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45
【介紹】:
明浙江會稽人,字元祉。諸生。跌宕不羈,受業(yè)劉宗周之門。清兵陷杭州,宗周絕食未死,毓蓍上書促其自裁。與友人曰:“吾輩聲色中人,慮久則難持?!币蝗?,遍召故交歡飲,伶人奏樂。酒罷投柳橋下死。鄉(xiāng)人私謚正義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湖南桃源人,字耳臣。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官行人。入清,隱居不出。遇災(zāi)荒,募糧施粥。卒后,門人私謚貞易先生。有《月江》、《仙掌草》等集。
維基羅其鼎,字耳臣,號月江,湖廣常德府桃源縣人。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工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性篤孝,母喪,值鄉(xiāng)試,不預(yù)含殮,終身不食肉、衣帛。明亡入清,隱居不出。遇災(zāi)荒,募富室,捐粟賑饑,全活甚眾。卒后,門人私謚貞易先生。有《月江》、《仙掌草》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7—1653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蘭溪人,字遵甫,私謚貞簡先生。流寓嘉興,安貧樂道。晚開靈蘭館,賣藥長水市。多從僧人游,而不信其說。工詩。有《靈蘭館集》。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路字遵甫,蘭溪人,流寓嘉興梅會里。門人私謚貞簡。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三謝宗鍹(? — 一六五〇),字儒美,號萊嶼。澄海人。明思宗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解元。官建昌府通判。明亡,無意仕進,閉戶讀書,終于家,友人私謚貞穆先生。有《觀古堂集》、《遁齋集》、《御冷齋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1—1693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如皋人,字辟疆,自號巢民。冒起宗子。明副貢生,當授推官,不出。與桐城方以智、宜興陳貞慧、歸德侯朝宗,并稱四公子。入清,以友朋文酒為樂,不受博學鴻詞薦。所居水繪園,為當時名園。有《樸巢詩文集》、《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又號樸庵,如皋人。明崇禎壬午副貢,授臺州府推官,不就。有《樸巢詩選》、《水繪庵詩集》。
詞學圖錄冒襄(1611-1693) 字辟疆,號巢民,一號樸庵,又號樸巢,私謚潛孝先生。1636年冒襄與張明弼結(jié)盟,參加復社,同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過從甚密,人稱"四公子"。十四歲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董其昌比為王勃。有《巢民詩集》、《先世前征錄》、《樸巢詩文集》、《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寒碧孤吟》、《六十年師友詩文同人集》等。
清詩別裁集字辟疆,江南如皋人。南渡時,用為推官,不就,以貢士終。有《樸巢詩集》?!鸨俳c宜興陳定生、商丘侯朝宗矜名節(jié),持正論,品核執(zhí)政,不少寬也。馬、阮當國時,幾罹于禍。后居水繪園,以友朋文酒為樂,遠近高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1—1680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字端明,號崆峒。明崇禎九年舉人。事母至孝。明亡后,母死,乃筑室墓旁,名永思草堂,又名止閣,自號止園,跬步不離墓次,直至老死。學者私謚正孝先生。
槜李詩系·卷二十一鳴盛字端明,嘉興人。崇禎丙子舉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1—1672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字道威,號剛齋,晚號桴亭。明諸生。劉宗周弟子。入清,不應(yīng)科舉。學問廣博,天文地理,禮樂農(nóng)桑、河渠貢賦、戰(zhàn)陣刑法,無所不通。又精技擊,從石敬巖受槍法。有《思辨錄》、《三吳水利志》、《桴亭先生詩文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一陸世儀,字道威,號剛齋,又號桴亭,太倉人。明諸生。門人私謚尊道先生,亦曰文潛先生。從祀孔廟。有《桴亭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薊州人,字潛夫,一字光四。明崇禎十五年進士。見朝事日非,不赴廷對,以所給牌坊銀助軍餉,隱居盤山。明亡,素服哭于野三載。清廷屢征不出。隱居教授,倡明理學,成就甚眾。及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李孔昭,字光四,號潛翁,薊州人。明崇禎癸未進士。入國朝,不仕。私謚安節(jié)先生。有《秋壑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79
【介紹】:
清山西高平人,字亮四,號王孫,又號頡云。順治三年進士,授平陽府教授,官至湖廣布政使。在山東賑災(zāi)有方。公余獨坐陋室,布被瓦盆,苦讀不稍倦,時稱“有官僧”。有《尚書注》、《西河遺教》、《西北文集》等。
