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8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立國(立國)  拼音:lì guó
1.建立國家。如:「立國的要件,需有人民、土地、主權(quán)。」
2.對立抗衡的國家?!读w。卷三。龍韜。軍勢》:「野無衡敵,對無立國?!?/div>
《國語辭典》:立國號(立國號)  拼音:lì guó hào
建立國家的名號?!段宕菲皆挕A菏贰肪砩希骸覆懿俅蹔Z獻帝的,立國號曰『魏』;劉先主圖興復漢室,立國號曰『蜀』;孫權(quán)自興兵荊州,立國號曰『吳』」。
《國語辭典》:中立國(中立國)  拼音:zhōng lì guó
分為戰(zhàn)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前者指當發(fā)生國際戰(zhàn)爭時,正式發(fā)表宣告保持中立的國家。后者指根據(jù)條約或得到國際承認的宣言,不論在平時或戰(zhàn)時,均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交戰(zhàn)國不得侵犯中立國的領土或在其領土作戰(zhàn),而且中立國得享有自衛(wèi)的權(quán)利。目前國際上承認的中立國包括瑞士及奧地利。
《國語辭典》:立國安邦(立國安邦)  拼音:lì guó ān bāng
建立國家,安定天下。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你看我立國安邦為相宰,那其間日轉(zhuǎn)千階,喜笑迎腮,掛印懸牌?!乖o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圣朝卿相,一個個忠君上,立國安邦,扶持萬載山河壯。」也作「立業(yè)安邦」。
《國語辭典》:立國精神(立國精神)  拼音:lì guó jīng shén
建國的中心思想。如:「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為我國的立國精神?!?/div>
《國語辭典》:永久中立國(永久中立國)  拼音:yǒng jiǔ zhōng lì guó
凡其政治獨立及領土完整為他國所尊重或保障,而本身承諾除自衛(wèi)外,對任何國家間的戰(zhàn)爭都采取中立態(tài)度,永不對外作戰(zhàn)的國家。如瑞士、奧地利。
《國語辭典》:興邦立國(興邦立國)  拼音:xīng bāng lì guó
振興、建立國家。《孤本元明雜劇。黃鶴樓。第三折》:「安排打鳳牢籠計,準備興邦立國基?!?/div>
《國語辭典》:獨立國(獨立國)  拼音:dú lì guó
有完整主權(quán)與自治能力,內(nèi)政外交都不受他國干涉的國家。也稱為「獨立國家」。
《國語辭典》:建立  拼音:jiàn lì
1.創(chuàng)立、設立。《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朱博》:「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鴻業(yè)。」《水滸傳》第一一六回:「想起張順如此通靈顯圣,去涌金門外,靠西湖邊,建立廟宇,題名『金華太保』。」
2.產(chǎn)生、形成。如:「因應語文程度測驗所需,主辦單位亟須建立題庫?!?/div>
《國語辭典》:建國(建國)  拼音:jiàn guó
建立國家?!段倪x。陸倕。石闕銘》:「惟帝建國,正位辨方。周營洛涘,漢啟岐梁。」《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夫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選賢與能,政是以和。」
《國語辭典》:霸圖(霸圖)  拼音:bà tú
霸者的事功?!稌x書。卷九○。良吏傳。序》:「有晉肇茲王業(yè),光啟霸圖,授方任能,經(jīng)文緯武?!挂沧鳌覆畧D」。
《國語辭典》:國本(國本)  拼音:guó běn
1.國家的根本?!抖Y記。冠義》:「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br />2.古代稱呼太子為「國本」。《宋史。卷三七七。陳桷傳》:「桷等議:國本未立,宜厚其禮以系天下望。」
《漢語大詞典》:封國(封國)
(1).封土立國。周禮·夏官·大司馬:“制畿封國,以正邦國?!?鄭玄 注:“封,謂立封於疆為界。”漢書·諸侯王表:“立爵五等,封國八百。”
(2).指所封之國。國語·晉語三:“既敗而誅,又失有罪,不可以封國。” 韋昭 注:“不可以守封國?!?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 漢祖 封國過制,反者更起,累世乃定。”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國:“ 唐 宋 以下,封國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div>
《國語辭典》:建都  拼音:jiàn dū
建立首都?!段倪x。班固。東都賦》:「立號高邑,建都河洛?!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高@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div>
《漢語大詞典》:神鼎
(1).鼎的美稱。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時必鑄新鼎作為立國的重器。史記·封禪書:“聞昔 泰帝 興神鼎一,一者壹統(tǒng),天地萬物所繫終也?!?漢 焦贛 《易林·漸之臨》:“ 禹 作神鼎, 伯益 銜指。斧斤既折,撞立獨倚?!?宋 羅泌路史·后紀一·太昊:“﹝ 太昊 ﹞爰興神鼎,制郊禪?!焙笫酪蛞浴吧穸Α庇髦富饰弧?span id="avotfhn" class="book">《宋書·袁顗傳》:“神鼎將淪,宗稷幾泯?!?清 沈德潛 《司馬懿故居》詩:“中原回首移神鼎,豎子成名建禪壇?!?br />(2).指道教煉丹藥的鼎器。 南朝 梁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 廣成 愛神鼎, 淮南 好《丹經(jīng)》?!?/div>