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8詞典 2分類詞匯 46
《國語辭典》:上供  拼音:shàng gòng
1.唐、宋時地方上交給朝廷的賦稅?!缎绿茣?。卷五二。食貨志二》:「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埂段骱言挕A鶚虿袍E》:「東坡料明年民必然大饑,因又奏請朝廷,免上供米一半?!?br />2.以祭品供奉祖先或神明?!都t樓夢》第五三回:「那些世襲窮官兒家,若不仗著這銀子,拿什么上供過年?!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九回:「此時人人都飽的要漲了,一樣一樣的菜拿上來,只擺一擺,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
《漢語大詞典》:興發(fā)(興發(fā))
(1).指開倉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興發(fā),補不足?!?趙岐 注:“始興惠政,發(fā)倉廩以賑貧困不足者也?!?br />(2).指征發(fā)調(diào)用物力人力。 三國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興發(fā)?!?span id="6d13ad1" class="book">《宋書·竟陵王誕傳》:“引石徵材,專擅興發(fā)?!?span id="yltgtgd" class="book">《新唐書·李德裕傳》:“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fù)置都護,以萬人往戍。何所興發(fā)?何道饋輓?”
《漢語大詞典》:內(nèi)者
(1).指內(nèi)結(jié)于君主的人。鬼谷子·內(nèi)揵:“內(nèi)者進説辭,揵者揵所謀也?!?陶弘景 注:“説辭既進,內(nèi)結(jié)於君,故曰內(nèi)者進説辭也?!?br />(2). 秦 漢 內(nèi)廷官署名,掌帷帳等用物。漢書·王莽傳中:“ 莽 曰:‘予以二月建寅之節(jié)行巡狩之禮,太官齎糒乾肉,內(nèi)者行張坐臥,所過毋得有所給?!?顏師古 注:“張坐臥,謂帷帳茵席也?!?span id="t6ltgiv"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傳上·和熹鄧皇后》:“減大官、導(dǎo)官、尚方、內(nèi)者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自非供陵廟,稻粱米不得導(dǎo)擇,朝夕一肉飯而已。” 李賢 注引漢官儀:“內(nèi)者,主帷帳。”
《漢語大詞典》:用物
(1).日常應(yīng)用的物品。《書·旅獒》:“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宋 歐陽修 《殿試藏珠于淵賦》:“不寶於遠,則知用物之足;不見其欲,則無亂心之惑?!?br />(2).耗用物品。國語·周語下:“今細過其主妨於正,用物過度妨於財,正害財匱妨於樂?!?/div>
《國語辭典》:軍資(軍資)  拼音:jūn zī
軍用的糧秣彈藥等物資。《三國志。卷一二。魏書。毛玠傳》:「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yè)可成也?!埂度龂萘x》第二回:「愿乞性命歸田里,盡將家產(chǎn)以助軍資?!?/div>
《漢語大詞典》:宣索
(1).皇帝下旨,向有司索取錢財用物。 唐 李德裕 《奏繚綾狀》:“臣昨緣宣索,已具軍資歲計及近年物力聞奏,伏料圣慈,必垂省覽。又奉詔旨,令織定羅紗袍段及可幅盤絛繚綾等一千匹。伏讀詔書,倍增惶灼?!?span id="1o6a6cf" class="book">《新唐書·李石傳》:“賜京畿一歲租;停方鎮(zhèn)正、至、端午三歲獻,以其直代百姓配緡;天下非藥物茗果,它貢悉禁;又罷宣索營造。”《元典章·圣政一·恤站赤》:“各處歲貢方物,有司自有額例,其餘非奉宣索不得擅進?!?br />(2).猶索取。 清 吳偉業(yè) 《畫蘭曲》:“主人邀我圖山色,宣索傳來畫蘭筆。輕移牙尺見勻牋,側(cè)偃銀毫憐吮墨。” 靳榮藩 輯注謂“主人”二句“當是 維久 邀 梅村 作畫,而 梅村 即向 維久 索 敏 之畫蘭也?!?br />(3).猶宣喚。 元 宋無 《宮詞》之一:“月照芙容水殿秋, 仙韶 一曲奏《涼州》。 高皇 尚愛梨園舞,宣索當年 菊部頭 ?!痹ⅲ骸耙蝗諏m中曲舞不稱旨,提舉官奏曰:‘此非 菊部頭 不可。’于是宣喚再入?!?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大學(xué)士暮出,鑰其門,匙懸門上,恐禁中不時有宣索也?!?/div>