維基畢振姬(1612年—1681年),字亮四,一作亮泗,號王孫,又號頡云,山西高平縣伯方村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末科鄉(xiāng)試解元,清朝首科進士。官至湖廣布政使。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鄉(xiāng)試第一名(解元),清順治三年(1646年)中進士,初任平陽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助教,轉(zhuǎn)刑部主事,再遷員外郎中。公事之暇,讀書不倦,著述甚富。順治十年(1653年)擔任山東濟南道參議,歷官金衢道左參政。順治十四年(1657年)任廣東兵備驛傳水道,“減船數(shù)百,減費七萬六千余”。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廣西按察使。洪承疇薦為湖廣布政使,不久辭官回鄉(xiāng)。康熙十七年(1678年)司寇劉楗推舉為博學鴻儒科,三年后以老病辭。卒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私謚堅毅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3—1664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字伯繩。劉宗周子。能通父學。宗周殉國難后,明唐、魯二王皆遣使祭,蔭官,辭而不就。治喪畢,隱剡溪之秀峰,杜門二十年,考訂遺經(jīng),以竟父業(yè)。卒,門人私謚貞孝先生。有《禮經(jīng)考次》。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七劉汋,字伯繩,浙江山陰人。有《遁齋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3—1689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云客,號一庵。早有文名,順治十六年始成進士。授惠州長寧知縣。瓏見縣小民貧,以去苛政與民休息為宗旨。被誣劾歸。初好佛、道二家,年六十后讀明季高攀龍、顧憲成書,乃專心儒術(shù),稱信好老人,署室名為志矩齋。卒后,門人私謚仁簡先生。
維基彭瓏(1613年—1689年),字云客,號一庵,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清初政治人物、學者,進士出身。早年有感于明末復社被奸黨抨擊而使明賢淪喪,便和宋德宜、尤侗等人創(chuàng)立慎交社,一時四方絡(luò)繹,地方名宦和士紳群起響應(yīng),紛紛積極入社。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登己亥科進士,授廣東長寧縣知縣,有惠政,但卻遭同僚排擠中傷而被罷官免職。彭瓏回歸故里后,在家鄉(xiāng)講學授課,將所居住的房屋命名為志矩齋。每月的初一與十五,都會邀諸生在文星閣下以文會友,其門下學生多嚴謹修飭之士,江寧巡撫湯斌欣賞其學問,常屏除侍從親自登門拜訪,(1689)卒,享壽七十七歲,葬于玉遮山,門人私謚“仁簡”。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一羅萬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貞卿,號庸庵。揭陽人。明思宗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初官行人,兩奉使冊封吉、荊二藩。十三年,召對,給筆札,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利弊,切中時艱,擢吏部主事,轉(zhuǎn)驗封員外郎。冢宰鄭三俊澄清吏政,力薦其誠實不阿,破格畀以選事,在職一年,丁內(nèi)艱歸。值歲祲,倡富戶出谷平糶,全活甚眾。甲申之變,會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聞馬士英、阮大鋮用權(quán),辭不出,矢志巖壑,結(jié)廬于埔陽之雙髻峰,草衣蔬食,與樵牧高僧為侶。林居三十年,足跡不入城市。晚號樵子,鄉(xiāng)人私謚曰文節(jié)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維基羅萬杰(1613年—1680年),字貞卿,號庸庵,晚號龍山樵夫,廣東潮州府揭陽縣藍田都(今屬豐順縣湯南鎮(zhèn)隆煙永豐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羅萬杰少負才名。崇禎三年(1630年),鄉(xiāng)試中舉。崇禎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進士,任行人司行人,升吏部清吏司主事、員外郎、郎中,因父喪歸鄉(xiāng)。弘光朝,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郭之奇建議羅萬杰與郝尚久合兵攻取福建,但羅萬杰起兵時,郝尚久已經(jīng)降清。羅萬杰遂隱居??滴跄觊g,朝廷請其出山被婉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4—1653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萊陽人,字如須。姜埰弟。崇禎十三年進士,授行人。兄埰以建言觸帝怒下獄,垓盡力營護。又見署中題名碑有崔呈秀、阮大鋮姓名,拜疏請去之。去官后居蘇州。弘光朝時阮大鋮得志,欲殺之。乃變姓名走寧波,國亡,還吳中卒。門人私謚貞文先生。有《筼筜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如須,埰弟。崇禎庚辰進士,除行人有筼筜集
維基姜垓(1614年—1653年),字如須,號筼筜,晚號佇石山人。山東萊陽縣人。明末官員,官至行人司行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官行人,曾上書請求《題名碑》的阮大鋮名字。方以智以“畏辭”諷誡姜垓。弘光年間,阮大鋮得勢,欲殺之,姜垓逃到寧波,后隱居蘇州,與徐枋友善。卒葬西山之竺塢。私謚貞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4—1683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丹徒人,字馭少,號鐵崶。錢邦芑弟。明諸生。明亡后棄去,閉門著書。卒后門人私謚介節(jié)先生。有《歷代輿地征信編》、《若華堂詩稿》、《楚游草》、《稽古稗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4—1675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字言夏,號確庵,又自號無悶道人,七十二潭漁父。明崇禎十六年舉人。貫通五經(jīng),于天文、河渠、兵農(nóng)等實學,無不精究。明亡后,絕意仕進,避居昆山蔚村,從學者云集。文善紀事,詩寄托深遠。卒后,門人私謚安道先生。有《求道錄》、《確庵集》、《頑潭詩話》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陳瑚,字言夏,號確庵,太倉人。明崇禎壬午舉人。順治間薦舉隱逸,以疾辭。私謚安道先生。有《確庵先主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言夏,常熟人。崇禎壬午舉人有確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