恬寂整飭,詩亦從實境中出,特調(diào)硝織弱。其字法畫品尤得三昧,故是一氏逸品。) 《(夷白齊詩話》:衡山文先生有《病起遺懷》二律,蓋不就寧藩之徵而作也。詞婉而峻,足以拒之于千里之外。詩云:「潦倒儒官二十年,業(yè)緣仍在利名間。敢言冀北無良馬,深愧推南賦小山。病起秋風吹白發(fā),雨中黃葉暗松關。不嫌窮巷頻回轍,消受爐香一味閑?!埂附?jīng)時臥病斷經(jīng)過,自撥閑愁對灑歌。意外紛紜如命在,古來賢達患名多。千金逸驥空求骨,萬里冥鴻肯受羅。心事悠悠那復識,白頭辛苦服儒科?!购髮幏獢?,凡應辟者崎嶇萬狀,公獨晏然,始知不可及也。 六硯齋二筆:文衡山先生詩有極似陸放翁者,如煮茶句云:「竹符調(diào)水沙泉活,瓦鼎燒松翠鬣香。」吳中諸公遺力往賓云取泉,恐其近取他水以欺,乃先以竹作籌子付山僧,侯力至隨水運出,以為質(zhì)。可補茗社故寅。《鳥衣佳話》:蘇郡虎丘劍池,其水不流,終崴不竭。正德辛未水忽涸,其下嵌巖空洞,深邃莫測。好事者執(zhí)燭而入,見內(nèi)有疊板如門戶狀,相傳闔閭王所葬處。文衡山詩云:「吳王埋玉幾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瓦。地下誰曾求寶劍,眼中吾已見桑田。金裊寂寞隨麈規(guī),石闕分明有洞天。安得元之論往事,滿山寒日散蒼煙?!乖綒q其泉復舊。黃佐《泰泉集》:文公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劄,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細入毫發(fā)者。李文正公東陽以篆自負,及見公隸,曰:「吾之篆,文生之隸,蔑以加矣?!?《書史會要》:待詔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筆法,大畫仿涪翁尤佳。評者云,如鳳舞瓊花,泉鳴竹澗。謝肇制《五雜俎》:文徵仲書得法于峻子山而參以松雪,亦時為黃、米二家書,然皆非此公嘗行。惟小楷正書譬即山陰在世,亦當虛高足一席。畫遠學郭熙,近學松雪,而得意之筆,往往以工致勝。至其氣韻神采,獨步一時?!兜で嘀尽罚何南壬嫀熇钐?、吳仲圭,翩翩入室,大園小軸,莫非奇致。海宇欽慕,縑素山積,喧溢里門,寸圖才出,千臨百摹,家藏市售,真贗縱橫。一時硯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潤。年齡大耋,神明不凋,斷煙殘楮,篝燈夜作。故得者益深保愛,奉如圭璋。 《畫禪室隨筆》:文太史本色畫極頰趙承旨,筆微尖利耳。同能不如獨異,無取絕肖,似所謂魯男子學柳下惠。 《畫史會要》:朱子朗為衡山高足,衡山應酬之作多出于朗手。金陵一人客寓蘇州,遺童子將幣于子朗,求衡山贗木。童子誤送衡山宅,致主人意,衡山笑而受之,曰:「我畫真衡山,聊當假子朗可乎?」一時傅以為笑。 方薰《山靜居畫論》:衡山太史書畫辦香松雪,筆法到格,浸浸乎入?yún)桥d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閑適之趣,別廠徑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潔所至。 《東泉詩話》:《甫田集戊午元旦》一律:「勞生九十漫隨緣,老病支離幸自全。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祗將去日占來日,誰謂增年是減年。次第梅花春滿目,可容愁到酒樽前?!辜卸嘤性?、除夕等題,衡山大年,幾至百歲,王弁州為作傅云:「海內(nèi)習文先生名久,幾以為異代人,而怪其在,謂為仙且不死?!骨槭卤普?。 田按:衡山詩龠州幫助以吳飲少之。馀謂和平蘊藉,于風雅為近,奚必以模宋范唐,自矜優(yōu)孟衣冠耶!書畫亦精絕過人,為世實重。名德大年,林見索、王宗貫于藝事外推之,可稱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