《國語辭典》:儲備(儲備)  拼音:chú bèi
儲藏備用。如:「儲備糧食」、「儲備干部」。
《漢語大詞典》:軍資庫(軍資庫)
軍用物資的貯藏處。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予在 嚴州 時,得 陸海軍 節(jié)度使印,藏軍資庫,蓋節(jié)度使 鄭翼之 所賜印也。”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六:“公使庫一千六百一十九貫四百五十八文。軍資庫八千七百六十七貫一百五十九文?!?/div>
《漢語大詞典》:武用
(1).軍用物資。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六:“馬,國之武用?!?br />(2).軍事才能。北史·厙狄盛傳:“﹝ 厙狄盛 ﹞性和柔,少有武用。”北齊書·韓賢傳:“﹝ 韓賢 ﹞壯健有武用。”
《漢語大詞典》:稿秸(稿鞂)
即稾鞂。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元年:“郊祀天地,席當以稿鞂,配帝以蒲越,撤去黃縟、緋縟?!眳⒁姟?稾鞂 ”。
《漢語大詞典》:鳳翣(鳳翣)
古代帝后儀仗用物。指用野雞或孔雀羽毛編成的大掌扇。 唐 劉禹錫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二:“鳳翣擁銘旌,威遲異吉行。”紅樓夢第十八回:“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宮扇,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過來。”
《漢語大詞典》:送夏
(1).謂送別夏天。 晉 潘尼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園詩》:“ 朱明 送夏, 少昊 迎秋。”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2).舊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贈送夏令用物給女與婿,謂之“送夏”。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婦女》:“《金陵雜誌》:‘送夏……女兒出閣后,一逢夏日,即送壻與女羅紗之衣?!?br />(3).指農(nóng)家于夏忙結(jié)束后走訪親友。 賈平凹 《浮躁》六:“麥子全部收清后……點種了包谷,開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麥面的饃饃走親訪友的送夏了。”
《漢語大詞典》:巾幾
巾和案幾。泛指日常起居用物。 唐 杜甫 《昔游》詩:“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暮升艮岑頂,巾幾猶未卻?!?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直作移巾幾,秋帆發(fā)敝廬?!?/div>
《國語辭典》:攲器  拼音:qī qì
古代一種利用物體重心原理制成的汲水和盛水的器具。有陶、銅制品。水空時,器身是傾斜的,可以往里注水;水恰好時,器是正的;太滿,器就翻過來。因有滿則溢、虛則不及的象徵意義,所以古代的國君設(shè)置此器來警戒自己。唐。權(quán)德輿〈郊居歲暮因書所懷〉詩:「就學(xué)緝韋編,銘心對攲器?!顾?。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蘇翰林易簡一日直禁林,得江南徐遜所造攲器,遂以水試于玉堂。一小珰傳宣于公,見之,不識其名?!挂沧鳌胳テ鳌埂?/div>
《國語辭典》:兇肆  拼音:xiōng sì
舊時專門替人辦理喪事的店鋪。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怨懣,絕食三日,遘疾甚篤,旬馀愈甚。邸主懼其不起,徙之于兇肆之中?!顾?。洪邁《夷堅乙志。卷十。馀杭宗女》:「父堅忍人也,愈益怒,不俟所擇日至,立呼兇肆之人,輿薪厝火,斧棺而爇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